法华经全文网
法华经全文网
慧能大师 莲池大师 达摩祖师 虚云法师 弘一法师
主页/ 梦参法师/ 文章正文

毗卢遮那品

导读:毗卢遮那品上梦下参老和尚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一、毗卢遮那品第六》节录  这一品的来意,明如来成等正觉,以智慧来摄生,举佛果的名让你生信解,佛的智慧身是遍周法界的,有身必有名,有名必有身,随众生根机而得到教授、信化,以佛的无边光明,以佛的智慧身来破除一切众生的迷惑。  《毗卢遮那品》是举释迦牟尼佛的修因,显他依正二报的果德。毗卢遮那的果德是因修成的。菩萨必须修因才能趣入果,这是趋向。宗旨呢...

  毗卢遮那品

  上梦下参老和尚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一、毗卢遮那品第六》节录

  这一品的来意,明如来成等正觉,以智慧来摄生,举佛果的名让你生信解,佛的智慧身是遍周法界的,有身必有名,有名必有身,随众生根机而得到教授、信化,以佛的无边光明,以佛的智慧身来破除一切众生的迷惑。

  《毗卢遮那品》是举释迦牟尼佛的修因,显他依正二报的果德。毗卢遮那的果德是因修成的。菩萨必须修因才能趣入果,这是趋向。宗旨呢,信解行德叫宗。达到成佛,成了佛果叫趣。信能到如来地,所以信为宗旨,趣向为目的。果是应机,机遍故果也遍。果德,是你所信的境界相,举果来辨因,让你能生起信心。信佛的身,信佛的力用,信佛利益众生,所以佛的名等于众生。这一品就是说,举果德让你生信心,希望成佛。前面讲所信,这一品是能信。

  我们现在能信的有三个。哪三个呢?修因契果觉悟了,这是五位的圆因,十身的满果,令诸菩萨能够了解这个相。现在讲佛的十身,让你生起修因契果的解悟。信解行证的解悟。

  佛共有十身。一者、菩提身,菩提身就是佛修道的道身,菩提身就是道身。如来于菩提树下降伏一切外魔,大彻大悟,成了正等正觉,这个身叫菩提身。二者、愿身。如来的本愿是要度尽一切众生。所以从兜率天下生到人间,说法利生就酬他过去所发的愿,那么这个身叫愿身。三者、化身。是如来随类示现的。对哪一类众生就示现哪一类众生的机。对机说法的就叫化身。四者、力持身。什么叫力持身呢?如来的神力可以任持全身,永久不灭地给众生作福田的身,叫力持身。力持身就是佛的真身。如来化身灭后,他的骨灰都叫力持身。五者、佛的相好庄严身。是指毗卢遮那佛说。有无量数、微尘数庄严实报的身,叫相好庄严身。六者、佛的威势身。如来处于每一会道场当中,威德广大,降伏一切天魔外道,无不归服。就象月的光明一样,一切星星都没有月光亮,那就表现佛的威势。七者、意生身。意生身有两种:一种随自意,我想现个什么身就化个什么身;二种随他意,处处受生,要度一切有情,意生身一作意就到了,意到身到,这叫意生身。八者、福德身。如来的福德具足了,没有不包容的。福德身包含着有智慧。九者、法身。法身就是法性。湛然清净,周徧法界。佛是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佛是修得的法身。我们是没有修得,但是我们也具足。我们要是悟了,跟佛是无二无别的。十者、智身。智身,如来是妙智圆明,能够觉了一切诸法,能够说一切诸法通达无碍。以妙智圆明为身叫智身。法身:约身说分法身、智身。约慧说,是普光明殿慧。殿是诸宝所合成,光明遍照,所以叫普光明,佛于这个殿中放光。佛于殿中说普法门,用慧的光明照耀一切世间,叫普光明殿。

  此品有五缘。五种的因缘成就佛的名号。以法界自体,即根本智来成佛的名号。以下就有不动智佛,无碍智佛,灭痴暗智佛等。每佛都加个智字。智是破黑暗的,这样有十智佛号。但是最根本的是法界根本智。能使一切众生的信,产生力量,叫信力。这一品的大意,令众生明白自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无明。如来的大智,令一切众生顿悟、顿识自己的本体,那就是根本大智。如来成正觉了,他自己所成就的威德名号。十方诸佛示现成正觉了,每位佛都有十号。毗卢遮那佛是个总名,诸佛都如是,大智慧光明照耀种种诸法,毗卢遮那就是光明遍照,以他的大智慧光明照耀一切诸法,也照耀种种的众生。毗,就是种种;卢遮那,就是遍照。种种的光明遍照就是毗卢遮那,这是佛的德号。

  这一品文殊师利菩萨没入定。前头所说的普贤菩萨先入定后从定起而说法。为什么以下的这一品不入定?因为信没入位,性还不定。这品文殊师利菩萨,说以下的法门不入定。有的是定后说,就像普贤菩萨的三昧,世界成就,华藏世界,毗卢遮是定后说的。像无量义经等,它是说完而后入定。有的就在定中说,信位不入定。文殊师利菩萨不入定,表现经文的不同。

  清凉国师把它分做五周因果,对解释假设问答。五周因果是差别的,又是平等的。差别平等的因不同。怎么样来分呢?他说是差别平等解。里面详细给你讲了怎么样修。修有差别,所显的就有差别,但是本具的理体是平等的,摄事归理的时候就合而为一了。前会举的果德本来是生信的,现在又举名号。名号不同了境也有差别,这个如何解释呢?答的时候是约境生信。相信你自己的心,本具根本智慧,与诸佛的不动智本来是一个,以这个来成就你的心,来成就你的信,信成就了就修,修而后汇归于心,以方便三昧力,令信心契合于理,回归你本来的心地。这就是会归境法为一心。为你的自心。

  华藏世界品

  上梦下参老和尚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八.华藏世界品第五》

  咱们前头讲世界成就,一切诸佛的刹海。现在《华藏世界品》,是说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毗卢遮那。答世界海里的提问。在《世主妙严品》中,诸大菩萨心里意念一共有37问,这一品也是答37问。在37问中,佛的世界海,众生海,波罗蜜海,问了很多。这里答复,信、住、行、向、地五位。五位都属于行,行的时候是因,所感果报,得到的是果。什么因?怎么样得的佛果?在37问中有这 种问,普贤菩萨就来答。前头是说诸佛的刹海,现在是说毗卢遮那佛他所依的果报。依报,叫华藏世界。此世界建立在莲花上,莲花所含着,所以叫藏。华是因,含着果德,成就了才有这个华藏世界海。华藏世界一共有三品,第八、第九、第十,就是一品有三卷经。

  这个经所说的含义,启发我们生起信心。相信你自己的身具足了毗卢遮那。信心是佛,你现在的心是佛,跟佛平等平等。光信不行,还得去做,怎么做呢?做有方法的,那个方法就叫解。学习做的方法又叫行。菩提心是因,发了菩提心要做才能证得菩提果。

  这个法会的会主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在介绍毗卢遮那佛庄严的依正果报,现在都是依报。前面所答的那些菩萨,所问的是一切诸佛的刹海。这品专说毗卢遮那的依报,叫华藏世界。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就是华藏世界。把这个名词具足说,就是:“华藏庄严严具世界海之徧清净功德海光明品”,简略说就是:华藏世界。

  这个世界是怎么组成的?什么形状?这个好解释,是在水上生一个大莲花。咱们知道极乐世界是莲花,这个世界也是大莲花。这个世界的安立一共有二十佛刹微尘数,一重一重。世界的中心有十一个世界种,种是种子,能生长的意思。世界种生长什么呢?生长世界。第二十重世界有十一个世界种,十一个世界种都如是。为什么说十一呢?咱们说十地,从初地到十地,就满了,其它的经论这样讲。《华严经》讲十一地。十一地所修行的法门,是进修摄化众生的境界,所以是十一个,就是十一地所报得的。十一地的上下有二十重,一重一重,渐渐地增广。十一地中,每一地都有两重因果。有因才能感果,地地进修。在进修当中,修的是因,证的是果,果又为因,因又变果,一直到究竟。一地之中,两重因果。进修当中,一个正果,一个向果。向果是趋向这个果,还没证得果。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四果,四向。所有的佛号都是圣境中的因果佛。所有的世界,在哪一个位置中,就有一个什么样的境界相。

  华藏世界的成就有四种缘:第一种明声闻缘觉乘的。他能解脱了三界一切粗重的业惑,因为他没有佛的智慧,不利众生,滞于空寂。第二种是为了三乘的菩萨。他想求生净土,所以佛就示现佛的国土,就是华藏世界。三乘菩萨他们也能彻底地证得法性的理体,他的情知情见不能普遍利益一切众生,他有净土跟秽土的分别,他在净、秽土之间,在所在的依报上,不能得到自在,不能得到自在就没有受用。不能了知诸法之实相,不能证得他的本。但是为了利益众生,显福德的殊胜,这个福德的相有种种差别。第三是为怖一切法空的众生。为法空无相的道理。有好多众生一听说空,就落于断见。以为法空什么都没有了,他不知道法空是无相,无相之相无不相。空是说法性的理体,法性理体要随一切诸缘,缘生故有。因缘所生的法,没有实质性,因缘所生法,我说就是空。空了并不是把一切事物都毁了才叫空,而是在一切事物之上演这空理的,不是落于断见,什么都没有了是断见。第四种缘起。三乘的人,为了一切凡夫,现广大愿、福、智慧。因此佛说一切国土象虚空一样,无等无生无有相,但是为了一切众生故,要利益众生,普严净。佛以本愿力故住在华藏世界。华藏世界有它的因,修因所得的果有时候隐,有时候现,隐是把殊胜境界隐起来。现是众生的境界,众生的业报,而佛是自在的。

  华藏世界海是个什么样子?这是毗卢遮那无尽的大愿、大悲所生起的无边的因,这无边的因怎么生起的呢?法性虚空能容万境,心量越大,容量也就越大。众生心很小,菩萨心非常大。你容华藏世界,就是华藏境界。你容娑婆世界,就是娑婆世界的境界。必须要愿大,心量才大。心容万境,万法唯心。你能容一百人,你可以当一百人的头,能容一千人,可以当一千人的头,能容无穷无尽的人,那就成佛了。

  世界成就品

  ——《世界成就品第四》节录

  上梦下参老和尚

  这一品的来意。前头佛放光召来的那些大菩萨,从眉毫光也好,从宝座出来的光也好,他们共同有三十七个问题。佛海,众生海,波罗蜜海,就含着世界的成就。世界怎么成就的呢?简单说一个字:业。但是,业有善、有恶;有究竟果德上的;有凡夫的;各各果报不同,所依止的环境就不同。佛光明答三十七问,都显示佛的修行。加“海”字,海是形容词,深不可测、无边无际的意思。那么,佛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已经达到波罗蜜,成了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海,遍满法界就叫法界海。我们众生的业有九界之不同,菩萨、声闻、缘觉、六道众生,各有各的业,各有各的感召,各有各的果,果又含着因,因又结果,重重无尽。以前问的是重重叠叠三十七问,回答时,则一时总答。佛放光的时候就是总答。以下是分别答。普贤菩萨入普贤三昧,从三昧起解决这三十七个问题。能使一切法会大众,悟到佛所做的一切事业,佛所行处,也入到普贤菩萨所行处。

  其次所说的法,一定有目的,有宗旨。这一品以世界海为宗,令诸菩萨发大信解悟入华严为趣。悟入有多种,为令了知佛及菩萨大悲行海,广覆无尽众生界,悉蒙法益;了知世界无边,都能够严净、清净;众生无边,悉能普度;一切刹土是众生心所成就的,净心成就净土,生到净佛世界。染心生到污秽世界,所以众生当净其心。《大方广佛华严经》令那些广大信解众生,闻到此法,生欣乐心。了解无边无尽无二之境界相,不滞于权乘、小乘之位,成就普贤行愿。所以普贤自说,令一切众生得安乐故,令一切众生得解脱故。令一切众生能入华严境界故。这种观点是依照清凉国师的《疏钞》。

  普贤菩萨从定起后要说法,说什么法呢?世界成就!什么是世呢?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已经过去了;现在不住;未来还没来到,这叫三世。《世界成就品》:“界”是什么意思呢?世界有两种翻译:一种是破坏的意思。按破坏来解释世界,我们所说的三世是可破坏的,是成、住、坏、空的世界。依着破坏的意义而言,华藏世界是不可破坏的。因为华藏世界是从无为而起,通于真寂,不可坏性。有为法可以破坏,无为法不可以破坏,没有分齐。一切诸法从体而起都如是。在事上是可坏性,在理上是不可坏性。二是隐覆的意思。隐密的来解释这个世界。有为是显,无为是隐。华藏世界是对娑婆世界而言。娑婆世界,只是华藏世界的一份,因为有华藏世界,才能显现有形的娑婆世界。你在娑婆世界因为有感,行普贤行愿,所以感受华藏世界。娑婆世界也好,华藏世界也好,成就而已。

\

  怎么叫成就呢?缘能助成。哪些缘成就这个世界呢?一个约理说;一个约事说,两方面都说。

  因缘世界的成就有十。《华严经》教义,依着十种因缘来说:第一是依时,说经的时分。第二依处,说经的处所。第三依主,说经的教主。第四依三昧,三昧就是正定。第五依现相,现相就是说经之初,放光动地这些瑞相。以其七处九会,在说法之前一定放光,有时候放光就是说法,有时候放光,是现瑞相。第六依说法的人,说法的人,在华严会上,不一定都是佛说,诸大菩萨都在说。弘扬佛法,道在人弘,人能弘道。佛经上说:“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佛法跟其它的世间法不一样,如果没有人给你解说,你再有智慧也不能解佛法的真正含义。第七依听的人,有说的人,没有听的人,法也是说不成的。佛说法,要是没有缘,没有听的人,佛不会说的,所以教起因缘还得依听法的人。第八依德本。德呢?就是有道者,说经的人,必须得有智慧,有行愿。这是他的本,内无德,不能谈法。所以佛告诉金刚幢菩萨说:由汝的智慧清净故,佛在说法。告普贤菩萨说:亦以汝修诸菩萨行愿故,令汝入三昧而演说法,这就是德。第九说法必须得有请者,请法的人,非常重要。说法的人,必须具足慈悲深信,大愿深厚。有没有无人请问自说的呢?也有,如《阿弥陀经》,佛是没有请自说的。但是一般来说为尊重法,尊重人,必须要恳请,而后方说。第十种,依能加。无论哪位法师,说法的时候,先请诸佛菩萨加持。讲哪部经,就请哪部经的主加持。加持有两种,一种是很明显的加被,以佛的三业加被说法者,这是显加。暗暗的加被,叫冥加。密宗多数是密加,不是显加。大致分为以上十类。

  有了依报,就有佛的正报,正报是佛果。这个世界还有众生的业报,但没说。单标世界,因为是讲华藏世界,没讲正报,只讲依报。但是,依报必具足有正报。

  什么成就世界的呢?因缘!能成的缘。通因通果。讲因的时候,是为了成就果,说果的时候,就知道因,验果知因。前头总说佛的本份事。

  世界的成就,有成和坏。佛说法得有道场、有处所,才成世界。世界成就了,一定有众生安住。众生安住了,众生有好坏,要把坏的都变成好的,让他们认识到世界怎么成就的。知道这些,就是世界成就的因缘。要没有这品,初发心的菩萨,就不会知道佛怎样摄受众生、度化众生,就不会知道诸佛来这个世界,是行菩萨道的。怎么样达到成佛?为什么世界有大有小?为什么世界有乐有苦?必须学世界成就。并依此发菩提心,依佛的大悲愿力,广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