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文网
法华经全文网
慧能大师 莲池大师 达摩祖师 虚云法师 弘一法师
主页/ 体光法师/ 文章正文

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五

导读:开示三十五说是垮台,一下子都垮了!你想把这一切事情都弄起来,那不是一下子能弄起来的,再说我们这个人,在社会上染习太重了,染的习气毛病抓住不放,佛教的这些清规戒律还不容易治,他虽然是有一点善根,你要说是用这个清规戒律呀,他可不于!因为他染习太重了,他一生下来懂事情他就染上了,尤其这个禅堂,更不容易弄,要想把这些制度上正规,没有个儿年弄不起来,你急也不行。就说这个跑香,跑香是个活的,跑长跑短,要观察人...

  开示三十五

  说是垮台,一下子都垮了!你想把这一切事情都弄起来,那不是一下子能弄起来的,再说我们这个人,在社会上染习太重了,染的习气毛病抓住不放,佛教的这些清规戒律还不容易治,他虽然是有一点善根,你要说是用这个清规戒律呀,他可不于!因为他染习太重了,他一生下来懂事情他就染上了,尤其这个禅堂,更不容易弄,要想把这些制度上正规,没有个儿年弄不起来,你急也不行。就说这个跑香,跑香是个活的,跑长跑短,要观察人,如果都是老参,腿子坐的也好,香就跑短一点,要是才来出家,腿子疼的,这香要跑长一点,按说禅堂里这些制度,维那师要很熟悉,要不熟悉就弄不来,以前的禅堂里面都有几个班首,都是老参师父,维那师父要是不懂得规矩,班首师父他会教,代理维那是班首代理,现在就是有这点样子,还在这跑香坐香。要想把禅堂弄起来呀,他不是个小事情,还得有这一班子人,没有这班人也不行,你说这个搞两天走了,那个过两天来了,这怎么能行呢?到这个时代,禅宗这些制度可能扫地了,这些人要是没有个确实的信心,这些规矩他也不想学,再说外边的境风吹的很厉害,外边钱多,吃的好,随便,如果对于禅宗没有个相当的认识,谁肯盘着腿子在这里坐?外头多舒服啊?

  你说禅堂的事怎么这么多呢?在静中打扇子,那也得教好多天,扇子怎么打,对打扇子的应怎么着,这些事情啊,现在多少年了,就是大概的一点意思也摸不到了,跑香是乱跑的,外面乱,内里也乱,这个功夫就不容易用了,因为他这个禅堂根本就没有住过.这里面的事情他不知道,禅堂里面的事情跟社会上完全不一样,社会上哪有我们这个样子?社会上哪有打香板的?没有这个,犯法犯严重了,着枪把你打了,还用香板啊?

  现在开期就在这名利上搞,受这一堂戒得好多钱,原来的受戒就是人多了,道场里面有困难,就是收几个生活费,哪像现在这也要钱,那也要钱呢?没这个!因为他有一个观点,我受这个戒,费了这么多钱,我是不是要捞一点呢?没有钱的地方不想住,一点道心也没有了,尽在这个钱上。说你生活在这个时代,那有什么办法呢?再说自己也没有确实的惭愧心,以为我受了戒了,我拿一张戒碟就可以到处混,这不但是出家人,就是在家的居士也是如此,现在寺院里,这居士还来挂单,我根本在我出家的时候就没有这个,这居士怎么能到庙里挂单呢?你看现在怪里怪气的事!社会上杂七杂八的把我们包围了,自己的道念又不坚固,方向不明,就避免不了被社会上这些所左右,你就是坐几枝香他也不知道,可是哪里有这有那的他可知道,哪里生活好,哪里钱多,哪里随便,打听这个呢,这完全没有道心啦!整个被社会上赤化了!这还有一个特别的事情,你象南普陀,光孝寺,这都富的很哪,既然这么富,社会上都在找钱,他不得不向你庙里插手,这一回有水灾,南普陀出了五十万,现在有些事情被社会上抓住了,庙里钱多了,修桥、修路、修学校,有的庙还是穷,按说修行人哪,这都是打闲岔,总来说还是自己放不下,要自己放下来,踏踏实实去用功。

  要认真了,这个制度严重的很,没有这个不行,没有就乱了!从四月十五就结夏,禅堂里广单上面要把单草下来,什么时候呢?七月十五就把这个单草搁到外面晒晒,弄到广单上铺好,那结夏己经结束了,禅堂里也不打扇子了,天凉快了。今年还闰一个月,不闰一个月就到九月了,我在灵岩山住,四月十五结夏,把念佛堂里面的凳子搬到外面坐,还是穿袍搭衣,坐那里念佛,一到七月十五就不弄了,就在念佛堂里边绕佛、念佛。念佛堂制度,你要在念佛堂里不出声念佛不行,他说什么?念佛堂以音声为佛事,念佛就是佛事,不做佛事不行,你要不念,那班首、维那师父他不答应,你要是不愿意念佛,你到高旻寺去嘛,不是请你来的嘛,你到这儿干什么?你明知道这个地方是念佛的嘛,你就是参禅的,你对念佛堂里有意见,也不准你提,不但不准提,还叫你走!要不是这个样子,你说个东,他说个西,这怎么能行呢?

  禅堂有禅堂的制度,禅堂里不准念佛,印光法师在那里辩论,说赵州祖师不准念佛,这青原山下边的祖师不准看经,赵州祖师别人问他:你天天吃的用的,都是国家给的,檀越布施,你如何报佛恩呢?赵州说:我念佛。赵州祖师念佛报恩,要知道,禅宗是理上的念佛。这药山祖师不准看经,他自己一天到晚看经,他一生看《涅槃经》,说:和尚,你不叫我们看经,你怎么一天到晚看呢?他说的那个话我们不懂啊,他说:假若你要看经,牛皮也得穿!那就是我看经我是过来人,我是真看经,我看我自己的经,你看的是释迦牟尼佛的经,见了性的人真是看经,你不要说禅堂里不准看经,不准念佛,不是的,这样弄也不对,禅堂是最上乘,还不能看经啊?还不能念佛啊?可是按祖师说,你还不会看经,你还不会念佛,禅堂里这一切制度都属于佛事,为什么你要学?你学的是佛事,禅堂的制度是祖师的制度,有这个制度,那么就不能把它去了,没有的你随便加一个不行,祖师立的制度你想去一个,那你有罪啊!你想加一个,你又不是祖师你怎么加呢?这戒律是佛制,清规是祖立,这要紧的很!在大众之中,自己不能随随便便的弄个什么样子,吃饭穿衣上殿过堂达到一致,禅和子不如一个随和子,随是随缘,随什么缘?随善不随恶,随正不随邪,祖师立的清规这是正的,要随这个,自己另外弄个什么样子,那是邪气。禅堂里跑香坐香有规格,不能自己随便,这七月十五一过,大家都到禅堂里边去坐,到禅堂里边行,不要在外边了,明天就是秋分,马上冷了,单草已经上了广单,夜晚要盖被子了,那就不能在外面坐了,自己不能依自己,要随常住制度。开道场,执行清规戒律,是令人了生死的,不是谁想怎么就怎么,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就不行!到客堂里得听知客师父招呼,你不要说什么,你也没有什么理由可说,常住的二时粥饭、上殿坐香,你不能另外说一个样子,那就不对了,那就扰乱群众,不能随缘是你自己打你自己闲岔。

  禅堂里边,巡香、监香这是照顾大家修行的,监香就是当家、书记、知客、僧值、寮元、衣钵、典座、副寺这八个纲领他是监香,监香是半个警策,他跟班首师父不一样,班首师父能讲能打,哪里都是这个样,你一个地方知道了,到哪儿都知道,这就是参学,没有当过参学的,你一说话,一做事,人家看你就是外行,当参学那就是知道的事都要去做,当值、散香这是轮的,每个人都要当,按制度,进禅堂三天要当值,就那个钟板,一天还学不会呀?一扬板就是“若人欲了知”嘛,一听不就会了吗?一定要依从常住,不能个人弄个样子,那就不行,不但是在这不行,在哪都不行!散香、巡香任务不同,都是警策,散香为什么敲三下?这是警策呀,叫你看话头呀,你忘了,你跑香的时候话头不在了,这都是善知识,到哪里去找啊?巡香有好多事情,打香板这是肯定的,打轻、打重、不打,这都是活的,就是专门说说这个养息香,养息香之前下了殿要睡觉,要休息,这养息香是最容易用功、最好用功的一枝香,叫慧命香,禅堂里走圈子,这养息香有的地方走三个圈子,有的走四个,比如这个养息香坐一个半钟头,我们这儿坐不了,不是不坐,没习惯,我们这里坐一点一刻,那就是上半枝香不走圈子,怎么呢?他清清静静的在那用功,你走了打闲岔,养息香都挨着坐,这都是有缘哪,都是助道啊,他要是冲吨了,打呼了,监香下来走圈子。禅堂里打香板,各人打的不同,方丈的香板,一首座、班首、维那、监香、书记的香板都不样,这是打七的时候,这平常也有好多事情,巡香有四种香板,监香有八种香板,监香是警策,散香是同参道友互相结缘。这一枝香,午板香是六个圈子要是双班行的话,在你面前要经过十二次,他过来过去的,你睡觉的时间也没有了,因为刚吃了午饭,人的昏沉大,禅堂里是活的,你昏沉大,睡觉多,就要加圈子。

  这个打香板他是个很主要的事情,巡香、监香你要看对方的情况.或者他是刚出家,刚受戒,午板香睡觉了,巡香或监香,手要抓空,要轻,使他能够醒觉过来,香板要打的这个样。会打香板的,你打的他都不知道是打他的,得会打香板。禅堂里走圈子,自己扣香,古代没有钟表,按香走圈子,老参师父,香桌上这个当值的,他要很懂,那叫接香、捣香,监香走圈子要看着香桌上那枝香,班首师父讲开示也要看这枝香,那你不能在那儿紧说紧说呀,有些人一说起来长长短短的说好久,香到了,当值的一捣香,你不要讲了。

  禅堂里边这叫下签,现在这名字都不知道,下签的下法,看人、看时间,看离开静还有十分钟或者几分钟就要开静了,他还在那里打呼睡觉,这样么下个签,叫他下来跪跪,那佛前有个铺垫好长,把它铺开,在那棕垫上跪,这么一弄,再有几分钟就要开静了,或是引罄开静,或是鱼子开静,一开静,维那师父招呼:站起来!回到自己位子上去坐!是这个样子。因为他有一个棕蒲团,象这水泥地上跪,很疼啊,要考虑考虑,轮到自己头上怎么办?这个规矩是要有的,这个方式方法是个活的,禅宗的语句都是活的,不说破,参而自得,讲这个制度啊,说不完了。

  你得有信心,你得很喜欢禅堂里这一切,对于这一法很信,学的时候他就容易学,你要是感到没什么意思,对这一法马马虎虎,你学几年也不行.你这个样子直接形响到修行,那也就是勉勉强强的在这里住。禅宗这一法,是最上乘,是无相法.社会上这个道,那个道都是贪求心,妄想心,执着心,就是精进勇猛,搞无量劫也不行.因为他不是在这上面走嘛!很早了,我在云门寺住,有个师父在那儿住了好多年,他根本对于佛教没有一点认识,虚云老和尚是过来的人,大家都去请问他修道,他在那里那么多年,他没有说请老和尚开示过.这来了一个道人.他五体投地给他磕头.叫他传法给他.你看这糊涂不糊涂?那就是狐狸精跟着狮子王,百千万劫你还是个狐狸,因为基本上就不是一个种性。

  就说出家多少年了,戒也不愿持,规矩也不愿守,他另外还有一套邪知邪见,说能度杀猪的屠夫,外道你度不了!我出家的太白顶,有个老.行.外表很好,在高旻寺住,那是打七,也有点逼迫,不去问话还不行,他去请问来果老和尚.来果老和尚就说,你在家做什么?我在家呀,传善吃斋,那儿个县,太白顶山前山后.不管湖北河南,大部分都是金弹门,金弹门、雪花堂、三花堂,他们也念《金刚经》,也念《心级》,老和尚问他:你弄这弄了多少年?他说:我弄了八九年.老和尚说:你要当土匪当强盗啊,我还有办法,你说你学外道学了八九年.那就没有办法了!这知见不行嘛,这修行人最主要的是见,见解认识.你就是在庙里住.你不认识佛教你住也没用,既然出家了,过去所有的观点、做法去了吧!重新学佛,要知道自己是个干啥的。一个学者问善知识,说是和尚你修行吗?善知识说我修行.我修行跟你不一样,你是在生灭之中修行,我是不生不灭,那就是你是先修后悟,我是先悟后修,你这一举一动都属于生灭,我不住一切,所有的观点、行动不属于生灭。这个嘴说不行,要实际行动。

  这些规矩很要紧,禅堂里边不准说话。两句半话,哪里都是这个样,禅堂里边多一句,禅堂是三句半话,怎么还有半句话?当值的、悦众、香灯、司水他有半句话,半句话就是他跟谁说就只能让谁听到,不能叫第二个人听到,听到了打闲岔,和尚一句话,班首一句话,维那一句话。这是禅堂里。斋堂里两句半话,斋堂里维那只能起腔,他可不能说话,僧值一句话,和尚一句话,当行堂的是半句话。大殿里和尚一句话,僧值一句话,香灯半句话,班首在殿里就不说了。禅堂里边维那大,客堂里边知客大,上客堂寮元大,大寮里典座大,你到大寮里不要乱说话,你没看大寮里有个饭头的香板,有个典座的香板吗?上客堂里一个佛像,佛像下边靠着寮元的香板,在他那个范围,他能说他能讲,都得听他的,知道这些,自己也得当当,是我们出家的事嘛,维那也要当当,起腔都要会,那没有敲的了,你就得去敲啊,你别说我不会呀,你是个干啥的人呢?你混在这里面,你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你不是混的吗?

  这一句话说错了就不得了啊!云居山文化大革命,一个干部一个和尚的交代问题,朗耀和尚有个徒弟叫明本,他们问他:你为什么出家呀?他想在这儿讨点便宜,实际这一讨啊,上当了,他说:我不是出家修行的,我什么都吃,酒也吃,肉也吃。这干部不答应了,原来你不是个出家人,你伪装混到里面了!把他另外关起来,好好检讨检讨,人家都是出家的,打了佛像,烧了经书,好多和尚都在那儿哭,那人家是真出家的,你不是真出家你是干什么的!弄的不得了,他想摆脱反封建,反迷信,这么一搞更有事,我住的那个房子在他前面,这出家人你不要想赚便宜,赚便宜不行。我是跟他们干部这么说的,我说:我是出家人,你们把佛像经书烧了,那我不同意,我们相信这个嘛,我不同意!他说:你不同意,你有什么办法?我说:我什么办法都没有,反正我不同意!他们说:哎,你这还真是个和尚!那个书记说,他说打佛像烧经书他不同意,这是真话,他是实在的,我们是没当和尚啊,我们要是当和尚,他们打佛像我们也不会同意!对我还挺好,那你们打菩萨我怎么能同意呢?那就是干部一个一个说明白了,你们出家多少年的老师父,你们不要难过了,我们会给你们安排,你们的生活肯定要比当和尚好,你们何必要受这个委屈呢?吃这个苦头呢?你们这些出家人,这也吃不得,那也吃不得,我们不能强迫呀,因为人民信教是自由的嘛,怎么把这佛像打了呢?这是毛泽东思想,要前进到一个新阶段!这干部有好多还是居士,他也信仰,偷偷摸摸的他弄一本经书放那儿。

  佛教是人民信仰,这有因缘,谁想怎么样也不行!就是文化大革命,他想斗出家人他说:你这个老脑筋,还在那儿乱说乱讲。一个体乾,他不是老在禅堂里当值吗?敲钟板……本来藏经是佛教尊重的法宝,那我们就是吃多大的苦头我们也得要这个法宝啊!这是我们的根据,我们修行修什么?就是跟着这个经,跟着这个法,没有这个法,佛教就没有根据了,依这个法修行,佛教就永远存在,没有这个不行,就是花钱、出力,也要把经书请到我们道场里边,一个保管,一个看看,体解我们的法宝。就是有些事情麻烦了,这现在多少年青人出家呀,有多少真正的发道心呢?有也有,少,在这一切行动之中,处处能表示出来没有道心。禅宗最注重跑香坐香,坐禅嘛,你看古来那些善知识,那些菩萨、罗汉都是坐禅,什么是佛法?就是坐禅哪!坐禅就是佛法,出家的目的就是了生死,坐禅就是了生死啊,不是再到哪个地方了,要相信,要认真,要把自己最初出家的这个志向立起来,古人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就是你发的这个道心,始终如一,不要退,精进勇猛,修行就要精进勇猛,跑起香来,大步紧行,坐起香来,端端正正,上殿过堂都要认真,处处不能空过,你说我们这个出家人,你有什么事呢?听见叫香一响,叫香是什么?叫香就是喊啊,喊人呀,来呀,叫香打了好久,一个还没来,这怎么了?没认真,没踏实,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死大事没认真哪!要是认真的话,哪能错过呢?哪能耽误这个时间呢?!哪能坐香的时候不去坐,跑香的时候不去跑?就是没认真,要认真哪!催板。

  开示三十六

  天气凉快了,八九月的天不冷不热,正好用功,作息时间有些更改,不管怎么改,听到打叫香都来,早上打三板、四板就起来,也不要操什么心,道场里嘛,就是这样,成就用功,成就用功这一切,我们在外边要当参学,要真参实学,这修行人,受益见解很重要,没有这个不行,万一错了路头就麻烦了。你自己喜欢用什么功就用什么,你用的时候很容易得受益,那么你就是往昔劫用过,用的很纯熟,假若你这功夫从来没用过,你要是踏踏实实的用,还是行。现在用功不是念佛就是参禅,提倡的人很多,得实际的人也很多,不管用什么功都要踏实认真,虽然说念佛简易,参禅是最上乘,只要踏实都行,全靠自己,别人来说,也不过是提倡一下。用功的下手不同,比如念佛要念,参禅要参,参禅是个灭,念佛是个生,这还是生灭法,可是你要参禅参到一念不生,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这就不是生灭法了,一定把这个功夫弄个踏实,不要停。以前有人用功踏实了,就说:我呀,从今以后,再也不随天下老和尚舌头根子转了.这就是叫我们立个主宰,自参自悟,自解自了,不从外得,不要被外边说长道短所改变。

  前面的祖师,他们遗留下来一言半句,都是给我们后人作主宰。有些师父不要管,他自己知道遵守制度,一切如法次第,因为他己经对佛法有了相当认识,有些不行,非有人管才行。这说的是灵树禅师坐道场,常住住了好多人,他请了好多执事,那时候这些纲领执事也认真,道风兴起来了,这些执事,他就是不请首座,有人问,他说:首座刚生下来。过了几年他又说:首座现在在那里读书哩.又过了几年说:我们首座出家了再过几年说:这首座受戒参方去了。最后过了两年,灵树禅师早上过堂说:大家吃了饭,一起到山门外面迎接首座和尚。这人是谁呢?就是云门文偃禅师!他到天台山参学,印度两个和尚认得他,说:禅师,认得吧?昔日灵山一会,你作了七世国王。这都是过来人,都是大菩萨,你象历代的这些祖师,那都了不得,这些事情只有他们这些人知道,他怎么能晓得灵山一会呢?他确实知道.

  禅宗这些传佛心印的祖师,他为了重兴禅宗.所以现身说法.他们说虚老和尚是憨山大师的后身,那就是在云门出事之后,他们把虚老和尚关起来了.那时候上海一个老和尚给虚老和尚寄了本《观楞伽经记》.老和尚拿着那本书就说了:这个《楞伽经》是我坐水牢时候注的。后来有人知道了,坐水牢就是憨山大师崂山出事.充军到广东.罚他坐水牢,那时候著作的《观楞伽经记》,憨山大师本来叫德清.老和尚也叫德清.憨山是五台山那边的一座山,印度一位梵僧在那里隐居,憨山带了一部《楞伽经》去,梵僧看到了,说:这是我们国家的宝书,不知哪一年传到中华了,憨山就在那里住了一个阶段,有不懂的就问他,后来憨山的见解超过了他,梵僧就说:你赶快下山去,你要弘法利生报佛恩。

  象这个祖师道场啊,你能住到这里也不简单,得有大善根,大栽培,我们只是有这个栽培,还要继续修行体会佛法,不能偷懒。要按禅宗来说,这个仰山的见解最高,沩山那地方大,住一千多人,沩山拿着一把锹,往这一千多人中间一站,这些师父都不晓得怎么回事,仰山马上站起来说话了:高处铲,低处平,开工!不晓得是挖地呀还是干什么?实际这是禅机,搬柴运水,无不是禅机呀!就用这个禅机把自己所得的佛法表示出来。

  我们这个自性本体有个什么呢?你起心动念都是贪染心,违背了我们的自性本体,不得已,才立这个,怕我们得不到实际,才立这些,为了修行,为了认识佛法,为了得到实际的福慧,我们就要继承祖师的清规戒律。

  班首、维那他们都是方丈请出来的,都是道场里边的领导,都是我们大家参学的方向,班首领导大家修行,维那领导大家学会清规戒律,维那对班首要恭恭敬敬,班首对维那怎么样啊?维那是禅堂的主人,班首常念维那辛苦了,领导大家修行,维那规矩不懂,请问班首,班首要实际的说出来,要没有这一个很好的团结呀,他就弄不好。丛林下禁止三个一帮,两个一派,道场里边要遵守六和僧.维那是坐禅主,领导大家学习修道,清众对于维那、班首又该怎么样呢?维那对于刚来的清众又当怎么样呢?那就是清众要感谢维那,很辛苦,很出力,你看这跑香他比别人还跑的快,是他在领导大家把香跑好.要按正式的禅堂,每一枝香维那都要喊:打起精神来!这班首要说:照顾话头。这不都是善知识吗?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呀?或是班首、维那有点不如法,当清众的不要三个两个在一起说长说短,高旻寺的规矩,你禅堂的清众讲维那的长短,他不答应。你到这个道场里你要放下来修行,你不要看人家不对,你只看你这个话头在不在,禅堂里这一切事情你是不是做到了呢?当值·散香这都是佛法,这一切的制度一切的方向都是出世法,我们要恭恭敬敬的对待,那就是出世法了,你要是烦烦恼恼的,你虽然学的是圣贤之道,你还是个世间人,因为这世间的人就是贪嗔痴,那就是大家天南海北走到一起来了,要互相的提拔,不能互相的说长说短,打闲岔,闹是非。

  这个吃东西,一定得注意,按说一个真正的比丘,不是吃东西的时候不吃,能不能这样做呢?因为青原山是前边祖师的道场,不是哪个人想弄这些制度,有些人他确实想自己弄个什么样子,那个是弄不来的,现在有些师父,本来是好意,也想提倡禅堂,云居山我不在那儿了,搞了一个阶段,还不晓得怎么搞的,一开静就吃,打了催板到外面去吃,香不愿意跑了,只顾这个吃,那就是出家人要离五欲啊,财色名食睡,禅堂里这个制度,领导我们大家直趋无上菩提道路,那你是想走这个菩提路啊你还是想扎这个地狱根呢?外表是个和尚,究竟怎么样?自己问问自己,不要光说他人长短,要常思己过,莫论他非,这样子才与道相应,你光看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你究竟用功没用功啊?你说别人长短的时候你那个功夫在不在啊?那么肯定不在了,说我这个思想里边你怎么能知道呢?你说是说非就知道你了,若知心腹事,单听口中言,一定没用功,作啥呢?人我是非,人我是非与道不相应,忍辱慈悲与道相应,禅堂里整个是一个大慈大悲,你一进来,你就弄个是是非非的,究竟你想做什么?你是不是出家的?要好好想想,不要说别人。

  禅堂里这些规矩,你没有个三年两年,你还学不会,你光会敲了,那里面很细致的事你还是不知道,这是外表的有形有相,话头是无形无相,起心动念.即乖法体,禅堂里是寂静无门为法门,那还说这么多事情干什么?或者是不说还不行.因为他从一个在家人刚到佛教里面来,究竟他在家是个干啥的?是个种地的?是个干部?是个少爷?是个老爷?这都不知道啊,各有各的习气,各有各的搞法,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在社会上干什么,你既然到佛教里面来了嘛,你把你那些能不能放下来?把你在社会上所染、所爱、所丢不开的事情能不能丢开?要知道,但尽凡情,别无圣解,这就是佛法.

  禅堂里跑香注重的是忘身忘体,要净除妄想六识,一个跟一个,不能乱跑,还不能跑进跑出,这一起香,到禅堂里就把自己的功夫提起来,你要看话头,那个话头就不要断了,不要执著,微细的使它在就行了,越细越好,不要用心用意,只是这个功夫在,功夫在,思想杂念就没有了,这叫制心一处,即是定,定中不被一切外缘所约束,不被一切所障碍,这就是慧呀,一切境风吹不动,这就有主宰了,你是不是这样用的呢? 要真是功夫不间断,踏踏实实,一天到晚功夫在,这人现在很难得!再一个,现在想找一个真正的善知识你可不容易找,你们有些师父经常东走西走,你看看那些庙里都是作啥的?现在各有一个名堂,为了弄些名利,把自己的持戒坐禅都丢了,看见这持戒坐禅的人不高兴。什么是戒?你把这习气毛病去了,这不就是戒吗?不就是戒这个的吗?这有什么巧呢?也没有什么妙,只使功夫在,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不被这一切外缘所扰所约束,你就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你自己就是个善知识,到哪儿找?要赶紧,把自己的功夫用好,时时刻刻不要打失。马祖学生问他,如何是佛?他说:即心即佛。自心是佛,不要往外求,这就是路头。

  本来我呀,不喜欢到外面去,哪儿也不想去,不想去嘛,有些事情现前也不得不去一去,那边说给我们弄一部藏经,这倒是一个大事情,不得不去,其实去也没用,在深圳被海关扣住了,要钱,要钱我也没有钱嘛,我就回来了。后来这个经书放了很大的光,消防队都去了,以为这里着了大火,到了那里才知道是经书放光了,海关那个头头把这经书装了两个大汽车,送到这山门口,他们说是他送来的,我跟客堂说:给他们拿几个钱吧。他们不要,开着汽车走了。这个经它有很大的灵验哪,它会放光啊,这光大的很,外边以为这里着了火了,那不是的,这是经书放光。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他们做的事情我们要是不知道的话,我们就要吃亏,本来这个经书是我们佛教的事情,社会上怎么能管得了呢?也不应该管,不应该管是不应该管,你妨碍了他他就要管。

  有很多人他还是很喜欢禅堂,禅宗嘛!我们国家大部分寺庙都是禅寺,你看某某禅寺,某某禅寺,那就是禅宗寺院,我们国家千百年来,住持佛教的是禅宗,其他的宗都是禅助持,禅宗一兴起来,其他的宗也兴了,杜顺和尚见了性,他弘扬华严,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他也是见性的,不管哪一宗哪一教,那就是见了性,通达了禅宗,再弘扬哪一宗都行,这个禅宗的事只有禅宗来弘扬才行,其他的这个宗你弘扬不了。要按说禅宗他没有什么语言,他的问话就是实际,问在答处,答在问处,其他的宗他可不这样弄,这历朝历代的禅宗善知识,他都能弘扬其他的宗派。旧社会,印光老法师,他也是见了性的人,他有他的愿力,他观察这个时代,人的因缘善根,他是应时应机来弘扬净土,解放后,虚云老和尚,他真是禅宗见了性的人,他也讲经,他也传戒,他在鼓山弄了个华严学校,那就是不管你弘扬哪一宗、哪一教,都要见性,不见性你弄的那个还是生灭,不能彻底。

  这个地方原来叫安隐山安隐寺,后来北宋年间改成了青原山净居寺,宋徽宗到后来也很反对佛教,这些历代的皇帝将相摧残佛教,加起来是“三武一宗”,再加上文化大革命,那个更厉害,说这个干啥呢?这都是过去的事,不说不知道啊,这佛法受摧残、我们要知道,我们佛教在社会流传,不管社会对我们佛教怎么样搞、我们总要以慈悲心来对待,使人民能在佛教里种点善根,今生来世也可以了生脱死。

  这个道场.七祖他对于中国禅宗有很大贡献,他传法给石头希迁,希迁后来到南岳,在一块石头上搭了个茅蓬,人家就叫他石头和尚,到现在还是石头和尚。永明寿,云居膺都是青原下边的祖师,古代的出家人对于这些祖师、善知识不肯称呼他的名字,就称呼他那个山名、地名,青原是行思禅师,南岳是怀让禅师,南岳下面出了马祖,马祖是他在家的名字,他姓马,叫道一禅师,马祖的文字记载不多,这些祖师他并不是不立这些文字,或许是在他当时并不需要这个。马祖、石头他们那些人,学者来问话,就是答在问处,问在答处,很明白、很彻底,现在不行了,可是禅宗这些法还是依旧,那动不了!这现在这个道、那个道很多,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假若对于佛教没有相当的体会,不管他知识多高也起不了作用,他没有信心,他信什么?他就信他那个知识,能在世界上怎么样怎么样,我们这只有一个信仰,信、解、行、证,这就是我们佛教,不管哪一宗,哪一派,都是这个样,这个不改,怎么也不改!不管哪一个善知识都不能动,都不能改呀!这叫定法,以这个定法成佛了生死,没有这个不行,达不到实际。我说这话,叫你们年青人对佛教有点认识,以后就不会有其它的错知错路了,有这一个方向,没这个方向不行,这啰哩叭嗦说这么多干什么呢?目的就是这个!用起功来什么都放下,放下来用功嘛!

  现在这个地方要成就初发心,初发心很难哪!怎么难呢?一个没习惯,跑香坐香、盘腿子没习惯,再一个看话头也没习惯,看不上,还不晓得怎么看法,规矩没学会,话头没看上,你身心不安,道场要成就所用的一切,我们这里一定要成就了生死,不要讲排场,不要光讲舒服快活,要知道这个舒服快活都是生灭,都是生死,这样搞不行,那就把这个道场的宗旨、目的给去了!今天我看你们几个刚出家的,跑香还不会跑,跑香不要张嘴,嘴不要张开,只有鼻子呼气,开始还不要跑的太快了,不要跟跑马路一样,那样不行,开始轻轻的,就跟平常走路那个样子,维那是禅堂主,他说了就要算,他说跑,大家一起跑,他让站就站,我们这个禅堂就象一个般若大船,维那是掌舵的,往哪开要识风看浪。

  要按理上说,这禅堂可了不起,佛说三藏十二部,祖师立的一切观法、观行,都在禅堂里,我们既然进来了,既然受了三坛大戒,就是真正的佛教徒,《梵网经》说: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成大觉己,真是诸佛子。你看这说的多好!你守了诸佛的戒你就是真正的佛子啦,可不要小看你自己!那就是佛的这一切法呀,都交给你了,就跟那担担子一样,你要担起来!担就在禅堂里面担,要担起来禅堂里面这一切事情,去学去做,这就是佛的家业,这就是真佛子!

  感觉我们出家呀,很幸运!这当和尚这么样的好,这么样的好事情我怎么当来了呢?受戒这么了不起的三坛大戒我也受了,自己觉悟,我呀,一定有这个大善根!我既然有善根,我今生就要了脱,要发这个心,发精进心、发勇猛心、发修行心,目的没达到没有得到实际,不能随随便便放过,跑跑香,再坐坐香,我们就是千这个,别的也没有啥事,要知道,一个道场要很多人成就,就是劳动也不是一天到晚劳动,劳动那么多的事干什么?我们的生活,也不是光靠我们这些和尚啊,我们哪有这么多钱修房子?我们吃饭穿衣,并不是完全靠我们自己,僧伽嘛,他有人供养,成就修行,他是好意啊,他叫我们赶快修行,不要做好多事,修行成功了好度化众生。不管出家在家,目的都是一个,都是为了佛法常住不灭,为了修行人修行了生死。

  我这个人哪,也不懂得什么,不懂是不懂呀,他在这个佛教里头经风雨、见世面,他弄了这么几十年了,古代的时候,都不是一天到晚的坐在那里,你看马祖,马祖他最喜欢栽树,后人叫“马祖栽松”,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这些古代的祖师,尤其是禅宗的祖师,他们都在那儿劳动。还没解放,我在云门寺,虚老和尚天天在外头栽树栽花,自己种菜,那时候,现在美国的法云给他当侍者,老和尚栽的树,别人可不能给他弄坏,弄坏了可不行,老和尚他会打人的!那你犯点规矩他不说什么,你把他栽的树弄坏了,那可不行,这就是说历代的高僧祖师都是以劳动而为实际。

  丛林,道场,有次序,有规格,没有这个就乱了,上殿、过堂、出坡,他都有个规格,没有这个规格,他上殿就乱了,过堂也乱了,上客堂里也得有规格,按说丛林里上客堂站的地方,过堂吃饭的地方,他也有制度,禅堂里这个位子,班首位,维那位,是丛林下方丈送位,两边的师父是维那送位,他有了位子,他就上正规了,禅堂里西单第一个位子是僧值的,东单第一个位子是知客的,你要是在后边,你过堂吃饭也要在后边,你坐香也要在后边,因为现在就这几个人,也没正式的安排,到了冬天把这点事情弄起来,管他人多人少呢!我看有些年青的,是当参学的,参、学,学什么?学就是学我们道场里这一切清规,上殿、过堂、出坡、出入往还,禅堂里边的大规矩、小法则,当值、监香、散香、巡香、盘腿子、放腿子,这些制度上正规了,到外边去上殿也上正规,去吃饭也上正规,禅堂里要是上正规,外边也会上正规,禅堂位子是乱的,那上殿也乱了,吃饭也乱了,为什么乱?他没有人招呼,大殿里、斋堂里都得有僧值招呼,禅堂里有维那招呼,库房里有当家、副寺招呼,上客堂有寮元招呼,这现在好象是丛林的这些制度规矩百八年来没有了,你现在要把他弄起来呀,不容易!因为现在不懂的多,不容易弄的事情,要细心的、认真的,我们要知道,我们修道人,要没有清规戒律来管制的话,不行,乱了!外头乱了,内里边那是肯定乱了,你外头乱了,就说明你内里乱了,内里要不起心动念,外头他不会乱,他心里有什么东西,外头他会表现出来,威仪即定,定即威仪,你外头乱了,别人就知道你思想也乱了。

  以前我住禅堂的时候,有些老师父,他当巡香,他走一个圈子,你哪个人用功没用功他都知道,怎么?那个样子不一样,他这个功夫己经上了正路,身安心安,他坐在那里也跟别人不一样,他在思想上、行动上走上正规了,他个人就安定了,太平了,啥事也没有了,一天到晚都在功夫上,这个人哪,那就没什么话说了,还说个什么规矩啊?我们这个思想是乱的,烦恼妄想多,功夫站不住,没有别的,就是没踏实,上殿、过堂、出坡,这几种事能把我们的信仰修持体现出来,纲领看就看这个,讲也就讲这个,你的功夫没上路,上殿过堂之中你总有点错,或是晚去了,或是功课还没做完,你走了,说那我的思想你怎么知道呢?就在这儿看出来了!出坡是修福的,坐香是修慧的,道场是福慧双修,以前住两年禅堂,规矩熟了,功夫也会用了,他到外面培福去了,或是做饭、种菜、烧大火,给常住做一些苦事,名字叫行单,修苦行,学普贤行。我们这一切福一切慧都是我们自己修来的,不是白白的给的,那就是别人结缘这几个钱,这是我们有这个福啊,你没有福谁给你,说今天有人供养吃豆腐,这是福啊,用功见解这属于慧,这个福慧全靠个人。世尊福足慧足,成佛了,我们要知道,福能融慧,你要是一点福也没有,你吃饭没有,穿衣没有,住房没有,你还修行什么?你要是有福报的人,一切具足,就能拥护我们修行,没有智慧,不明白道理,修道的方向不知道,这修行也修不成,所以一定要福慧双修,催板!

  开示三十七

  古人说:得之不得天魔得,玄之又玄外道玄。禅宗以无所得为入道方便,你说这道怎么修呢?法怎么问呢?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大家用功就在这一无所得上用。

  说这到处都是禅堂,这出家人大部分都是住禅堂,从这个禅堂出来到那个禅堂去,他制度规矩怎么能不会昵?他不离这个嘛!以前下江有金山、高旻、西天目、天宁寺,上海有个海潮寺,上边有文殊、宝光,这都是坐长香的,钟板就是临济、曹洞,临济跟伪仰打的板是一样,他是四止四开,引罄开静是小开静,扬板是大开静,四止四开,一天要扬四回板,止四回静,青原山下边这些道场是三止三开,止三回静,扬三回板,早上不止静,扬板。这青原下边是曹洞,一板一钟,两板两钟,三板三钟,这一共是九下,止三回静,还是三十六下。南岳下他是四止四开,一板一钟,两板一钟,三板一钟,这样敲的,那就是自从日本一打仗,这所有的禅堂制度啊,都不行了,有的年青出家人当兵去了,这禅堂弄不起来了,就从那儿就倒卜去了!倒了这么几十年,有好多事情都不知道了,或是哪个地方住了几个人,想把这钟板弄起来,可是究竟怎么敲法也不知道,没有学过呀,也没有看过,怎么能知道昵?禅堂里这一切事情非要学不行,有个时间还要掰着手教,不然他不知道,有的规矩上了文字,那就好弄一点,可这也是口说的,假若他说错了呢?那也就错了。虚云老和尚他在南华寺挂的是临济板,到云门寺是云门板,云门也是三止三开,有的地方还在于他这个方丈住持,他是临济他就挂临济板,他是曹洞他就挂曹洞板,你看云居山好多塔呀,那就不是青原山这个塔,那叫墓塔,它不是一层一层的,那就是后人也不知道,给青原祖师修了七层,要按《涅槃经》说,佛的塔是十三层,只有单,没有双,你来个十二层不行,辟支佛塔不一定,有的说十一层,有的说九层……

  这个执事是常住请出来的,当职要尽到责任,因为你是管这个的,你就要把这个事情管好,你范围里的这些人要团结好,安排好,使他们身心清净,总来说就是为佛法而前进。大寮里菜饭弄好,大家吃着喜欢,你这是结缘哪。按丛林制,一年分两个期,正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有的辛苦了,要休息休息,有的做事做的不怎么合适,也不能当下就把他去了,不是这样,要到期头换,八个纲领做事情或是差一点,也要到期头来换,让大家不觉不知的换了,也不要提些意见,弄得他不如意。这纲领有辞职、移职、请职,他这个人或是当纲领差一点,或是他做哪一样很内行,就把他移到这个地方,这叫移职。请职就看这个人平等、很好,能给常住做些事情,就请他出来给常住管事。这提议谁来提呢?和尚他有些事没弄清,就由首座、都监、知众跟和尚说说,这个要排除私人观念,你不管他能干不能干,行不行,不要有私人的感情,这样搞不行。客堂里主要的责任是人事来往,经济上,负这个责任,不要一点事就烦恼了,一点事就吵起来了,那样子不好,要锻炼自己的慈悲忍辱,为常住、为大众把事情办好。禅堂里有班首、维那,这东西两单或是有些师父脾气不好,班首有责任调养他,维那要执行规矩,里面弄的要和和气气,维那师父要观看班首师父的道德慈悲,班首师父要护念体谅维那辛苦了,彼此之间有这个思想,有这个观念,东单的师父有些什么不如意,维那师父马上就要讲讲,西单的师父或是放逸了,班首师父看到马上就要说说。要按以前的制度,这大殿、斋堂、出坡劳动,一出了禅堂门口,都归僧值管,现在多好啊,以前那僧值还经常打耳巴子,大殿上打一个耳巴子,回到禅堂来,维那肯定打三个香板,你在外边没守规矩啊,守规矩僧值怎么会打你呢?有这些规矩,有这些次第,大家合到一起来,对修行有好处。

  说到移职,这是方丈的责任,首座有些地方也要说说,或是知客移到库房去当家,当家移到客堂作知客,僧值移到禅堂当维那,典座也可以移到库房当副寺,管经济,都可以移动,这写法书记也可以移到上客堂当寮元,这叫移职,原来是纲领,就是移动一下子,还是当纲领。这些事情弄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这些纲领都是书记,纲领不当了就是书记,书记也可以升班首,维那可以升堂主,西堂可以升首座,班首这都是终身制,不动了。正月初八,纲领都到方丈辞职,辞职他并不是不干了,请的新执事,方丈要送位,方丈请了维那,由班首师父给维那送了位,那么老维那你得离开,没有安排好之前还不能离开,这是道场,最要紧的得知道这些制度,哪些事归我管,哪些事不归我管,你得弄清,那个事要不是你管的你去管了,你烦恼,他也烦恼:这个事归你管你就把他管好。凡是一个事情都要有人管,大寮里做事情的就是饭头、菜头、烧火的,管事情的就是典座,僧值在大寮里有主要的责任,有啥事跟典座商讨,平常啊,没有到期头,最好这个人不要调,要是这个人起了烦恼,去劝劝说说,要他发心,到了期头再来改变。为什么?你已经干的很熟了,要是再一变人,好操心,我们是个出家人嘛,自己要准备当一辈子和尚,这和尚你要当就当一辈子啊,你不能当几天你又还俗了,那就不好弄了,你还没有负责几天你就走了,常住还得找人。根据丛林制,请你出来做什么事,负什么责,你弄几天你走了,客堂里要登上记,再来就不留了,怎么?常住对你好,请你做事,你弄几天就走了,他这里面分析,你这是看不起常住,你既然看不起常住,常住就不留你了,这现在可能没有这个了,我想走就走几天,我想来又来了,以前禅堂里一加香就不进堂了,大家都在学规矩,你来个生人,你进来东碰西碰的怎么能行呢?加香的这个期间还允许销假,加香不进堂,起七不销假,你就说你在这住过,你很熟,一起七就不让你进堂了,人家正在打七,你来打闲岔。这道场里安静、顺气、和合,共同在一个道场里住,那就是期头来,期头走,这客堂里没有什么话说,闹了气、打了架走了,这客堂里要挂牌,再不留了,名称就是“永不销假”,你永远不要来了,你在这儿闹过气,闹过常住,这个不行。不是现在这个样,我想走就走,我不想走我就在这儿吵吵闹闹的,那个不行啊,要和和乐乐的,顺顺当当的,再来大家喜欢,你弄的别别扭扭的不守规矩,你来了,这些纲领书记、客堂里的师父看见也不喜欢,这多没意思啊?你要是送到上客堂里,这寮元看你不喜欢,在这儿犯过规矩,他马上叫你走。

  有些事情啊,不知道,来往的出家人,赶斋的跟挂单的还不一样,他来了他想赶个斋呀,也不准备在这住,这怎么办呢?他要吃顿饭,客堂里跟僧值师就不要叫他到斋堂里吃饭,到哪儿吃饭呢?就是大寮里典座、菜头,一碗饭一碗菜给他端到那个廊檐底下他在那儿吃了饭,也不要到客堂了,就走了。要是挂单的,来的时候大家都吃饭了,安排过二堂,不能大家都在过堂,进来个人坐那儿就吃,这个过二堂,僧值师父要招呼一下,他来了嘛,他想在这发心住嘛,那就过二堂,来赶个斋那就不能过二堂,就是来的晚了,大家吃了饭了,他还想在这儿吃顿饭,那就在大寮里找个碗筷子,盛点饭吃吃他就走了,是这样搞的。这说一说,丛林的制度,长长短短的,多的不得了,你看规约上一大本子,就是说这一天的事情,知道了有好处,自己也不犯这个规矩了,别的同参道友还能跟他说说,帮帮忙,共同的走上清规戒律,这就是真真正正的佛教徒,踏踏实实的禅和子。

  象我十多岁出家的时候,那庙里真苦啊!大一点的寺庙,冬天勉勉强强的打三个七,就算很不错,怎么?常住没钱,没吃的,你看现在,不管大庙小庙都有吃的,以前最出名的是高旻、金山,他那打七打的多一些,天童、西天目那也是坐长香的,有个时间他是东单的师父去赶经忏,有个时间哪,东单西单都要去赶经忏,那时候贪心也太大。就是天童,他到快过年了,地方人民要在天童打四堂水陆,就那四堂水陆给的钱给的米呀,天童住五六百人,这一年都吃不了,那怎么呢?这一堂水陆是四百担米,一担是一百四十斤,四堂就一千多担米,他这一堂水陆中间,有两个上堂,两个平斋,上堂斋是二十担米,平斋一堂是五担米,二十担米那时候钱也不少,平常还拜《梁皇忏》,这钱一多了就麻烦,怎么麻烦呢?日本人打仗,宁波算是个海口,日本人经常在宁波那地方撂炸弹,观宗寺的那些出家学生想到天童去避难,天童不让,不准……

  有道无道,吃穿重要,把这个饮食要弄好,菜饭都要吃新鲜的,饭要熟,菜要烂,盐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不是大众要吃这个好味道,不是,因为常住大众一天到晚用功,修行人、坐禅人吃饭不知饭味,吃茶不知茶味,哪还晓得这个饭是什么味道?不品这个啦!因为只顾着修行哩,可是这大寮里可不能不管哪,为什么这典座要尝食呢?这个菜煮好了,典座要用那个小勺子舀一点汤吃一点,先尝一尝,监斋菩萨没有供佛先吃要给三铁棒,典座可不是那个意思,这饭菜做好了,什么味道都不知道你就来供佛呀?那大众都要吃的,你这饭菜做的好,他就是不分别,吃下去也有好处,饭要熟,菜要烂,老年人青年人都能吃,现在又不是没有油,那么多的油你不赶快吃啊?大殿里蹲的都是油,早上烙些油饼,大家吃着不是很好吗?青菜要是多了,早起要吃点包子,一定要吃稀饭,不吃稀饭不行,简单的小菜,油多放一点,锅热了多炒一炒,油在锅里一炒它就跑到菜里面去了。你们大寮还不会做麻油饭,那得几斤油,麻油饭怎么做呢?先把菜炒好,把米炒好,菜不要弄的太烂,因为马上还要倒到锅里去,多掌点油,烧火的时候看着一冒气呀,米放进去,不要加柴了,看情况,不要烧糊了,快盖盖子了,把这个菜丢到锅里边,把油一淋,淋到菜上、米上,锅开了,把着铲子抄几铲子,翻一翻,扒一扒,把这个拍子(锅盖)一盖,盖严,这个油啊,它都跑到米里面去了,这要掌点盐,不是有两个锅吗?那个锅再炒点菜,打点汤,吃麻油饭得吃点汤,不要弄这个菜、弄那个菜,行堂跑来跑去又忙又累,这个菜也要少一点,因为饭里己经放了菜。饭差不多了,吃饭的时候,饭头去打叫香,打叫香回来就打饭,把菜打好,打出来,行堂再去大寮里拿菜拿饭,把筷子、碗摆好,这开梆按说是典座开的,典座一开梆,禅堂里听见了就开静,维那师就招呼穿海青,扬板扬完了,典座敲三槌火点,禅堂里出堂,大家向上拜一拜,穿袍搭衣过堂,班首带班走,维那在后,维那前面是敲引罄的,到斋堂里吃饭还不能穿草鞋,上殿、过堂要穿袜子、穿鞋子,吃饭、下殿回来,把鞋子、袜子脱了,穿上草鞋跑香,是这样弄的,现在就这几个人嘛,这样跑跑坐坐也行,要真正上正规啊,我们这个样还不是的,不是的,跑跑坐坐也还行,现在大家在这里用功,没有这些次序也不要紧,就这几个人嘛!

  回到禅堂里来,班首带班回来,班首、维那到位一问讯,维那招呼说:抽衣脱海青,大小架房赶快,进来跑香。不能说你吃了饭到外头转转,找人说说闲话,那不必要。下了晚殿要休息,下晚殿一回堂,问讯抽衣脱海青,上殿要穿鞋子,脱鞋袜换草鞋,去小净,赶快养息,这儿没广单,就在自己房里休息,要坐好这枝养息香,你下了殿也辛苦了,赶快养息,不要这里说说话,那里说说话,说这做啥哩?客堂里边,库房里边做事的人有些话要说,禅堂里的人没有事就去休息了。听见起香,叫香响了,赶快进堂跑香,不要在外头转,一个用功的人,依自己的性格不行,一定得受常住的教规约束,那你才能用一点功啊!不要到人家房里去,你又不是僧值,你也没有事嘛,这些人没有来上殿,没有来坐香,僧值要去看看在做什么,其他的人都要休息,休息好了来坐香有精神用功,我们这修行人哪,全靠有精神,精神好才好用功,你说长道短的不是费劲吗?不要议论常住,你议论什么?你天天吃饭睡觉、吃茶吃水都是常住大家给你弄的,你还有什么说的?要发道心,要时时刻刻生惭愧,道场里面以无事为兴盛,大家清清净净来修行,这就是兴盛,这丛林就兴起来了!他对你有意见,你对他有意见,说长说短的这个不行。为什么早殿僧值要出去呢?一个是礼四圣,一个是到处看看,看看有没有人说三道四不上殿,这就违背了常住的制度,那弄不好客堂还要叫照客去喊他,你为什么不上殿啊?三回起单,不能住,宁可无人,不可无法!丛林有这个制度啊,人少不要紧,得有这个制度,没有制度不行,大家不会安心在这修道,这说一说,我现在在你们前边,好像不说也有因果,你应该说嘛,不说也不好。

  佛教在我们国家千百年来,随着时代改变,唐宋年间的这些清规戒律差不多都没有了,有也是没有力量,古代的学者都是为道而来,人我是非没有了,自己修行都忙不及啊!还能有时间长长短短的?没有。临济禅师到大愚会下,三次问话三次被打,不知有过无过,大愚说:黄蘖这个老汉,婆心太切!临济就开悟了,这不是他们一言半句就开悟了,是因缘熟了,因缘不熟,就是怎么打、怎么说也不行!那就是我们在这修行,一时一刻也不能忘了佛菩萨、善知识的慈悲摄受,你就是证了四果阿罗汉,佛不加被的话,你什么殊胜功德都成就不了,法云地是十地菩萨,他威德炽盛,佛不加被就没有办法,无边阿僧祗诸大菩萨想见普贤身都见不到,为什么?他没有修普贤行,道场里面要修苦行,要时时刻刻忏悔,不能懒惰,一懒惰就要堕落,要护持道场,关心常住一草一木,不能浪费,不能多用常住的一针一线,应该是大家的,要发给大家,东西是供养三宝的,不是单单的供养哪个宝,三宝都要供养,佛宝、法宝要常住负责,常住要维持道场,没有钱不行,说现前僧物,一个也不留,那常住需要用的时候怎么办呢?佛己经灭度了,供养佛的东西谁也消受不了,不能把供养佛的东西卖了,谁能买得起呀?大悲佛祖的东西,谁也没有资格估计这个价钱,常住的东西不能随随便便拿去就用,那你要负因果责任,这出家信佛没别的,第一条就是因果,如是因,如是果,一点也不会错,你说:我不相信!你相信也是这个样子,你不相信也是这个样子,你跑不掉,你有本事也不中!说是“因果佛性常自性”,你虽然是没有见性,你还是有佛性啊,否则你修行什么呢?要相信自己有佛性,修行哪一个法门都能见性,参禅是见性,念佛见自性弥陀还不是见性吗?不管你是哪一个法门,都要持戒,不持戒还是不行,不要说是我们凡夫了,就是证了果位也不行,犯了戒也要堕落。可是这样,要是修行见了性的人,那就不容易堕落了,见了性的人就不被这个生死所约束,生命等虚空界,那就是这一切处之中无在无不在,我们要赶快修行,不是说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历代的善知识明心见性成佛的多的很哪!我们现在怎么还没见性呢?生死还没了呢?我们要问一问你是不是一心一意在这里修行?说放下来,你放下没放下?说忏悔,你忏悔没忏悔啊?犯了四根本戒,不通忏悔,如人斩首,不要说是犯了根本大戒,就是犯了十三僧残,忏悔就难啊!得有二十个清净的比丘帮你做事法忏。这现在你说忏悔了,光嘴说,没有一点实际,没有一点表示,按《梵网经》上,忏悔要礼三十天佛,得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花,种种异相,罪便得灭。你是不是这个样呢?忏悔就是三年五载,总要有一点忏悔,时间久了就清净了,不是弄个两天算了,那可不行,就是没有犯戒,那微细的戒很多呀,一个突吉罗犯了,你修行坐禅就有妨碍,比如一个水囊,穿一个小眼,水就往外流,这也属于不清净。

  要时时惭愧,要时时用功,用功就是真惭愧,惭愧就要真用功,吃饭睡觉要注意,自己的功夫话头还在不在?把自己的功夫用熟,二六时中一切处都要用功啊,你是要了生死的,不是马马虎虎算了,马马虎虎的算不了啊!功夫不现前你生死不了,还要等到什么时间呢?要努力今生就要解脱,不要等来生啦,来生靠得住靠不住不一定啊!这今生要努力把自己的功夫抓紧,你也没有其他的负担嘛,你又不养活孩子老婆,你吃都是别人给你做好的,你吃饭穿衣有了嘛,你不要操这个心了,多多少少的还有几个钱哪,用几个钱还是有唉,你还有什么观点呢?你想发财呀?你想那个作啥呢?不管怎么你这个和尚衣服穿上了,你不要辜负你呀!要时时刻刻的一切时一切处照顾你的功夫,你是专门搞这个的,不要空过这个日子,不管是白天夜晚,坐香不坐香,你这个功夫要照顾好,一时因缘成熟,禅堂里钟板键褪,磕着碰着,就要明心见性,催板!

  开示三十八

  用功有多少时间,不用功有多少时间,要把功夫用熟啊,那不是个小事情!历境验心,二六时中检验检验,打妄想和用功的时间,比较比较哪个多哪个少?哪个占优势?时时刻刻都要检验一下,这全靠自己,用功的方式方法有人说一下,真正用功全靠自己。他们说,高旻寺来果老和尚人家发心用功的时候,到斋堂里添好了一碗饭一碗菜,他把菜碗端起来当饭吃,饭碗放在桌子上用筷子夹,他这个人在斋堂吃饭的时候功夫己经现前了,没别的,就是功夫熟了,拈来便用,你说我们学别人学什么呢?就学他那个认真,学他那个踏实!这古代的祖师,他们都是从不纯熟达到纯熟,开始功夫都不熟,古人在哪儿住,就是十年二卜年不动,叫“久参有禅,久住有缘,”你住儿天到这儿去了,住几天又到那儿去了,你怎么用功呢?还有的他嫌功夫慢,想快一点,这也不行,菩萨用一个功夫就是多少大劫,你看你用这儿天你就嫌烦,这个可惜呀,没有个长远心,佛说这些方法哪个不能了生死啊?有的出家多少年了,怎么还没用好呢?没别的,就是没认真,没当成正事来干,整个被这些妄想名利,被它夺了,就是自己也没有放下,你既然自己放不下,这工夫到哪一天,到哪一年呢?不要老想这想那的,你自己打自己的闲岔,你放不下、丢不开的心,那就是个妄想,占领了修道的阵地,自己既然发心出家修行嘛,那要认真,要踏踏实实的把功夫弄个水落石出,今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载要弄个踏踏实实,没有不成功的。

  为什么不一样啊?人的根基不同了,本来哪有什么看话头啊?还说个什么念佛是谁呢?佛法不是死的,马祖在世,马祖说的可比现在简单,马祖当初开道场最先就是现在的佑民寺,那时候叫洪州,洪水多呀,马祖有人亲近他,他也没说什么,他说:即心即佛。可是那时候的人闻到即心即佛,有很多人得利益。公案上有个法常禅师,他就是闻到马祖说即心即佛,他就明白了,说一句,明白了就明白了,这就是“见道方修道,不见云何修?”他见是见了,还没达到实际,要行解相应。前边这些祖师,他们就是很实在,闻到这个法门就踏踏实实,三十年、五十载不变,我们总想省点劲,总想一开始就得很大的好处,总想赶快成佛,这成佛不是你想成佛就成佛啊,要三十年五十载不杂用心哪!我们现在这个心多杂呀?赵州亲近南泉开了悟,还要三十年不杂用心,香林禅师四十年才打成一片,不是你到禅堂来走一下,马上就成片了,四十年哪!才打成一片,没有那么快,你想快不行,什么是杂用心?你用用这个,用用那个,那都是枝叶。话头就象敲门瓦子一样,念佛是谁就是敲门的瓦片,为什么敲门呢?因为里面的人你没有见到,参禅就是要亲见本来人。说个比喻,小孩子到外边玩去了,回来一喊他的妈妈,妈妈没有答应,他又喊了几声,妈妈没有答应,这个小孩就哭起来了,用功也是这个样子,一心要见本来人。

  这个时代弄成这个样子了,你说到哪个地方找一个善知识呢?你找嘛,现在也方便,坐在火车上、飞机上,也不要动了,一天就走几个省,找没找到呢?古代的参学,跋山涉水,费尽草鞋钱,自己有几个钱都买了鞋子穿了,闻听善知识的道风,不远千里而来,心心常在道,念念不离宗,一天到晚都在道中行,你现在是不是念念依靠佛菩萨,依靠善知识指一条明路呢?可能不是,时代不同了,人心也变了,你就是找到一个善知识想问个明白,因为自己也不明白,别人说也不晓得明不明白,马祖不是说了吗?即心即佛呀,你向外求怎么能行呢?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自己就是佛啊!你到哪儿去求?往外求不行啊!自己要踏踏实实的,把自己应该守的戒守住,不要弄的又犯了戒,那你忏悔就来不及了。

\

  想了生死总是个好事,什么是生死?妄想烦恼、长长短短、人我是非,这都是生死,生死在哪儿?生死就是自己起心动念,放不下、丢不开,不能忍、不能让,这不都是生死吗?生死把我们包围了,古来人不得己,要看个话头,这个话头近多少年来,看法也不同,认识也不同,诸方的这些善知识,这些老和尚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看法,古人说:行也禅,坐也禅,那就是功夫用的恰当,功夫有力量了,你行都不知行了嘛,你还有什么妄想呢?功夫得力了,有了劲,能把烦恼妄想摧走,转成了一个正念,这磕着碰着都能悟道!你功夫没用到这个时候,你只顾着分别人我是非、长长短短的,你就是磕着碰着也不行,功夫没用上嘛,也就是根本没用功,只顾着妄想呢,吃也在打妄想,要吃的好一点,穿也要穿的好一点,一点苦头吃不得,一点委屈受不得,只听好话,对自己有一点不如意烦恼的要死,哪里还谈到用功呢?用功是什么?用功就跟那木头人一样,外边的音声色相入不进,内里边不动,古人说,你如是,我也如是,彼此的见解.彼此的受用达到一致,这才说用功啊,现在基本来说尽是打妄想,就是看一两本经,也体会不到经的义理,我们想学习学习教理,这是个好事情,学习教理要依义不依语,要善解善会如来之义,明白了嘛就算了,不明白就赶快持戒坐禅,弄个水落石出,也不辜负我们出家一场。

  我们对于社会上这一切境风,音声色相,男女饮食,你没有染,没有爱,没有嗔,这就是出世法,话头看的纯熟,外边的音声不动心不动念,内不起贪嗔痴,这就是一个大修行人,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你不要着急,你不贪不染,这就是出世法,不是到哪儿找一个出世法,世间这些贪嗔痴,这些染,这些爱,这些甩不掉丢不开,这就是世间法。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这不是说的很明白吗?你就这个样就行了,虽然是祖师很容易说出来,心平,我们心平不平呀?我们平不了,那就不能把功夫甩掉啊,前边的祖师说这一句两句的,我们能够用上就行了。

  染缘易就,道业难成,我们从父母生下来很自然就染上了,不要费力,我们用功,总是落不住,一会儿就不晓得到哪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太熟了,妄想习气,染缘太熟,这个念佛、看话头太生了,旁的没什么,自己要放下来,把这个生的转熟,熟的转生,妄想烦恼把它转生,一个钟头,两个钟头,一天、半天,不染一尘,不生一念,那就是功夫熟了,你不提它也现前,你睡着了它还在,这就要很努力,很认真,一定要把他当成个大事,生死大事啊!什么也没有这个要紧!什么也没有这个主重!这个样子道业可成,不这样用功,另外有什么办法呢?什么办法都没有,只有自己努力,要实实在在,把功夫用熟,自然得一个很好的水落石出,那就是今生不辜负出家了。

  佛教提出来四根本戒,要是犯了四根本戒,出家在家都是违法的,别人的东西,一针一线都不要招,就是父母的东西也不能招,拿了也算是犯盗,拿了东西别人不知道,这伽蓝菩萨总知道吧?不管是大东西小东西都不要拿,你自己的东西不喜欢别人拿,别人的东西我们也不要去拿,我们是出家人,出家人要持戒修行,说瞎话,不实在呀!修行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修行人更不能说瞎话,不能欺骗别人,不能损坏常住的一草一木。那要考究起因果来呀,这一点也不能犯,你说那一点小事马马虎虎犯了就算了,那马虎不了啊!古代过年过节,庙里都散些点心、吃的给大家分分,有一个师父离家很近,散点东西,他没有舍得吃,过年初二,想拿到家里看看父母,说这个因果微细呀,他把常住的纸拿了一张包点心,这人也很好的修行,后来他圆寂了,据他的修行要生西方极乐世界,伽蓝菩萨拦住了,说:你修行很好,生极乐世界是可以的,大众发一点东西,你拿去给你父母吃,这是应该的,这完全可以.你不该把常住的纸拿一张,那要算算帐,你还了再生西方。

  那一年,我在云居山,方丈是性福和尚,他跟山底下的老百姓玩的很好,老百姓到山上去吃点饭,弄点毛竹,有一个人他在那里吃了顿饭,拿了个毛竹,准备拿到家里用用,看天还早,就睡一觉再回去,一觉睡着了,伽蓝菩萨跟他说了:今天吃这顿饭,拿庙里一根竹子,我给你记上帐了,以后要还哪!伽蓝菩萨不是一个,很多的。性福和尚不是死了吗?要跟着他那个作为呀,多少年做的事情,那要下地狱的,虽然是方丈也不行。他死了,说你现在不要下地狱,这里有点债你还没还,你把常住的东西送给山下的老百姓,你送了多少年了嘛,你早晚把这些东西讨回来,再说下地狱。就这样啊,他经常到山下去讨东西,那记的清的很!我在客堂里,山下有的老百姓来说,性福和尚到山下讨债,他们来送债,有的送几斤米,有的送儿斤油,你看这因果多认真哪!你把常住的东西送给人家,伽蓝菩萨给你记上帐了,你送你还啊,你不还叫谁还哪?常住的一针一线,一草一木,你不能作人情,作人情不行啊!不管你是什么执事,你不能随随便便的把常住的东西送人,你自己也不能乱用,你不能说我是个什么执事,我用用,你不能用!比如大众分的东西,你有一份,大家还没分呢,你另外搞,这有因果呀,这弄不得。

  古代的执事他都很认真,洞山,方丈和尚受了凉,感冒了,他那个侍者想到库房里拿块生姜,给方丈和尚发发汗。库头说:拿钱来,常住的东西我不能随便给你。方丈赶快拿几个钱去买,古代的这些纲领执事都是讲因果,后来方丈老了.就向大家提出来库房里那个卖生姜的作方丈。杨岐禅师他是库房里管帐的,他有两个灯,以前煤油也没有,他喜欢念《法华经》,他自己弄了一个灯,他夜晚记帐的时候用常住的灯,看经的时候用他自己的灯,他那个灯放到常住的灯上边.他为什么这么放呢?以前点灯用灯芯子,点时间长了会往下滴一滴油,他那个灯要是滴油会滴到常住的灯里,他不背因果,要是把常住的灯放在他的灯上边,时间久了,常住的油就会滴到他的灯里边,后人纪念他,库房里有付对子:杨岐盏灯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这就是两个看库房的。

  凡是经自己手,所做所办的,这都有因果,要是浪费了常住的柴米油盐,这都有因果,那样说不是出家出不成了吗?这样子紧张?要按说还就是这样,这就是出家,这就是真实出家,就要警策一下,不然你弄了你就堕落了,你修行修不成了,要这样认真,不背因果,不犯戒律,那你要是这样的话,戒一点也小能犯,那我出家出不成啊,确确实实是一点也不能犯,犯了你就承当因果责任哪!你天大本事也不中!古代有很多公案,有个老修行,他看《法华经》,他海欢吃茶,池泡那个茶底总是留点,不吃,倒掉,本来他修行很好,就是喜欢倒这个茶,就说水不能乱用啊!按佛教制,比丘一天连吃带用,只有七厂半水,你多用了你就要负责,他连倒带浪费,阴曹地府给他攒了一大缸水,他生西方的时候被拦住了,说:这都是你浪费的水,你喝完了再生西方!那么大一缸水,他怎么能喝的了昵?他坐那坐大哭啊,地狱里来了一个鬼王,他说:师父,您老人家在这儿哭啥呢?这个鬼王他是老师父生前喂的一只猫,猫要吃老鼠,杀生害命呀,怎么办呢?他把猫脖子上拴个铃铛,猫一动,老鼠就躲了,经常的,这个猫卧到老和尚身边,念《法华经》它听了一点,因为这个善根,猫死了就成了鬼卜,他要报老和尚的恩哪,他喊一声,手下的小鬼都来了,都争着喝水,这水都是老和尚念《法华经》用过的水,这些小鬼一喝,都超生了。

  佛问什么事情,他下面都有话说,阿难被摩登伽女弄住了,佛问阿难,当初为何出家?阿难说:我见如来三十二相,殊胜光明,非是爱欲所生,因此发心随佛出家,原本指望如来惠我三昧,令我解脱,到现在才知道,彼此身心,了不相干!那就是如来有无量百千三昧与我何干呢?如来想给能给的了吗?可能我们也有这个过程,以为我出家了,有佛的摄受,这个不行,一定要自己脚踏实地去修行,阿难靠佛都靠不住嘛,佛涅槃几千年了,你靠佛怎么能行呢?得全靠自己修行,不管过去、现在、将来,这修行完全靠自己,你自己要是不修行,你靠谁都不行,就跟吃饭一样,自己肚子饿了,别人帮忙吃不行,就象修行一样,自己的生死自己了,靠别人,靠善知识,靠佛菩萨,他只能说一下,叫我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他也不过说一说,勤修戒定慧得我们自己来修,我们的贪嗔痴得自己来去,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那就是不管社会上这些事情,古来的出家人都是在山林树下,在旷野孤身一人修行,那个时候虽然是那样苦,可是得道的人很多,这现在种种如意,般般现成,怎么还没有弄的好呢?就是自己没有努力、没有认真啊!其实现在这个生活好,吃的好、住的好,钱多,他本来与道不相应,富贵修道难嘛,有福报的人,你叫他修行他不干!要苦行得道,要是快快活活的能得道,那不是都得道了吗?人多想快活呀,做一点事情就懒的做,应当做的没做好,应当修的没修好,我们自己不认真,我看什么时间也不行,不但今生不行,来生也不行。古人说: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那就是自己既然出家了,在这个佛教里面要认真哪,你强强勉勉也要弄一下,不是来混的啊,混那不行,常住制定的制度是成就我们修行的,我们得接受这个成就,得很欢喜这个成就,成就持戒坐禅,成就衣食住房,总在一起,就是要成就我们了生死,没别的!在家的佛教徒在庙里边出功德,做事情,这都是成就我们哪,常住管事的师父,跑香坐香这是禅堂里维那师父成就,他认真的成就我们,我们要认真的接受这个成就,把香跑好,把香坐好,把功夫用好,你要是用不好,大家成就不是白成就了吗?你辜负了禅堂啊!修这个禅堂作什么?就是在这坐禅嘛,你坐没坐呢?你参没参哪?你口念佛,你心里念没念呢?这一时一刻呀,就在这里考察自己,不是说随随便便的别人不知道就混过去了,你吃饭,你坐在斋堂里也不要动,别人给你添好,你要多就多,要少就少,你吃饱了你还不用功啊?你自己不用功谁替你用啊?

  出家也多少年了,什么方向还没弄清,在这争来争去,凡所有争就不对!释迦牟尼佛是无争,你用这个功,他用那个功,也不要争嘛,有一个争论,那就落到世间法上了,世间法就是要争啊,你争我夺,我们佛教是与世无争,就是跟我们这里边的出家人也不要争。古代的祖师说话,不过也是个人的一个认识,他提一下,也不象现在这样争起来了,吵起来了,那有什么用呢?解放前也在那争,这解放后还更争的很,争什么呢?别的都还好些,就是禅堂的人有点争,一个要争着看话头,一个要争着参话头,这个样子对不对呢?你各人把你自己的功夫用好,这都对,你在那一争啊,都不对了。你要是话头看的恰恰当当的,怎么能争呢?参也行嘛,你就参嘛,你不要争,古代南宗北宗有点争,这南宗北宗都是对机不同,你要一争就不对了。

  六祖或是因缘到了,他应该出来了,这大概是热天,他还是穿的在家衣服,还没剃头,古代晚上都没有坐香,都是自己用功,天黑了,天上有月亮,这出家人都在廊檐下乘凉,古代,我们大的寺庙都有幡,后来经过几次摧残,把这东西弄了,光孝寺夜晚刮了点风,那个幅在那儿一动一动的,两个出家人就争起来了,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要按说,他两个说的都对呀,确确实实是风动啊,风一吹那个幡动了,还不是幡动吗?六祖在那里说话了,或者是不说也不行,应该说一个实际,就说:也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在动!这是究竟法呀,他说到实际啦!这其他的出家人一听,这个人不是一般的人,一般的人怎么能说出这个话来呢?就传到印宗法师那里了,印宗法师他是明白人哪,是讲《涅槃经》的法师,就请六祖来问话,说: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非行者?这六祖看因缘实现了,就答应了,说:不敢当。不敢当的意思就是承当了。印宗法师就问:你既然在黄梅得法,黄梅有何指示啊?你得的什么法,可以说说吧?六祖说啊:没有指示,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指示什么呢?这一说说的印宗法师很尊重。也就是多少年来,又是如来禅,又是祖师禅,这个时候六祖就说出来了,不过没有解释就是了,那就是禅定解脱就是如来禅,见性成佛这就是祖师禅,要这样体会。到现在出家多少年了,也没弄清什么是如来禅,什么是祖师禅,看看祖师的语录,有些事情是要知道一点,知道了你的生死还是没了,你还是妄想执著,现在我们分析比较,说长说短,这还在意识上弄,了生脱死,这是不生不灭法,不管是参禅念佛,开端都是在生灭之中,念佛念到一心不乱,那就不属于生灭了,要这样去行。

  这现在你看看,苦人还是多,吉安这一下岗是六千人,六千人怎么办呢?马马虎虎安排了三千人,还有一半没有安排,在城市里面吃水也要钱,一动就要钱,市长很困难,这农民不管怎么样他还好一点,他种地就有饭吃,城市里边不好弄,你想弄钱到哪弄?这个时候出家人还算好一点,你不要操那个心了,庙里边按说也很困难,原来的山地都没收了,文化大革命,青原山的地都被人家占去了,不给了,说也不中,他们这些头头说了几回要给点菜地,光嘴说说而已。我们现在要种点菜,种点茄子,种点辣椒,杂七杂八的多种点,有菜吃,有饭吃,这一天一天不就过去了吗?现在种菜也不是很难,还有几块地,就是有些石头不好弄,把那石头地扒扒弄弄,栽点菜,社会上种的菜,天天在那儿打药水,那个菜吃了并不好.我们自己种的菜,吃着也好一点,要自养,靠饭房子的零块乱草要弄干净,过夏了,蚊虫也少一些,弄卫生,不光是坐香,也要做一点事情,做一点事情身体也好些。

  时代呀,也就是这个样子了!也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变动,国家的意思,原来是寺庙,现在社会上占住了,你慢慢的还要交给佛教,这些寺庙以后都要住和尚,住出家人,现在人家在这儿考虑什么呢?有些和尚不怎么样,很难让人相信,这社会上存在这个问题,那个问题,他和尚几千年存在,他们在一边看,看这个佛教里边有些和尚,有些地方,弄的还挺好,还很有次序,和尚也不怕苦,五台山那么苦的地方,草都很少,他在深山里头也不着急,你看这和尚!有的真看破了,如法如律的来出家修行,还算真不错,有的也不是的,这佛教里边也不安定,也很复杂,复杂什么呢?各种各样的想法观点不一致,这就乱了,乱了也不能怎么样,你再乱也没有文化大革命乱,你乱你能怎么呢?你也乱不起来,你这个和尚里面要是真乱了,他国家就要管你了!放下来,踏踏实实的修行嘛,古人说:画蛇有脚即非蛇。你既然穿了和尚衣服了,这些事情你还得做呀!

  北宋年间,大慧宗杲禅师提倡念佛是谁,怎么?念佛的多了,我们这个国家,好象是人人都知道阿弥陀佛,小孩子也知道。虽然是在这儿用功,假若是这个戒要持不住,所有的用功都不能成就,不要弄多了,就是沙弥十戒都不容易守,沙弥十戒都守不好,还能守比丘戒呀?古人提出来,一粥一饭,那是信施之膏,行人血汗哪!这古代的出家人还能修庙哪?不修!如来在世,把这个修庙的责任,附嘱了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和尚就是持戒坐禅,持戒坐禅是出家人的木分。我这儿天到外边走了圈子,!哪个庙里都是住人不多,房子那么多,还要修房子,修的很考究,这些人寺庙里都是嫌钱少啊,嫌没钱哪,想办法多弄钱,一个庙的当家、知客、方丈,古人说了,假若是方丈持戒坐禅的话,人家可能都会持戒坐禅,因为他是一寺的方丈,他是整个丛林下的依止师,现在这时候跟以前不一样了,他或是在社会上有点地位,有点权力,他能给大家办点事,他就坐了当家、方丈,大一点的寺庙有方丈,小一点的哪有啊?就是一个当家他就做主了,本来这个出家人,有一个房子住,有一件衣服穿,有点饭吃,不要再搞了,那搞什么呢?你是干什么的!你是不是持戒坐禅的?那为什么他还在那搞呢?因为他没有持戒坐禅,持戒坐禅这个心才能定下来。说不管怎么样,这一个道场里得有禅堂,你在禅堂里坐坐,你总收一点心吧?总没有那么多狂心杂念吧?僧装、素食、孤身,你说这些寺庙里男男女女混到一起,这是干啥呢?想做什么呢?

  有人说我这个功夫用不上,要按说,用功本来不难,你念个阿弥陀佛不就行了吗?你非要弄那些名名堂堂的干什么?名名堂堂的你是自己打你自己的闲岔,为什么这工夫用不上?就是这名名堂堂的太多了!纲领执事,大家要是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就算了,这一粥一饭这是佛制啊,并不是说你是个当家,你是个方丈就可以随便立一个规矩,你不怕堕地狱啊?可是他也不怕地狱,他也不承认,用功用不上的,不是别的,就是你这个放不下,古人说:放下即是!我走这一圈,看到这寺庙都是很好,很庄严,谁穿破衣服呢?没有啊,穿的很漂亮,他也说他在那念佛,他也说他在那看经。我在相国寺住了几天,他们很喜欢,有的人认得我,因为我在云居山住了几十年嘛,云居山现在是比不上以前了,虚云老和尚在的时候,那肯定要好些,因为老和尚有道德,人们都很喜欢跟着他,老和尚圆寂以后,那里还有三十多个从云门寺来的,现在大部分都没有了,这人命无常嘛,谁还能活千年万年哪?佛教要千年万年!佛教是人民相信,佛教徒是人民,有人民就有佛教!

  说时代不同了,都是在这里搞这个,你说哪个庙里不在那搞钱哪?住的都是考究的很,吃的也考究,吃那么考究还不行,怎么不行呢?没有限量啊,他这个吃东西,就是好了还想好,就跟不守规矩的一样,他这个不愿守,那个他也不愿守了。我在那看了看,我看哪,象青原山这样的我看还少,没有几个,这青原山是不是能变成他那个样呢?我看也很容易,说变就变了,这人心他不长远哪!说是持戒坐禅,他是不是长期的持戒坐禅呢?他为什么不长远呢?在这持戒坐禅之中他没得到一点好处,他为什么没得到好处?他没放下,他的贪嗔痴,好吃懒做,他这个心太重了,他就得不到好处。就跟印光老法师说的,欲得佛法利益,就在这恭恭敬敬中求,不是随随便便的,快快活活的,端茶饮水的就得到实际了,不是的,那就是吃得苦,耐得烦,受得委屈,作为佛门的大器,得有志气,我是个和尚,持戒坐禅是我的本分事嘛,我也受了戒了嘛,要在这儿想.不是我看你不守规矩,我也不守规矩,那就弄糟糕了。你不持戒,我受了戒,我要持啊,你不守规矩,这规矩是祖师制的,我要守啊,不能随随便便,不能跟着流浪,要有主宰,要有志气,把自己的志向立起来,立什么志向呢?持戒坐禅!说我是持咒,你持咒也好嘛,我是念佛,念佛也行嘛,这个时代不同了,禅堂里边允许念佛,不要出声,人家都在那里静坐,就是不要出声就行了,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跟话头看到一念不生,有什么区别呢?不要变动,只要有饭吃,有件衣穿就算了,那卜什么呢?那要好好修行,大家六和僧在一起,你也持戒,我也持戒,你也修行,我也修行,这就和合了。

  我们这里不管怎么样,还有儿个人打坐,这是好事,好事是好事,不要变动,吃饭穿衣都有了,你只把你的功夫用好,你念佛你就行住坐卧都念佛,你要看话头,吃饭穿衣话头都要在,没有哪个时间不是用功的时间,你睡觉了,你要锻炼的梦中念佛,梦中阿弥陀佛不忘,你这个佛念的就行了,你看话头,梦中也要话头在,你这个烦恼妄想就少了,你这个病苦也少了,大部分害病都是吃东西引起来的,古人说,比丘有病,以减食为良药,不要吃这吃那的,你是个修行人嘛,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功夫当成个很主要的事情,你不这样就忘了,你不这样一心一意照顾自己的功夫,你搞到什么时间为止呢?说来生,来生靠得住吗?人身难得啊,我们今生还不好吗?今生人身也得了,佛法也闻了,多好的个条件!不要等来生了,你们年青人,还有精神哪,赶快用功.不要等了,等来生就靠不住了,就得自己努力前进,催板!

  开示三十九

  既然来出家,就要受戒,经上说,千里之内找不到一个受戒的师父,可以自己给自己受戒,这是佛许可的。现在各地方开期,要好多钱,刚出家的他哪有那么多钱呢?没有钱不准受戒,这就算穷人不能受戒,这就违背了佛教,违背了释迦牟尼的大慈悲,现在我们也不管他,你想管也管不了,你多事了,管他作啥哩?你们要是真心出家,本来我不出去的话,四月十五给你们儿个没受戒的受个戒,因为你们在这儿住了这么久了,在这里求忏悔,道场里也要负点责任,就受一个方便戒。为什么礼拜诸佛呢?诸佛加被,你得了戒体,这是个大事情,别的就是说一个戒相,这一条一条的得说说,戒体、戒相、戒用都要知道,再一个很主要,你能不能守住戒,你受了戒你又破了戒,这不行,破了戒那就不是出家人了。

  佛出世间,就是为了发明心地,就是为了我们不明白这个,佛才出世,能不能领会这个呢?或是我们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了,弄成现在这个样子,虽然是当初好心出家,在这里弄几年弄的很疲倦,那就是当初你因缘出家,现在又有一个因缘就变了,有的出家几年又还俗了,这个样子不行啊,出家受戒是个终身制,尽未来际以佛为师,要执持净戒,常修梵行,为什么开始想修行、想持戒,怎么中途又不弄了?这就把人生所有的时间都耽误了,修行要有一个时间,道场他就是成就我们时间来修道,道场成就修行,尽量的减少事务,减少什么事务呢?劳动、做事这都算是事务,染心、爱心、贪心,这也丢不开,那也放不卜,这都是事务,你有了饭吃,有了庙住,要按说应该放下来,把当初出家的目的时时刻刻放到第一位,古人提醒我们:坐卧不知原是道,只恁忙忙受苦辛!道场里边,做一点坡事,这都是小事,主要自己的思想放不下,这个就难搞,你这个要放不下呀,道业难成!这修道没有别的,就是你所用的功夫使它念念在,妨碍你用功的这些事丢开,不要继续它,再一个,就是你在社会上所染的这一切,贪财好色,争名夺利,这都是妨碍修行的,古人搬柴运水,迎宾待客都不妨碍嘛,为什么你这一点习气甩不掉呢?你就说你放不下,你放不下能怎么呢?说你想在社会上搞番事业,你能搞吗?你能作皇帝吗?你看人家顺治皇帝做了那么多年不干,那真是放得下呀,虽然他是个在家人,他比我们还放得下,我们是出家人嘛,不要贪了,你也贪不了多少,你贪到一点能怎么样?最好是放下来,放下来持戒坐禅,我们应该是这个样子。

  说弥勒菩萨观众生受苦,提前下生成佛了,没有这个,这是邪气!现在已经邪到我们佛教里面了,说某人就是弥勒下生,要按说现在才第九个小劫,第十个小劫弥勒才下生,佛前前后后说的很明白,一个小劫就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这还早的很哪!我们佛教徒要有个正知正见,你们年青人多看看《楞严经》,现在他们提出来《楞严经》不是佛说,你看这胡闹不胡闹,说《华严经》也不是佛说,他为什么这个样子呢?因为他也看经,那《楞严经》上说,任你多智禅定现前,你会坐禅,你会入定,若不持戒,你还是个魔王!他这样搞一下,那样搞一下,他怕别人看了《楞严经》说他不对,他就提出来《楞严经》是假的,有些特别是学密宗,弄个年青的女子在一起,说是双身法,成佛快。

  经过社会主义教育,他们有一部分人很好,不管社会怎么转变,他们还是持戒坐禅,有一部分人对佛教没有什么认识,那时云居山讲究劳动,不劳动、劳动差不行,不管是受戒不受戒,修行不修行,你能够劳动啊,那么都可以。这一部分人都相信虚云老和尚,社会的转变,他们不相信。跟走路一样,他这个路不走了,他另外还想走一个路,有一部分人就接了性福和尚的法,象现在的一诚,他就是接了性福和尚的法,接了他的法,那就是靠拢性福和尚,那就离开了虚老和尚,性福和尚准备要在云居山传一百个法,那就得听他的话,得听他安排,他的法子对修行不相信,这一部分人在云居山抓住政权,抓住政权那就是不修行,不守规矩,那就乱了,就是跟着老和尚这一班子人也变了,变了他有好处啊,他有什么好处呢?他这一变哪,客堂楼上住了十来个干部,省里的县里的,下边有个周田,叫云山垦殖厂,他把永修县占了一半,他派了一个书记,掌握着云居山这些和尚劳动,那时路还没修,因为这个出家人要是没有得到佛法一点好处,难得避免这些情况,他这头没有得到,他在那头总要得到一点,这就叫众生!众生就是这个样,想赚点便宜。他为什么出家?他想在佛法里面得点好处,这个好处怎么得呢?就是持戒坐禅,遵守清规戒律,才能得到好处!要是贪图名利,不守清规,怎么着也得不到佛教的好处,你就是说也不中,让他得也不行,佛教是心法呀!

  云居山虚老和尚盖的房子,开始大家没饭吃,老和尚拿钱买饭,老和尚哪有那么多钱昵?嗨,他有钱!就是别人不知道,虚老和尚他也不让别人知道,我看着虚老和尚修南华寺,修云门寺,修云居山,这钱从哪儿来的?不知道,谁想知道也知道不了,老和尚天天转一圈子. 看看, 房子怎么修,这儿怎么弄,那儿怎么弄,他旱晚还是一上殿,下午还没有下殿,老和尚在那坐着,他坐那儿他也不说什么,为什么呢?这善知识啊,他是注重戒律,你既然受了三坛大戒,你连最简单的沙弥十戒都守不住啊?那就不行了,那此工人人家不是出家,也不守戒律,大寮里给r人做点饭菜,老和尚坐那儿看着,后来云门事件,他身体也吃了亏,象那虚云老和尚,他是乘愿再来的,那就是当时那个运动,他们想把他弄死,想把他打死啊!老和尚他说什么呢?他说:我不死啊,你不管你们怎么弄,反正我不死,我要死啊,不用你们打,我要是不死,你们怎么打也打不死!你看,谁敢说这个话?他敢说!他说:我不死,我不死我是为众生啊,我死的时间没到,到了我自己会死的,时间没到你们就是打我我也不死!他能说这个话,我们就不行啊,这是了不起的、乘愿再来的人!他在云门寺就说了,我还要开一个道场,后来的佛子,没有站脚之地啊!我要弄个道场。你说你想找菩萨,这不就是菩萨吗?为了要度众生,为了要建道场,他不死啊,就象这个样的人,不要多,一个就行了,不是要弄这么多,占地方!还算好,他也没有死,云门事件一开始,他就不吃饭,他天天吃点水,确确实实没吃饭,他是三个月没吃饭,他也没死,因为这个菩萨为众生、为佛法存在呀!他就是报而不报,你看着苦啊,他没有,因为他已经了了分段生死,我们现在不行啊,到了那个阶段你不死也不行,一定要死,什么药也治不好,药只能治毛病,这生死你怎么能治的了呢?药能治病,不能治命!我们出家人要赶快用功,赶快把这分段生死了了,这就是佛教说的,社会上哪能相信这个呢?只能说真心实意的出家人他才相信,佛教里面吃饭穿衣,不用操心,有些居士给庙里送点吃的,送点用的,这是佛菩萨的光明啊!不是我们有这个道德呀,你仔细想想,我们有什么呢?世间上哪有象佛教这样的,我把东西给你,我供养你还要给你磕头,社会上哪有这样啊?这是佛教徒,只有佛教徒才这样,对于出家持戒坐禅的,他们也分不清,这叫凡圣交参,龙蛇混杂,不是现在,这早了,早就是这个样。大家既然到了祖师开的道场来了嘛,那要实际,不要弄些虚虚假假的在那混日子,要持戒坐禅,得到出家的实际好处。法是世间法,虽然我们在这个世间上,在尘不染尘,这就是出世间,不染、不爱、不贪,当体就是出世法,你穿上和尚衣服了,就表示你是个出世间的人,出家人持戒坐禅是我们的根本,你不持戒、不坐禅,没有一个根本,怎么能得到好处呢?全靠自己,要努力!

  禅宗有五宗七派,其实就是加两个派,五宗还是五宗,加上杨岐、黄龙,就是七派.他们那些人都在苦中修道,杨岐会上有好多学者,住的是一个观音庵,都是破房子,有些房子瓦片没捡好,漏雪不漏雨,大家都在睡觉,夜晚下雪,把被子上弄了好深的雪,杨岐禅师他有很多的居士,说把瓦捡捡吧,他不捡,他那意思是什么,只要遮风避雨,大家就好修道,那不是跟我们一样放不下,扒了修,修了扒,这都算是事务,这都不是出世法,一定要大家重视,这个世间法呀,凑合着去就算了,古人吃什么呢?不就是粗茶淡饭吃一点嘛,哪跟这时候吃这吃那的?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大部分人跟着他,再苦也不走,就是现在我们吃这个西瓜呀,三十年没有吃过西瓜,没有,你看三十年没有吃过西瓜嘛,我们现在一天吃几回,这是怎么了?这也是有缘,这修行人哪,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吃的饭,只要能过去就算了!要努力修行!

  我们要知道,人命无常啊!你只顾得好了还要好,尽在这里搞,这都属于生灭法,你以为这是修行,那可不是修行,你的思想,你的做法,你还是个世间人,人家古人淡淡薄薄的过的去,房子能遮风避雨就可以了,你说现在成了这个时代了,吉安那个地藏庵,她一个老太婆就敢修那么大的房子。

  修行没别的,就是你把你思想上杂七杂八的东西放下来,把你所受的三坛大戒谨慎不放逸,这就是出路,照这个样就是个出家人,那什么是忏悔呢?忏悔是什么样呢?什么颜色,什么样子都没有,那就是忏悔,你要杂七杂八的,在脑子里长长短短的你忏悔什么呢?说修行是个啥样?什么样都不是,世间法、染法都没有,那就是修行。

  你不要有抵触心,你有抵触心不行,你就是心平气和,你用那个功夫在就行了,不要用气,我们决不是气功,就是你所用那个功夫历历明明,使它在,在是个什么样子?等于虚空,为什么佛说法常拿这个虚空作比喻呢?因为万物不离虚空,虚空虽然容受万物而不染万物,万物染这个虚空也染不住,我们自性的本体不被一切妄想所约束,你这样用功,你不要紧追它,你只要使它在就行了。初下手要内无身心,外无世界,我这个身体都不可得了嘛,还有个什么长长短短呢?古来的人,他怜悯我们哪,提个话头看,其实有个什么看头呢?因为我们也没用过功,也没用惯,总有个执著心,看话头也是执著心,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都可以成佛,为什么还没成呢?就是妄想执著嘛!有些怕因果、怕病,还有的怕死,这不是怕的事,有了病,你怕不行,你要善调身心,把这个思想,把这个身体,提到等虚空界!

  你在家参加过什么道门,跟个什么人学过这法那法,你学的那一点也不对!我们要跟着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你念阿弥陀佛你要跟着《弥陀经》念,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你是看话头的,前面的祖师曾经说过,直下无心,便从本得,你还用什么呢?前面的祖师见面,一言半句就解脱了,还说什么呢?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二祖慧可断臂求法,这胳膊去一个还了得!二祖说:我心不安。达摩说:将心拿来我与你安。他就见了理,得了道,他有什么痛苦?见了性的人没有一切苦,我们现在多执著呀,有些人还在禅堂里头练气功,这胡闹,他说这气功还可以弄别人的精气,你看这都是干什么的!那怎么不遭恶难呢?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有没有体会这个呀?不是一天到晚背这背那的,背了一大些,脑子都用坏了。我在旧社会跟圆瑛法师坐过香,他那是专学《楞严经》,脑筋用坏了,他在那儿坐着就倒下去了,修行哪是这么样子搞啊?修行人,功夫现前,对这个身体有好处,功夫上正规,这个身体辗转的清净了,哪还有什么病苦呢?因为他那是执著心嘛,你执著它干什么?你看那个话头,有什么可执著的?你这一执著就不对了。古来的祖师为了改变我们这些观点,不晓得说了多少话,说了多少语录,佛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了破我们这个执著心哪!我们现在还不是这个样吗?贪爱执著,你说这有什么办法呢?本元自性天真佛,你一执著就弄到你那个身上了,佛教是心法,不是在身上弄的名名堂堂的。

  古来的人受戒,燃几个香疤,这是心法呀,不是你执著把你身体烧的怎么样,你执著那个做啥呢?那不是啊!有的在意识上作功夫,意识就是生灭.这开始看话头就是一个想,《观经》说:心想佛事。不要执著那个身,执着身弄一身病,弄身病还怨天怨地,说我修行很好,我怎么还得这个病呢?这都不是.那就是你没有善调身心,你是执著心。这里水很好,天气热.经常的洗洗澡,我一个人在那深山里边,我一天要洗好几回澡,洗澡轻快呀,身上舒服呀,不要说这和尚洗澡不好,有什么不好?佛还带着千二百五十诸大弟子到河里去洗澡,每一个比丘,不管冬天夏天,半月半月要洗澡,这夏天一天洗几回都行,夏天上火的东西少吃,现在多好啊.有些居士买些西瓜,一天吃几回,以前哪有这样生活呢?庙里也苦也穷.哪里一天吃了又吃,吃几回呢?

  人都坐好,止了静,大家就可以出去了,自己搬着自己的垫子,大家跑香打了站板,都到外头坐好了,再止静也行,禅堂里止静是个大事情,止静不是不动,只要你心不动,就是止静,那个静也停止了,你不动心,不动念,那叫止,不是不说话才叫静。起心动念,即乖法体,这不是说明白了吗?就是自己烦恼妄想放不下,那有什么办法呢?那就是打了抽解,大家都在禅堂里坐好,三板三钟止了静,你愿意到外头坐就到外头坐,你要不到外头坐,还强勉什么昵?你愿意在里头坐你就在里头坐,是这个样,很顺当,很自由,不是强勉的。佛教的这一切,都不是一定的,都是活的,祖师的语言、大乘经都是活的,不是死巴巴的,把身上弄出病来,要心平气和,顺顺当当的,热天多喝点茶,有瓜果多吃一点,尽量少吃上火的东西,天气热也是火,你吃的东西也是火,你这个功夫用的不恰当,也是火,这火凑到一起了。

  那就是不管他人的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受益,什么是受益呢?他人发火了,不能把你的火引出来,他人的习气,他人的毛病,不能把你的烦恼引出来,他人讲你坏,你也讲他坏,你跟他样,不管他多少,你就是一法,他的贪心是他的贪心,他贪你也贪,你就被他转了,那就叫没主宰、没受益。修行人都得有点受益,他人烦恼,我不烦恼,他人嗔恨,我不咳恨,这叫受益。怎么礼会卜人打起架来了?你打我,我也打你,要是修行人有受益,你打我我不打你,你骂我我不骂你,你讲我坏我不讲你坏,这就是度众生,到哪儿度众生啊?他骂你你不骂他,你就是度了他,什么是教化众生?这就是教化众生!这就是行菩萨道,这就是发菩提心,能忍能让,这就是度众生,还另外找个什么办法?占人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你骂他他骂你,你打我我打你.这就不是修行了,能小动嗔心,不动贪心,这个就是受益,就是修行!你在那念佛、看话头,别人打不了你的闲岔,这就是功夫,你到哪找功夫?修行人就是这样修行.不被外边的境风所动,能忍能让,功夫打不失,受益就在这儿,你叫谁给你受益?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受益我们都得不到,怎么?他叫我们放,我们放不下来,怎么能得到呢?修行人要放得下,要丢的开,别人说的长短,你不要去追究,也不要去反驳,不要管他,他不管说长说短,你这个话头在,你这个佛号在,这就是一个大修行人。

  经书不存在了,佛教也就不存在了,今天大家在那晒藏经,这些经书一年比一年多,原来寺庙很多,哪有一个庙里有几部藏经的?很少。经是佛说,佛教的经书很有道理,外面人很崇拜,这个经书的存在对于众生有很大的好处,晒藏经有好多故事。说一个庙里晒藏经,去了一个地方官,这个官对经书能过背一半,怎么回事呢?因为也是常住晒藏经,跑进来一头牛,这牛闻闻这个经,闻闻那个经,后来有人来了,把它赶走了,这牛死后,因为它闻了经书,有智慧,来生转人,就做了大官。原来晒藏经不是这个弄法,三天前,僧值在斋堂里表堂,说常住经书法宝要晒晒,管藏经的人还要请人剥潮脑,它那个潮脑散在经书里不生虫,我在那里看到一包卫生丸,那就是潮脑弄的,买一些,每个藏经柜子放一点,他不生虫,为了保护藏经,年年要晒。有些出家人有智慧,他就是前生看过藏经。每年六月要晒回藏经,他是从藏经楼排好队,每一部经,都要经过一个出家人的手,他恭恭敬敬的传给他,他合个掌,把经书接在手里,往上一举,他下边那个人合个掌把书接去,是这样弄的。经书年年要晒,免得生虫,丛林的藏经怎么保管,怎么看法,这都有制度,等把经晒好了,归原了,你要想看什么经,什么语录,自己要打个条子,由管藏经的人把这部经找到,登上记,自己要把经管好看好,不能丢失。古时候不象现在,你想看部经很不容易,没有啊,这现在一来就是好几箱,时代不同啦,有的人也不想看,这个由自己。

  出家受戒是大事,持戒事更大,光受了戒不持戒也不行,说五夏之前,就是五年之内研究戒律,还要当参学,打打禅七,学学教,这都是修行,这都是佛法,出家人这些条件要具备,才好修行,经书说的是修行的路头,经上怎么样说,我们就怎么样修行。拿常住的经书不交还这就不好,不过那也不犯偷盗,这个经书呀,拿去不算贼,偷经、偷佛像,不当贼来处理,不过那也不应该拿,常住的法宝嘛,有人还把常住的经书拿去卖,你不能说没有啊,我看到过,你可能说我决不会这样干,那只能保证我们自己不会这个样,卖经卖佛像,罪很大!

  巡香有这么几种香板:前趴后仰,东倒西歪,冲吨打呼,轻昏点头。这巡香都可以打香板,另外打禅七的时候,这个监香有八种香板,打起来有十二种香板,监香他是半个警策,他跟班首师父不一样,班首师父在禅堂里能打,还能说,监香只能打,不能说,叫半个警策,班首师父、维那师父这都是警策,警策什么呢?警策身心,你心里有什么事情,他会表现出来.禅堂是最上乘,了生死要在禅堂里了.要认真,在禅堂要住个三冬四夏,功夫才能纯熟,腿子才能不疼.你正好用功,你不干了,那就不行了.因为你这一个阶段刚出家,腿子疼,功夫不会用,经过三冬四夏.你锻炼的腿子也不疼了.你功夫也会用了,这时候要踏踏实实用功,就是怕住两天算了,腿子还没练好,你又走了,打听打听,哪里不坐香,哪里不讲修行,哪里钱多,哪里随便,你到这些地方去了你这一生啊,算完了!那就打一个很好的基础,在禅堂里要住个三冬四夏,腿子练好了,功夫也上路了,或住山,或住茅蓬,走哪儿也有功用了,你已经有了几年的锻炼,你知道用功了,那才行,那才真是一个出家人哪!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场合,你的功夫都不会忘,你都在那里用功,这才算个用功人......

  开示四十

  这个吃馒头,煮点绿豆汤,菜要熟,年青人还可以,年纪大的人咬不动,夏天念供养咒不要太快了.冬天念供要快,夏天结斋要快,大寮里典座要招呼好,不要弄的又是这菜那菜,从林下就是罗汉菜,不管什么菜都弄到一起,把锅烧热,多掌点油,锅烧热了,把这青菜、豆瓜都丢到里面,多炒一炒,多添点水,多翻一翻,不要太咸太淡,夏天的汤要多些。下面条,把锅烧热,把菜炒好,添土水一煮,把面下里边,多点水,愿意吃干的就吃干的,要如意,你另外做点菜,另外做点面,也费手续,这馒头不要掌油煎,煎了吃着火大,这典座都要管哪,菜饭都要看看。

  功夫用踏实了,磕着碰着,开荒种地都能开悟。香严禅师击竹悟道,沩山说:香严已经过来了!仰山说:他很聪明啊,怕是有点靠不住。那古代出一个人,可不是小事,是个大事!仰山祖师从湖南走到河南,走了好久才到香严寺,那是慧忠国师的道场,见面就说:我听说你得了个消息,但我有点不放心呀,我特地来这看看,你如来禅是明白了,祖师禅你梦还没梦到啊!香严禅师就说:师兄,你听我再说,我去年穷,还有立锥之地,我今年穷的连立锥之地也没有了!这彻底了,就跟虚云老和尚说的“家破人亡”一个意思,仰山祖师就赞叹:恭喜呀,佛门又出了一位栋梁!不是现在扯扯拉拉的,小书写了一本又一本,说他明白了,明白个啥呀?他接了他的法,他传给他个法,这不晓得弄什么呢!这不知道目的想怎么着?他是弘扬佛法呀,他是破坏佛法?是侮辱佛法?现在我们这些出家人,大部分都被这个染了,想接法,想开悟,想了生死,想是妄想啊!你想开悟那个不行,开悟不是想的,想这有啥用呢?都是意识分别,你想几十年也不行,你说的都是瞎话呀!你做的都是假的,没用!现在这个时代弄成这个样子了,你看这有什么办法?就是说说还好一些,有的他说都不说了。

  古代的祖师都知道末法的时候麻烦,到处都是弄的虚假,他虚假是虚假,佛教还是存在,你看有些修行人他还是修行,如来在世,十万人出家,就是十万人得道,如来灭后一百年,十万人万人得道,这佛灭度几千年了,现在你看看,不要说得道了,念声阿弥陀佛就是很好的,弄成这个样子了,你看有什么办法?说这末法修行难,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末法提倡净土,确确实实也是道理,他们从灵岩山来的人,说灵岩山也不好弄了,我旧社会在灵岩山住,那都是很好的制度,就那么好,一个人临命终时,大家都去念佛,也不容易得到实际好处,生极乐世界不是光说光想,要信愿行三法做到实际才行。

  祈雨,我看哪个寺庙天干了都会祈雨,有些一祈就下了,这云居山以前天干了,挂个牌,上个供,就下雨了,这干部他不相信,说叫你们碰上了,你看他是这样说的。古时候有一个老修行,他在山里边看《华严经》,有时间还写一写,有个人天天去听他念经,这老修行时间久了就要问他:你是个什么人?这个人说:我呀,我不是人呀!说:你是什么?说:我是龙,听你念经。老修行说:天现在这么干,你是龙你怎么不下雨呢?龙说:上面没的指示,我也不敢下呀。老修行有一瓶子写字的墨水,说:你把这个拿去下吧,我叫你下没事!这龙他会水啊,就跟人会用火一样,一点就着了,龙得了这瓶水就下起雨来了,一看哪,整个河、沟漫天漫地都是墨水。我们今天祈祷龙王菩萨,你要下雨嘛,他现在不是打雷了吗?这雷一打,可能会下点雨,他要是不下嘛,明天还要去大殿里上供,念完菩萨的圣号,念一个龙王圣众菩萨,祈雨都念“南无娑羯罗龙王”,这娑羯罗龙王他可不是一般的龙,他是等觉大士,龙、龙王他是两码事。我们这个大殿,它是个龙宫,在深山里边,七祖他叫这个龙:你搬走啊,我要在这修道场,你要让出来!你看这得了道的祖师,天龙八部都恭敬、都拥护,鼓山的大殿也是龙宫,天童的大殿也是龙宫,这个龙虽然是畜牲,它也是佛教的护法,护法龙天哪!现在南方正在弄稻谷,割了还要栽,没水庄稼就会干死,我们在大殿里给佛菩萨上上供,祈求加被,下一场雨,栽秧也有水了,只有修行人感动了天地,看《华严经》的老修行叫它下它就下,就是玉皇大帝知道了也不要紧,这是佛法呀,尊重哪!我们出家人,要赶快修行哪!尽量的把人间的染因逐渐消除,增加净缘。

  佛教就是因缘所生法,丛林的制度、清规戒律,是帮助修行的净缘,帮助清净修道,助我们成佛,你得接受,不接受不行。《怡山文》:不染世缘,常修梵行。什么是世缘呢? 我们的思想毛病,是非长短,这都是世缘,我们为什么修道不能成功呢? 就是世缘所障碍,希望来出家的要遵守佛教的清规戒律,当一个很好的、实际的出家人,不能由自己的观点。在社会上染的这些习气,要去掉,要知道常住的制度,你要是违犯了,那就不共住。佛法也属于染,染是染,他属于净缘,持戒坐禅,把你的世缘辗转的消除,心中清净了,就得到佛法的摄受,为什么受戒呢?修行全靠持戒,这里初一、十五还要诵戒,只怕忘了,要把这个戒律在思想上染熟、染惯,净缘成就,修行才有指望,用功不得力,烦恼多,妄想重,功夫站不住,睡觉、妄想、昏沉,这个太熟了,你不知道就跟着去了。

  也就是这个禅堂里最如意了,禅堂里就是开始要坐腿子,坐腿子不是永远这个样,有的人腿子很容易坐,有的人坐多少年也不容易,说是腿子疼,疼起来确实难过,腿子疼,用功也用不上,这是个过程,这不是永远疼的。就是我,我也算是幼年学盘腿子,我还很喜欢盘腿子,我这腿子疼不疼?也疼,没有不疼的,不管你哪个人,不是说一盘就盘的很好,不是,得有个过程。我盘腿子,整整十年,腿子才不疼,就是坐一夜也不疼,坐一天也不疼,坐了三个钟头之后啊,更舒服,更如意。十年腿子才不疼,你们这几天就想不疼啊,不中。有的人下苦功,盘住不放,怪疼我也叫它疼,那样子嘛,要快一些,有的人盘几年就不疼了,有的盘好多年他还是疼,腿子疼,打禅七特别有些方便,提出来行参、坐参、立参、跪参,腿子是一个过程,腿子不疼了好不好啊?又有些事情不好弄,腿子不疼了,坐那儿一舒服睡着了,没有真实的用功。

  禅堂里名称就是棒喝,这香板可以打人,不是乱打的,有规格、有次序、有方法,禅堂里打一个香板是供养你,两个香板,巡香不能打两个香板,巡香走一个圈子,看他睡着了,就打一下,把他打醒就行了,这就是供养你,打两个香板是维那师父,班首、维那可以打两个香板,两个香板是警策,你总有点不对,或跑香、坐香之中你违犯了制度。跑香维那师父可以催香,催香只打一个香板,你跑香的时候,违背了跑香,不跟着大众,另外弄个样子,这维那师父可以打你两个香板,这是警策,以后不要再犯了,再犯了就不好弄了。还有三个香板,你己经犯了错误,不犯错误不会打你三个香板,跟着丛林制,斋堂里边,大殿里边僧值师父他可以打你,他打不是香板,他是打你一个耳巴子,回来维那师父还要打你三个香板,这叫罚。这个僧值管的范围很大,你在斋堂吃饭,不按规矩吃,他要说你,你要是不听就打。禅堂里有人睡觉,要打个香板,不要太重,就把他打醒,知道了,赶快用功,这是个好事情,你睡着了嘛,不要不服气.

  转大地成黄金,变长河为酥酪,能把大地转为黄金,长江黄河变成酥酪,现在天气热一点,我们就变不了,这里躲、那里躲也不行。禅堂里边其实并不热,你有这个执著心,就躲避不了,你躲到房里边,你躲不好还更热,天热是我们的执著心,有这个执著的思想,厌烦这个,要知道这是因果。按佛教来说,升天也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他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书情,我们升不了,这天热我们都躲避不了,还想升天哪?

  高旻寺那个首座和尚,他确实能转,叫法一首座,他是太白顶云台寺南边一个平安寺,在那里出的家,他那个师父收了这么儿个徒弟,太自顶西边那个地方有个清水寺,法忠念老和尚他跟这个法一首座是师兄弟,北京还有个达法老和尚,老和尚就在平安寺那个茅蓬里收了四个徒弟,法忠念老和尚十七岁在家里跟父亲种田,那时一候他也结婚了,田里不是栽秧吗?秧是一把一把的,他把秧往田里一丢,那个秧把子散了,他看到那个境界他开悟了,这都是累生的栽培呀!他的父母都是居士,他跟父母说他开悟了,父母说我们不懂啊,你赶快到太白顶云台寺,去问问中兴太白顶的通良老和尚,还有清通老和尚,清通老和尚是高旻寺的首座,那是过来的人,清首座听他一说呀,说我这几十年了,还没有你这个见解实际!那一个阶段确确实实出了些人,法一首座天热,他能转成冬天,象这么热的天,他还要穿棉袄,他确实很冷,夏天穿棉袄,还嫌冷,冬天跳到三岔河里洗澡,还说太热,他后来在南京狮子岭那里。北京达法老和尚在街上走路离地三寸,被请到皇宫里去。太白顶有一个叫作什么的人,他自己一个茅篷,白天在外面种地,夜晚诵诵《金刚经》,就这么简单,他圆寂了,这个身体烧不坏,还越烧越硬,用石头敲着当当直响,这算是金刚不坏身哪,就供到庙里了,供到庙里,老百姓来许愿他很有灵验,人越来越多,搞的庙里不清静,庙里老和尚不答应了,说:你死了就死了嘛,死了还装神弄鬼的,叫我们不得安生。说理了!就把他埋了。这几个老和尚啊,跟虚云老和尚都特别熟,有一天虚云老和尚他提起太白顶的这几个人,他很赞成,他们以前都在南京赤山法老和尚那里,他们那一班子人都是开悟的,那不是一个。

  我们现在为什么这么苦恼呢?苦恼的原因就是我们放不下,贪哪!佛吃什么都是上味,过来的人,这些菩萨们,他们都得到了上味,他吃毒药都药不死,没有别的,我们都能做,佛说我们还可以成佛,主要就是我们这个贪啊,就是自己的一点业报现前,躲不开啊,就这一点小事情就没办法,我们虽然是躲不开,我们还是想躲,太上老君说:我有大患,为我有身!我若无身,患从何来?他说的实际呀!我们要顾这个身冷身热,这就是苦,天热用水洗洗,用扇扇扇,总不是究竟,这天冷天热,饥饱冷暖,起心动念,这都是生死,永嘉大师说:自从识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曹溪是个什么路呢?我们参禅就是要明白曹溪路,明白了曹溪路就了了生死,还怕热呀?天冷天热这是我们的执著心,我们要没有执著心,就没有这个天冷天热了,我们现在想什么办法都不能究竟,电扇一吹,凉快一点,要是没有了,还不是更热?这不是究竟法,这都属于生灭,都属于生死,要想究竟,一定要成佛,我们功夫要用成功了,见了性,就没有这个了,这名字叫离苦得乐,什么乐?了了生死就是乐!我们现在所有的行动都属于执著把这个执著心、妄想心彻底的消了,不管天冷天热,只把你的功夫时时刻刻使它在,古来的人,功夫用到吃饭不知饭味,吃茶不知茶味,非用到这个地步不行!要踏踏实实的,没有个踏踏实实的三十年五十载,弄不了这个,要放下,不要弄个三天,这我也搞不来,那我也搞不来,那你就不好办了。

  我们能不能把禅堂的制度演习演习,叫大家都知道,先演习一个大进堂,可能没见过,就是一二十年前,佛教恢复,在云居山演习了一下,那时候也有一百多人,演习就是先学习这个大进堂怎么搞,现在差不多也不弄这个了,因为弄不起来了,好多人不知道,禅宗这个大进堂,是古人遗留下来的,这起七、喊起字这些制度,我们都听说了,都不会用,就是强强勉勉弄弄,弄的很乱,没有弄纯熟嘛,所以把这个大进堂、起七、解七,禅堂里边的这一切都要学会,以后把我们禅宗的这一切还要传留后代。现在有的庙他做了主,他不愿意搞那也没办法,我们这儿还要搞告香,很要紧,禅堂里这些方式方法都要学习。宝峰也是禅宗道场,灵意弄了好几年给弄好了,他想持戒坐禅,人家一诚和尚不愿意干,要办学校,后来他也走了。这个禅宗啊,只有禅宗的人来继承!因为不是禅宗,你要他继承他也不愿意继承,再说他也不知道,他也不懂,禅堂的这些制度只有参禅的人才能继承,才能学习,才能把它搞起来,要不是参禅,他也不愿意弄这个。古代的这些善知识,禅宗通达了,明白了,弘扬什么法都行,这弘扬念佛大部分都是禅宗的人,紫柏、憨山、永明寿,这都是过来的人,净土法门方便好用,在这个末法之中,历代的祖师度人都是劝人念佛,这是个方便法,印度的龙树菩萨赞叹念佛,马鸣菩萨也赞叹念佛,尤其是禅宗,都在那儿赞叹念佛。这个禅宗里只有禅宗的人来弘扬,现在禅宗都扫地了,虽然这个房子修起来,道场修起来,要想把这个道风弄起来,不容易弄,那就要努力呀!把这个宗风树起来,大规矩小法则这一切弄起来,要知道这就是修行,这就是佛法,你住在这里嘛,你有责任啊!巡香、散香、当值,人多了还有监值,当值是副的,禅堂里边这些都不要改,还是这个样,他是禅堂的人,他是禅宗的人,他到这儿他就住下来了,只能成就一部分这种人,他在这搞不惯,他不想搞嘛,那就是有几个人就几个人,放下来,十年八年会得一个实际,把你所用那个功夫念念在,不要丢了,不要忘了,不要今日三、明日四,用一个法门就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载,久参有禅啊,你不会不开悟的。

  孔子讲五常,五常是世间法,祖师把孔子、老子列为外道,印度那边有自然外道,佛教是因缘法,佛出世间为一大事因缘。这个天气热,放下,这么多的水嘛,多洗一洗,多吃点开水,大寮里吃饭也很要紧,上火的东西少弄。洗澡的时候不要春闲壳子,要深生惭愧,这个色身苦恼啊,古代的时候也很喜欢这个,丛林下洗澡的时候有僧值负责,还不让说话。那高旻寺来果老和尚他洗澡他是一个人,那不是他先洗的,大家都在那儿洗澡,他一去洗啊,大家都出来,所以他一个人。佛教的一举一动他都有个规格,禅堂里禅堂外,斋堂、大寮里都要有个制度,主要他是修行,要统一,统一什么呢?统一制度,大家都跟着制度来做,他就安静一些,修道人就要安心、安定。这些善知识建道场,大部分都在山里边,山里也清净些,山里清净它可不是修行,可是它能帮助修行,它对修行有好处,修行必须在山里,要离开城市,主要的还是心净。《维摩经》说:心净即佛土净。我们佛法的一切好处都在心净之中,不是说嘛,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不是能把那个物怎么着,就是不要去执着它,你要不执着它,这天就不热了,你要以为热的不得了,烦烦恼恼的,那你不就热起来了吗?不管这个身体怎么样,你要把你的功夫照顾好,它要在了,外面的境风就不在了,天热也在,天冷也在,白天也在,夜晚也在,行住坐卧也在,吃饭穿衣也在,这就是个修行人,没有什么巧妙,你是用功人,不管外边怎么样,你功夫一定要使它在,你不就行了吗?并不是说你不高兴这个天热,你不高兴也没用,天还是热,你只照顾你那个功夫,不要在冷热上用心,这就是个大修行人哪!到哪儿找啊?修行就是这个样子,催板!

  开示四十一

  这五蕴不空,所有的痛苦还得受,五蕴就是个执着心哪!空了就度一切苦厄,苦就没有了,我们就是五蕴不空,苦啊,躲也躲不了,这还没到地狱,到地狱那比这苦的多。古代有两个饿鬼,他不晓得几万年都没有吃过东西,他到京城里能不能找点东西吃呢?这两个饿鬼就在城门那里,说:我们找到东西,还到这里集合。两个就分头去找东西吃,这些饮食、众生吃的东西,都有善神守护,他吃不了,这一个饿鬼找不到吃的,就回到城门口等着,等了好久,那一个还没出来,后来总算出来了,就问:你找到吃的没有?那个饿鬼说:找到了一点,妇女产生流了一点血,善神没有护好,被我吃了这么一点。那个饿鬼也问:你在这儿等了多久啊?这个说:我等啊,我看到这城门楼修了坏,坏了修,修了七次,我在里头找东西还不算,又出来等了这么长时间,你才出来。假若我们堕落了饿鬼呀,那苦就没有头了!就是多少年,一点水都吃不到,饿鬼连水都不能吃,天人见水是琉璃宝地,饿鬼见水是火.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说是一个他也不是一个,说是两个他也不是两个,是不一不异,我们这些修行人,在世间这一切里面,没有染、没有爱、没有贪,虽然你在世间,你也是个出世间的人。世间法就是一个染,一个爱,出世法就是没有染,没有爱,好象人人都能做,做起来也很难,前面的这个村庄就是世间法,男男女女的,他不是世间法呀?我们在这持戒坐禅修行,这就是出世法,并不是另外找一个世间法、找一个出世法,当体自己不染不爱那就是出世法,这就是方向,这就是修行,不这样去做,不这样去行,那就不是的!看见这社会上的男男女女,不要染,不要爱,你出家了,光穿和尚衣服不行啊,你得实行,你看见了,你要染,你要爱,你还是个世间人,你说你看经,经上讲来讲去还是讲的这个,千佛万佛,说的是一个法,出世法、世间法,要叫我们善自体会,没有什么,也不要什么学问,也不要什么知识,了不起的长长短短的,你只要不染,就行了。

  古代啊,凡是丛林,都有个梵刹,现在可能就是我们这里还搞一个,我在云居山我说要搞一个,一诚和尚也不说话。梵刹永安宁哪,就是这个,这是道场的标志,刹上面不是安一个幡吗?上面安那个旗子,是谁安了这个旗子,那不是风刮一下它动一下吗?动一下就是一个转轮王位.有这么大的功德!那个刹一天到晚动多少次也不晓得,这个刹要是坏了,变成徽尘,一个微尘是一个王位.佛教的这些事情要谈起来功德都是不可思议,风动一下就是一个转轮王位,你安的嘛,你做了这个功德.这就归你受用了,放个三年五年,它昼夜不停的动啊,表示了佛教的不可思议,我们要好好想想,佛教这么的不可思议,我怎么闻到了?这穿上和尚衣服就是佛的弟子啊,我怎么穿上了?你看这多高尚啊?这么好的佛法怎么叫我碰到了?虽然是没有同佛出家,佛的法还在呀,我们依法起修,同样可以了生脱死。

  跟着前面的祖师规定,一年六个月是一期,从正月十五到七月十五,这是一个期,七月十五再到正月十五,这又是个期,期头要选人,他那些事很费脑筋,祖师规定要辞职,辞职是堂佛事,辞,辞掉执事,初八要辞,这里边有很多事情,纲领执事都是方丈请的,初八都要到方丈那里辞职,客堂里请的都到客堂辞职,他为什么要有这个辞职呢?这一个期六个月,人员的改变,到了期头,期头就是期尾,或是你这个人平常做的事情不符合常住的规约,常住也不能说马上就把你弄下来,不叫你干了,他不是这个样,那就是到期头他辞了职,善良的、柔和的、不说明白的,不给他圆职就算了,初八辞职,方丈请的到方丈,客堂请的到客堂,到方丈辞职,班首、书记都不辞职,他们这是终身制,班首代理维那、代理当家的要辞职,辞了职并不是马上不干了,不是的,要等到常住选好人,安排好,你才不干,他圆了你的职,你还不能不千,是这个样,你要遵守常住的制度,丛林下圆了职,就再不要说我不干了、我已经辞了职了,那并不是那个样子,圆了职就是照常做事,就是辞了职,还没有圆职,你不能说你也不弄了,那不是那样。道场嘛,要护持常住,大寮里做饭的,斋堂里添饭的,要到客堂跟知客辞职,库房的库头,要跟当家的辞职,禅堂里边的香灯、悦众向维那辞职,这个行单上,多数的人向客堂辞职,都是初八,下了晚殿,抽衣穿海青,客堂里知众带领八个纲领到方丈辞职,纲领执事一起向上,说:顶礼和尚,跟和尚辞职。和尚就说:问讯。大家就问个讯,和尚招呼说:坐坐吧。说:不坐,回去。就这个样辞职。

  做饭的、行堂的,抽了衣,一起到客堂辞职,初八辞职,到初卜、或是十一要圆职,我们这儿什么也不弄,我说一下,你们知道,我们佛教里面有这些事,初十或是十一,这叫圆职,还有个移职,维那移到库房当家,当家的可以移到禅堂当维那,这样叫移。还有个请职,或是请的班首、书记,这个班首、书店都代纲领,首座代理知众、都监,那说起来好多事情。方丈要是移职,或是需要哪个人移到哪个地万去,由待者请他们都到万丈里坐一坐,弄点茶食坐那儿谈谈。这八个纲领,维那是个头,上殿过堂他都在头前,这四个班首要拥护禅堂的维那,或是禅堂有什么不对,你班首师父赶快出来调和,东单在静中有了事,由维那负贡,西单由班首负责。这一切地方都有一个人负贡,大家都去上殿了,念到《楞严咒》放掌的时候,僧值出去了,他有事情啊,大家都在上殿,外边的责任归他了,走到客堂门口看看,上客堂、禅堂、各寮口看看,要礼四圣.到韦驮菩萨、祖师殿、伽蓝菩萨、监斋菩萨那儿,这主要是到大寮里看看火烛,到住人的地方看看,有没有点灯,有没有没上殿的,这都要去看看。

  坐养息香的时候,僧值从东边走到西边兜一个圈子,看看外寮的谁没来坐香,要没有来,吃了早饭,或是在斋堂里表堂,或是叫照客把他叫到客堂里说说,这现在我在这里说一说,因为我是幼年出家,我十多岁我就在庙里边.这些事情我都见过,也经验过,我们这儿都不动了,也不要辞职,也不要圆职.就是谁干什么还干什么,就这儿个人,也不要弄这个了。到七月十五之后,我们这里总是禅宗道场,看看是不是演习一个大进堂,就是云居山那么多的人. 现在也不弄了,大进堂就是禅堂里面最主要的一个制度,我在云居山的时侯我演习过, 请的班首师父、纲领执事还要看单,看单很隆重,开了大静之后,禅堂里面打三槌报钟,钟楼上敲三糙大钟,这夜巡板要打板,打这一圈子,大概要一刻多钟,禅堂里边有首座跟维那带班,外寮的上客堂有寮元,大寮里有典座,把自己所管的人统统都带到客堂里,要给新纲领、新班首看单,钟鼓齐鸣,那就跟上堂说法差不多,这堂佛事啊,我还是幼小的时候一,在天童寺看到过,天童那是大地方,大从林,又是进堂,又是看单,开期传戒,整个常住的班首执事,大众师父,禅堂外寮一切都行动,请的纲领执事进行看单,钟鼓齐鸣,这个钟鼓都打起来了,班首带头,新请的维那要把大众师父带到禅堂里边,给维那师父看单,维那师父要集合禅堂里的大众,站到禅堂里边,首座和尚和大众一起都到禅堂里边,这个首座要讲话,维那是个什么执事,是个什么责任,要给维那师父交待好。看单,大众师父还要到维那寮里,看看有没有被窝,看看有没有洗脸盆子,都要看看,看完了,首座就说:大众师一起向维那师父告辞!维那就说:禅堂师父送首座师父、大众师父!这钟鼓又齐鸣了,弄了几个钟头,是这样的,或是到客堂里给新请的知客、僧值看看单,好多你们还没见过,我这不过说一说,佛教在我们国家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佛教这些行动跟国家的皇帝差不多,和尚还要升座说法,班首还要秉拂小参,这都是事,一天到晚忙的不得了,这都是佛事,因为有了这个佛事,把社会上这些俗事啊,染的、爱的、亲的、恨的,辗转的去掉了,这就表示我们佛教在社会上,在尘不染尘,他虽然是一会弄这,一会弄那的,他生灭是生灭,可是他的目的可不是生灭,看经、拜佛、坐香这些佛事,集中在一起目的就是明心见性,就是这个事,目的就是明心见性、成佛了生死啊!你们初发心得知道,你们得依从这个!

  我们佛教在这个社会、在这个时代生存,有些事情啊,你不随这个时代还不行,因为你要在这个时代生存,你不依这个时代你就生存不了!解放初期,我在云门寺,国民党搞不赢走了,解放军还没到,这个时间很乱,国民党一个连到云门寺去,想抢云门寺,虚老和尚就出来招呼,连长对虚老和尚很客气,还有一点米,给弄了一顿饭吃,第二天早起,部队就走了,也没有说要东西,也没怎么样。他也有点怕,怕地方老百姓弄他,他从云门寺西南角那条路走,因为路不熟,被那几个村庄包围了,村庄也有武器,就打起来了,把部队打死打伤几个人,这部队来了两个代表,给虚老和尚说好话,让老和尚到村庄说说,叫他们不要打,我们把枪缴给他们好了。地方都有地下工作人员,虚老和尚跟他们说好,这一百多人要缴枪的话,给他们几个钱,叫他们回家好了,这就是共产党的政策,后来这些人缴了枪,又回到云门寺,连长紧感谢虚老和尚,连长是广西那边的人,带着钱走了。

  那就是那个时代不一样了,虚老和尚看这个时代不好弄了,发动大家要开荒地,云门寺靠南边有好多地,划开,一个人开三十方丈荒地。开荒地我也会弄,因为我在家当小孩就是种地的,我两三天就把三十方丈地开好了,我又敲敲打打,把草皮什么都弄出来,烧点灰,我看很好搞。跟我挨着那个地方,是广东省李汉魂的夫人开农场在那儿规划好的,一块地是一亩,它有几百块,我说:我就要这一块吧!开了一亩地,种的花生,种的红薯。后来常住没得吃的了,分开了,一个人分二十斤稻谷,分四两油,那时候小是这个秤啊,十六两一斤,分四两油,又分半斤盐,虚老和尚分的时候,老和尚在那里大哭一场,实在没有干过这个事啊!就是大家吃开水,也不能这样做,这样做呀,还能留住儿个人,要是光吃开水,就是不好弄啊!就是这个样,云门事件还没发生,后来又发生云门事件,那个更不得了。

  云门事件发生,就把这一百多人关起来了,常住里抓走了三四十个人,这都是在旧社会当过兵的,家里有几亩田地,就划成地主,在国民党时候当过兵的,把这些人都抓走了,有执事的人都不行。他们找了七、八个公安人员,那些年轻孩子,拿着那个棒子,拿着这个铁棍,一定要把虚老和尚打死!这老和尚他也了不起,说:不管你们怎么打,我不死!你看,他敢说这个话,身上都打伤了,他不死,那就是说,他是乘愿再来,那真是再来的菩萨呀!要死我自己死,你打你打不死的,不管你怎么弄!那外边人都知道老和尚己经圆寂了,己经死了,其实他没死。打完了之后,我在禅堂里关着,后来看看没人,我就出来了,我到那儿去看看虚老和尚,老和尚看见我去了,他说:你赶快回去吧,还到禅堂里去,假若是公安局一来,看到你在这里,他还要打你啊,你赶快走。后来我想想,老和尚这样说我就走吧,这老和尚在那里睡着说的,我看着他的鼻子往外流血,他这个骨头都断了。我一出他那个门口啊,看见老和尚在祖师殿那里招呼工人在那里修房子。你看!后来我又到他跟前去,老和尚这手一摇一摇,你不要来!你象这个样子,怎么能不相信他呢?那真是了不起啊!他真是再来菩萨的啊!那就不是菩萨也是菩萨,有什么事情都是他负担。

  解放那个时间,我们都在大殿里念观音菩萨,虚老和尚也在那里。土匪来了,来了一部分土匪在门外头喊门!老和尚说:你们大家在这里念观音菩萨,我去开门,让他们进来,就是我不去给他们开门,他进来还是找我呀。老和尚去给他们开门去了,开了门,老和尚往那里一站,一个女的,是土匪头子,她赶快跪下来了,她说:师父啊,您老人家在这儿啊。这个土匪头子她是虚老和尚的皈依弟子。虚老和尚那徒弟啊,土匪也有,皇帝也有,老和尚说:进来吧进来吧,夜晚弄点吃的吃吃。那土匪头子带着几十个土匪都拿着枪,她不进来,她说:扰乱师父了,我赶快走。这些菩萨,虽然是有灾难啊,佛受金枪之报,世尊受马麦之报,这都有因缘,这个婆娑世界呀,行菩萨道是不好行。这现在是如意了,现在这吃的用的都很好啊,就那个样子搞,那些修行人还是在那里修行,苦行得道啊!修行在苦中,这苦行得道,这婆娑世界就是这个样,大家就是这个因缘,生在了婆娑世界,还算好,总算是出家了,在庙里面是佛的弟子,得了这个好处,这个时代是个空子,在这个空子里面也没谁来干涉我们了,也有吃的,也有衣穿,就是赶快修行!

  这心也要调,这身也要调,身要饮食来调。现在我们吃这个饭,也有菜也有汤,还有米饭,还有馒头,还有饼子。要按说现在佛教的生活比古代些好些,就是我出家的时候想吃回面,在南方可不容易。我在云居山住,一个月吃一回面,弄馒头.大部分都走我去做.他们有些人不会做.蒸馒头面和的要硬一点。

  紧张啊!他外面护他的人很多,他外护极强啊!那朱德是他的皈依弟子,你看,这周恩来他们都是头头啊,云居山和尚吃四十五斤米,一斤油,就是李济深他跟江西省委说的,只要有人哪,事情都好办,要没人做就难了……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你都会打妄想啊,你既然会打妄想,你就会用功。什么是妄想呢?役有用功就是妄想,你要是功夫用的实实在在的,什么是妄想呢,都是它!你不要说那个妄想是个坏东西,它不是坏东西,就是变了一下。怎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不邪,就是没杀心,没有爱心,没有嗔心,你实实在在的念佛看话头,这不就是修行吗?修行是个什么样呢?你要知道,这修行什么样子都不是,你说有一个样子啊,那个样子就不是修行,修行就是等虚空界,处处都好修行,你说看话头哪个地方不好看呢?在家也好看,出家也好看,古人说处处是道场,集中来这个道场里学习,把自己的功夫用好。说是住山住洞,不为衣食,人家大梅禅师,他吃的是松花,他穿的是荷叶,那个山里面有野藕,他穿的是荷叶子,春夏秋冬都不知道,一天到晚都在那儿用功。我们要学就学这些人,那是好样的!不要穿的漂亮,吃的漂亮,样样超过社会,社会上就要找你了。年轻的小和尚穿的漂漂亮亮的 ,到那宾馆里走一走,坐一坐,你危险!,马上就有女的找你,你穿的这个破衣服,她找你干什么呀?她晓得你没钱哪!安贫守道,以法为乐,要这个样那才行啊,那才是一个佛们的好宝贝!

  看这个话头,在这行住坐卧之中都在那里看,都有功夫用,看纯熟了,和那走路一样,也会走了。说那能不能改呢?能啊,你用这个功用的不恰当,你可以调一调,用功也是往昔劫用过这个功,他一用啊,他就上正规了,要是往昔劫没有用过这个功,你用多少年也不会用,没有用过嘛。话头看不好,调一调也行。

  我们这个国家呀,就是念佛堂、禅堂,文殊菩萨他是古佛呀,龙种上尊王佛,这文殊菩萨它要是不出世啊,佛也不出世,智嘛!文殊表示智,楞严会上,佛叫文殊选择圆通,文殊就选择观音的耳根圆通,观音菩萨是二十四,大势至菩萨是二十五,有些人执着,禅堂里不准念佛,不是不准,这古代的禅师,都是应机,还有的禅师不准看经,药山祖师不准看经,他自己没事就看《涅槃经》,赵州祖师不准念佛,可是赵州祖师天天念佛,赵州祖师他真是念佛啊!就跟那法达禅师得了道,六祖跟他说,你这才算是真正的看经僧人哪!因为你过去看的经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法华经》,现在你看的是你自己的《法华经》。佛教足心法,不管用什么法,都是为了明心见性,你看经也能见性,那智者大师看《法华经》得了道,慧思禅师看《大智度论》见了性,永嘉禅师石《维摩经》见了性。念阿弥陀佛也能见性啊,凡是佛说的法,佛说的经,你要一心一意来受持,都能了生死,你不要执着禅堂里不准这个不准那个,你在禅堂里念佛更好,静坐念佛,最容易得好处!古代那些念佛的祖师,哪个不是禅哪?持执名号,心不乱,你就能见自性弥陀呀,一样啊!你要守住了三聚净戒,也能见性,也能了生死,不管怎么样,你戒持的好.用什么功都行,你戒持的不好干什么都不行。古人说,佛法没有人弘扬了,到深山里面找一个挖地的和尚,就是住茅蓬的,找一个和尚撑着佛法就行了,不要弄这么多人,啰哩吧 嗦的,你光是嘴巴子说长说短,你弘扬佛法不行啊,要靠实际!就像虚老和尚那样的人.有一个就行!

  近来,就是旧社会、国民党、共产党,虚老和尚在佛教里起了很大作用,我们就学这样的人,学他的苦行,就是他做的这些事情啊,也不要说他是个什么菩萨再来,就是今生他所做的事就了不起,你看他青年时代在外面也都是苦行啊,虚老和尚在鼓山出家 ,当了几年行堂,他自己有几个钱买些酱油,买些辣椒面,买些醋,装到几个瓶子里,在腰里带着,你看他当行堂!圆瑛法师当典座,人家那个典座,一天到晚的在大寮里帮饭头、菜头把菜作好,圆瑛法师也是很有名望的一个法师啊,也可以说是行解相应。雪峰是专门做饭,伪山是专门当典座,你看这些古代的祖师哪个不是苦行得道啊?都不是坐在那里快快活活的,这修行不是很舒服啊,要苦行得道。不是我快快活活的,我吃的我住的样样都很富裕去得道,那不是那个样。就那清朝末年哪,我们禅宗道场,这冬天都打七,不管哪一个丛林,或打七个七,或打五个七,都有个把两个人得好处,你看现在弄的都是什么?这七都懒得打了,说也懒得说了,这现在就是光在这里东想想、西想想,东问问,西问问,问哪里随便啊,哪里钱多,哪里吃的好往哪里去,你这个地方吃的不好,谁在这里唉?为吃嘛!不是为道的,吃的好,有钱我就住这里,吃的不如意,我不住!

  这修行的人要跟修行的人在一起,他修行你不修行,你跟他在一起,打他闲岔,道场里,常住要作主,那不问多少人,几个人也行,一个人也行,古代人在深山里一住就是多少年,得了道开了悟还没人知道,这才是修行啊!佛法里没人哪?有一个人就行!你看我们中国,古代没有佛法,摄摩腾、竺法兰他两个和尚一来就把佛教弘扬开了,只要真是修行,真正的修行人才能弘扬啊!尤其是禅宗,只有禅宗的人来弘扬禅宗,你对于禅宗没有一点认识,你弘扬啥?弘扬不来!你光是嘴说说,说不行啊!要认真,要踏踏实实,就光嘴巴子说说,那个不行,你所说的是生灭法,禅宗是不生不灭法,这才是修行。要坐的好,行的好,堂里堂外,吃饭穿衣睡觉都有功夫,打成一片,古人都是踏踏实实三十年、五十载才得到一个实际,不是你弄两天就想得到好处,要长远心来修行,要有个坚固心、不退心!香林禅师四十年打成一片,我们才几天昵?外面他们说长说短,我们不管,各人生死各人了,你自己不了,你光看外面干什么,他是他,不管他,我们自己管自己。催板!

  开示四十二

  衣食具足,福慧圆满就可以成佛。佛在世也有种人,他不求福,不求福就没有福。佛在世乞食托钵,托钵我们这里弄不了,托钵就是今天有食今天吃,比丘连明天的余粮都没有.那也有很多的好处。你看现在这寺庙里面都很富,这也是因缘所生法,这庙里被抢了,那庙里被偷了,你要没有他偷什么呢?老修行住个很穷的庙,很穷也有人来偷,夜晚月亮很亮,老修行在那儿打坐,进来一个人,到他房里去这里摸摸,那里摸摸,老修行在那里说话了:我自天都摸不到,你夜晚在这儿摸什么呀?这就是修行,就是没有东西呀。古人不是提倡吗?苦行得道!就是这个衣食不怎么具足,饥一餐饱一餐,饥一餐饱一餐这个人也很少生病.吃的很好、吃的很具足反倒有病。出家人以减食为良药,那怎么呢?这肚子它有点饿还好些,它容易消化,弄得太多了它肯定生病。

  这世界上一切的事情啊,在我们出家人,你都要把他当成是助道的,就不烦恼了,你当他很不如意,很不如法,像这个天热的事情,那就不好办了。个出家人经常的也要看看佛经,说来说去,都是讲修行。一个出家人,要减少事务,减少五欲,这五欲太强了不好弄。现在有些地方,有些寺庙赶不上古代,古代常住的大众师父,管事情的这些师父,都是一心为道,都是讲修行的,这个时候他互相之间还不是为几个钱吗?这个修行人你要是不把钱看破啊,修行可难!不是说吗?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啊,这就是修行的路头,戒定慧这是成佛之路,贪嗔痴这是堕落之路。说那么吃不吃呢?吃还是要吃,我们这个出家人不吃荤,不吃荤就要得到长寿。那不受戒行不行啊?行啊,那古代很多人一出家他也不受戒,也成了祖师,这些人很多。佛教这些清规戒律,这都是修行的道路,我们要遵守,要在上面行,自己受的戒律要遵守,丛林制的清规要遵守,这不就是修行吗?修行是什么样子呢?就是遵守清规,遵守戒律,这就是修行。

  现在这个样子还算可以,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这不就可以了吗?还弄个什么样子好啊?基本上解决了嘛,你就安心修行,不是弄一两天就算了,要几十年,要尽未来际,所用的法门不要改,有一天就会成就。

  这个中岳嵩山,一个禅师在那里住茅庵,这个村庄的人在山里面打野猪,烧木炭,用破石头瓦块垒了一个灶,天天在那儿烧饭吃,他们挖药的、打野兽的都在那儿弄饭吃,这个破灶,他在那里神出神怪的,还给人治病,后来他们走了,杀只羊来供养它。禅师是慈悲心啊,有一天,禅师拄着拐杖到灶那儿去了,用拐杖指着那个灶:这个灶是砖瓦所成,生从何来?性从何起?怎么能灵验呢?你这个灵验从哪里来啊?他这一说呀,这个灶倒了,很快空中有个青衣童子,就说:多谢和尚与我说无生!这个破灶它见了性,了了生死。

  你说我们这些人都可以见性吗?是,都可以见性,因缘没到不行。现在我们到这个道场里面就是培养这个因缘,我们持戒坐禅,遵守清规戒律,就是培养自己明心见性,就跟老百姓种田一样,犁田扒田,田它不是米,要想得到饭吃,要犁田扒地,灌上水,栽上秧,费了很多手续,再等一段时间,把这个稻谷收回来,弄成米,才做饭吃,那不是天生就有饭吃,要经过很多手续,这吃一碗饭都费了这么大的手续,难道成佛就这么容易呀?这么快呀?不是的。这现在最初一步,就是从家里来出家,要割爱辞亲,别井离乡,进一步就是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我们学的是无为法,破灶能明心见性,我们也能明心见性,就是时间有个早晚不同,我们在这里持戒修行,遵守清规戒律,这就打下了成佛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光空口讲白话,不行!释迦牟尼佛来到婆娑世界八千返,他还要在雪山苦行六年,就说我们现在才出家几天呢?根本在庙里也不知道什么,要把这一切境界都守住,还不是马上就成佛,要远的来说,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你才几天呢?那就发个长远心,发个不退心,自己选定法门,这是长期的,是究竟的,不是两天、三天就算了,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界成佛八千返,我们连一回也没碰住,现在我们碰到佛的法了,碰到了要继承,不要断绝了,不要退了。好象是现在我们这个寺庙里面,不怎么清净,尤其这些城市码头的这些出家人,不是跟他说的一样在那里专门修行,有些很乱,很不守规矩。

  看起来啊,我四月份在外头转了一圈子,到处看了看,到五台山寺庙里面看看,或者是我在这寺庙里面混了几十年,有些出家人知道我,对我倒很客气,不管是大庙小庙,这清规戒律都差一些,尤其是那些学黄教的,他们仍然还是吃荤,那就违背了佛教。《梵网经》不是规定吗?一切出家人不得食众生肉,食肉者,你没有慈悲心啊!非沙门,非释种子,你看这多要紧啊!你要是吃了荤,破了戒,你也不算个出家人了,也不算佛门弟子了.既然好心来出家,要安下心来,要持戒修行,你戒律守不好,成佛到什么时间呢?那就说不定了,戒、定、慧三无漏学,这是出家的根本,光嘴说不行。古人说:一生不退,定入圣位!那你得不退,你退了就不行,一生不退啊,你要得到实际的好处,你今日三明日四,还是不行,怎么?没认真哪!信心不足,对于修行还没有踏实,嘴巴长长短短的不行,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弄个踏踏实实。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参加这个劳动,这叫普请,挂了牌,中午有人设斋供养,你不要走唉,供养你,结你缘嘛,或是有钱,有吃的,你不能走啊,你走了你就没有结这个善缘了。有些师父不愿意劳动,你不劳动你就没有这个因了。宋朝云居山有个公案,有一个师父,他在瑶田那边准备上山,这师父夜晚住在了瑶田,没有上去,云居山的伽蓝菩萨给他托个梦:你呀,你要是上山去呀,你只有半碗锅巴稀饭吃。后来他还是上去了,经过了一个英雄岭,一个好汉坡,打虎岗,这三个路都很陡,不好上。到了客堂,客堂说:大众都吃了饭了,看看大寮里还有些吃的吧?饭头说:还有一点锅巴稀饭,总共打了半碗。古代夜晚吃饭都很严格呀,夜晚不能吃,哪里都是这个样。住下来了,自己想着,明天早起吃稀饭,我要吃它两碗三碗!打四板,上客堂里有师父犯了规矩,僧值通知迁单,凡是上客堂的人统统下山,不准住,不管什么人,你们在一起搞的,统统迁单,这叫迁普单,就是禅堂的人犯了规矩,也要迁普单,都要走。古代严格呀,云居山,现在的海会塔,到云居山住,开始不能住到大庙里边,要在那里先学半个月规矩,现在垦殖厂卖票的那个地方以前有个亭子叫换衣亭,上山的时候,大家背着背夹子,有的担着高跷担子,在那里要休息休息,进去挂单都要穿长衣服,换换衣服,这个样子。吃半碗饭这个师父叫赤脚禅师,是四川那边的,后来云居山没有方丈了,南昌府合是四川人,就请他到云居山担任方丈,从瑶田那边弄了个轿子,准备把他抬到山上去,他在云居山下边一个寺庙住下了,他想,我明天到云居山担任方丈,我还没有饭吃啊?他夜晚住在山底下,当晚就圆寂在那儿了,死了。云居山伽蓝菩萨就跟府台大人说了:这个赤脚禅师,根据他的道德,做方丈是行,但是他没有饭吃,这怎么?云居山以前高高洼洼都是地,住一千多人,这些个师父天天在外劳动,高处铲,底处平,把那个地平好一点,好种东西呀,不像现在拖拉机,以前都是锄头挖地,打板出坡了,道膺祖师都出坡去劳动了,这个师父他也去了,大家都是担土填地,大概是给他装了一担,他不想担那么多,他给弄下来一半,就担了这半担土到那边窝窝那里他就走了,这师父啊,也很好的修行,他就是不愿意做事,这个赤脚禅师就是他,你担了半担土你只有半碗稀饭吃,你想吃饱办不到!这就是因果啊,因果不昧,它是实际啊!我们不知道啊,这前生的事情怎么能知道呢?就是吃这一点东西,别人对你好与不好,你在这个道场里没有栽培,就是饭做好了,你也不能吃,怎么?你没这个因啊,这是因果。

  在道场里住要培福,这个福是自己的,谁也拿不走,来生要享受啊,因为你生死不了,你还要吃饭穿衣,对待人要客气一点,来生他见了你他也喜欢。你看有些人从来不认识,一见面他对他很客气,这就是因哪。就是日本人打中国,我们对于日本那些人也不认识,他来到我们国家就打死好多人,这是怎么?这就是冤缘,冤冤相报当然是了。我们这些人,哪能知道这些事呢?我们信佛的人就相信这个。你没有那个栽培呀,你叫别个喜欢也不中,对于人弄的太厉害了,他来生对你也不好,这就是因果。说这一件衣服、这一碗饭我送给你吃,这个修行你送他不行呀,全靠自己修行,福也是自己求啊,慧也是自己修的,你想赚一点,你赚不到啊,一定要觉悟,生死是自己的,别人插不上手,不象他人给你担担担子,帮忙做点事情,这个修行他帮不胜,你自己不修,靠他帮忙不中,就跟一碗饭一样,你吃你饱,他吃他饱,你说我不喜欢吃,你不吃不饱!这历代的祖师叫我们修行,我们应当修行啊,不是说我躲起来不弄,不弄不行。要信因果,佛说的就是世间的因果,出世间的因果,这个一点都不错,要错了,怎么能流传这么儿千年呢?社会上历朝历代的他也没有许久嘛,佛教三千多年了,他就是实际!我们实际来出家,出家要实际啊,不要弄那个虚虚假假的,虚虚假假的你也碍不住别人,你在这个寺庙你也不能怎么样,还是你自己吃亏。

  古人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因果以明自为无过。我们住在到道场里面,喜欢这个道场安定,不要出事。近来社会上这些长长短短的人可不少.佛教啊,国家也很尊重,人们信仰宗教,都可以来出家修行,可是这个人复杂了.有些人他不是来出家的,这几天来的就有这些人,出家人跟那些装扮出家的有什么区别呢?这个也很容易知道,一个是不守规矩,一个是想要钱,这还不容易知道啊?那就是最主要的责任,还是在客堂,这个人不能住,要叫他走,他要是不听话,不管是老出家还是新出家的,都要帮助常住,帮助客堂,不能叫他在这儿闹事,不能不管啊,常住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常住要是出了事也就是大家的事,因为客堂是常住的,他到客堂里他不讲理,大家看到不要不管,要管唉!管就是维护了常住的安定.也应该管,客堂里人少啊,来人他要是不怎么样,知客要是弄不过,你们不帮忙不行啊!那就是不住的人要送出山门,这个卖票的人也要帮常住做事,不让进来了,进来他闹事嘛。就跟今天来这个人到处乱跑,跟这个要钱,跟那个要钱,那就不行,究竟他是干什么的呢?他在庙里要点钱,他到外边吃喝玩乐,什么坏事都干!要是人家真心实意的过来,我们还是要帮忙啊,叫他在这里住下,人家来出家的嘛,他有些不是来出家的,他不守规矩,这怎么能行?大家看见了可不能不管没有什么,就叫他走就算了,他有些他还动手啊!

  我在云居山客堂里,我在那儿搞了几年,九江澎泽县来了一个人,他说:我要到西藏跟喇嘛学法呀,我没有钱哪,你们客堂里你要给我些钱,我借你的钱我以后要还你,我还要多还你一点。他在那里魔里魔气,从兜里掉出一盒香烟,我晓得这个人就不怎么样,我说:你不管怎么样说,你学这法学那法的,我们这里是禅宗道场,你愿意学什么学什么,我们不管你。我说:我呀,留你在这里吃顿饭,你赶快就走,不走不行。他也还很厉害,你看他吃了饭他坐在客堂里不走,他还是想要钱。我说你要钱是没有钱的,我们云居山那时一个月才几块钱,哪有钱呢?他不行,他说:我不是要钱的,我是借钱,我在西藏那边有了缘法,还会把钱寄回来!我说:不行。他说:不行我不走!我说:你不走我把你拉出去!他说:你就是三五个人也拉不动我!我说:你不要吹,我一个人就把你弄走,你不行弄个试试!我抓住他一个胳膊,手用劲一握!他说:我走我走,我不敢惹你。我说:你呀,你不要说这长长短短的,你还不是吃酒吃肉什么都干?你赶快走吧,你不走我马上还要揍你!后来他还是很顺服走了,走了不就算了嘛。

  这个客堂他是我们道场里最主要一个地方,走人来人都要经过客堂,这杂七杂八的人,南昌劳改队里也跑进来一个年青妇女,满觉首座一个徒弟叫演德,现在在普陀山,他在山底下把这个妇女带到客堂里,这女的说要出家,我说我们这个地方不留女的,我看这天不早了,这怎么办呢?我就说:演德,你一个人你不能把一个年青妇女,这大山这么高,你一个人带着,这与佛教可不好啊,后来他没办法,就住下来了。南昌劳改队里有公安局,就来了三个公安局坐了一个小车,人家考虑了,就是云山大庙是个空子,象白沙、虬津都有派出所,他不会往那边跑。他们开着小车子笔直就往云居山,到了差不多快止大静了,到客堂里问智见,智见他把这个妇女留下的,智见就跟我说南昌来了公安局,我说那你就叫那个女的下来去见见他们,一看认得,马上公安局就说:走吧!她说:我房子里还有些东西。她跑到客堂楼卜把门关不出来了,这几个公安局上去把门弄开就抓走了。这有些师父说客堂里不应该说出来。后来第一天早上吃早饭我在斋堂里说了,我说:按我们的清规,象演德你带一个妇女到这里来,按说马上就把你撵走.把你迁单,她要是跳井,死到客堂楼上怎么办呢?道场里面出事还不是客堂里边来来往往走人、来人出事?旁的有什么事情啊?就是禅堂里住住人多了,杂七杂八的也会出事。道场是大家的道场,尤其是客堂里撵走的人、迁单的人,不管是准,他要是来了,你不要带他进来,因为客堂里,他有这个权力呀,出家人在寺庙里有个什么处理啊?也不过是把你迁单没有死刑啊,不像国家,要把你枪毙,这佛教也不过把你撵走就算了,旁的能把你怎么样啊?

  我看哪,这现在在外面很乱,道场坐不象古代,弄不起来了,弄不起来不是现在弄不起来啊,这儿几十年前都弄不起来了!从林下有一百零八职,究竟这一百零八职谁也弄不清了,这些从林的制度,从林执事的名称,有一部分在,在是在,那个事情不在了,有一部分就不在了,就足说从林下四季的说法,有的都不知道了,弄也弄不起来了。宁波天童寺那是个当参学的地方,这现在也参学不了了,天童寺他是我们国家一个三教并行的从林,是模范从林,是出家人当参学的地方, 那怎么叫三教并行呢?现在天童寺可能也不弄了,也不知道了,那些人都死了,现在人也不愿意弄那个,那都是上正规啊,好麻烦。现在你说弄,谁来弄唉?这参禅的这一切事情要有禅宗的人来弄,你叫人家佛学院的人到这禅堂里来立规矩,人家不干啊,一个是不干,一个是他们也不喜欢,再一个他们也不是干这个的,他不是参禅的,你叫他弄怎么能行呢?这个佛学院的人要是在哪里作了主,他就不弄这个了。

  要按说,南昌佑民寺那是真正的禅宗道场,那是那是马祖最初开的地方,百丈就在那里住。百丈建立清规,他是挽救这些出家人的,因为你没有守住清规,你消耗信心檀越施舍的斋饭,房子是人家拿钱修的,衣服是别人供养的,不守清规那要下地狱,他为什么说一粒米有须弥山那么重呢?披毛带角那是牛啊。古人说,一念顿真金易化,一念顿真直下见性,还有消不了的东西啊?伪山说:老僧打一坐,能消万担粮!这句话就是沩山祖师说他自己啊。我们历代的这些的清规戒律,总的就是叫我们放下来,好好的修行,旁的没有什么,就是要你放下,自己思想上、行动上,所作所为的这一切,都是妨碍修行的,能不能把这些放下来呢?比如这个吃饭,饭好了就多吃一点,饭差了就少吃一点,这都属于妄想心,别人说一个很好听的话,心里很喜欢,说一个不对,气的要死,这都在生灭妄想之中过日子,这都不是修行!说我的钱少,他的钱多,他们的房子好,我们的房子差,都在这里分析,这就是生死,你了生死了什么?生死有什么可了的?就是你那思想里边的这一切,起心动念处这都属于生死,了就了这个,你旁的了什么呢?把这些都了了,不就了了生死了吗?前边的佛菩萨,祖师善知识,千经万论,说事说理,也无非叫我们这后人要实际来用功。说了生死,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我们是父母生的,父母没有以前,如何是我本来的面目呢?从这里要下结论哪!生从何来不知道,那么死到何处,这个要弄清楚,死不知去处那不行,催板!

  开示四十三

  他这一说话就露出来了,这个很容易,那一年解放了,赵朴初、巨赞,他们几个人在北京,意思啊,想拥护佛教,发的心倒是个好心,因为虚老和尚大家都知道啊,他们跟虚老和尚去信,说时代不同了,要老和尚改变他的宗旨。老和尚说:你们要改你们改,我这里一个字也不能动!佛法来说,有个什么时代不时代!迦什佛说的法,释迦牟尼佛一个字都不改,这不是常住的吗?这有个什么不同呢?这弥勒菩萨龙华三会说的法跟佛四十九年说的法一个字都不改,那有个什么时代不时代的?你是个修行人嘛,好像是说这话呀,对于佛教也没有个认识,那就是这个社会上一变动,我们马上就不修行了?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上改变它改变嘛,它改变也不过是把我们佛教的庙扒了,佛像砸了,经烧了,它要烧嘛,你有什么办法?这出家人哪,得有个主宰!不管是老出家的,新出家的,你一定要知道你为什么来出家,出家是干什么的?那就最主要的,不要把你在家里所染的,所知道的长长短短,你不要带到寺庙里边,带到庙里不行,社会上没有别的,就是吃喝玩乐呀,说说笑笑啊,我们佛教可不弄这个。你要知道出家是为了了生死,为了修行,古人说为法忘躯啊!你有这一点困难你都过不去?释迦牟尼佛往昔劫修行,要舍一千个转轮圣王头,这菩萨行菩萨道,头、目、脑、髓都给啊!我们在庙里吃一点苦头都不行啊?那么,不管你是观点、想法怎么样,佛教的制度一点都不能改!这千年万年都不能改啊!你一个人怎么能改的了呢?改不了!你就很大的本事也不中,你这个人也不过就活那么几十年嘛,你做的事业,是善是恶,后人会有一个很好的评论。

  这现代人知道好多,就跟虚老和尚说:学问装了一大肚皮,涨死了!他背了好多经,研究了好多戒律,他都知道,知道是知道,他是对付别人的,他不是自己行的,有什么用呢?佛法里边得不到一点利益,就是学一点嘴巴皮,能辩论,你辩它作啥呢?佛法是常住不灭的,你怎么弄也弄不了,这谁也弄不倒!

  我在云居山,人家把菩萨、把经书都烧了,喊我们几十个和尚开会,有的干部说什么:你们当和尚我们不怪你们,这是历史的责任,那么最主要你们要改!过了一个阶段,他们又是三查运动,又是这运动那运动,你们年青人没有看到过。我在云居山是放牛的,云居山喂了二十多个大水牛,我吃了早饭就把牛赶到山上,牛找一个地方在那里吃草,我回来弄点饭吃我又去,我回来的时候也就是下了殿,把牛赶回来了,牛在那儿都有房子,我们三个人放二十八头牛,慧通师、性天师,牛赶回来关到牛栏里面,回自己房去了,正好走到那山门口,唉!山门口就是大批判、大斗争,就在门口跟前,谁也不知道怎么搞的,那厂长啊,书记啊,一天到晚都讲的很好,不晓得怎么把这厂长、书记弄住了,叫他们跪在那里,说你是当权派,你的问题向人民群众交待,不交待对你不客气!后来不晓得怎么搞的,又弄了七八个和尚也在那里跪着。他们说时代不同了,这真是时代不同了!这现在我看也不好弄了,街上,帮我们修房子的王居士,他有个舅在吉安市当市长,行动都是小包车呀,美的很哪!开车的把他送到会场里,另外一个当官的公布了,叫他下来了,一下来回去走路回去,车子不让坐了,被他提拔的人统统下来了,他的儿子、他的媳妇、他的亲戚,凡是和他有关系的人,一下子都下来了,把他气的呀,也算是好,还没气死,放不呀。

  我看还是当和尚好,不管怎么搞,和尚不会这样,这和尚也有些放不下,文化大革命打菩萨的时候,就有些和尚跳江死,自杀的也有。时代不同了,有个什么不同呢?佛法还不是这个样吗?现在人也不少,庙比古代的考究.就是人的修持、戒律比不上古人,没别的,那就是说的多,做的少。会说的人不少啊,学的多是多,记住了,凡是在群众之中有些事情与他合适,拿出来了,对付别人的!戒定慧三无漏学也是对付别人的,不是自己踏踏实实来修行的。你真正的修行人,管他这个干什么呢?他是他,你所用的.这个功夫,一天到晚叫他在,他那个就钻不进来了。本来自己出家,割爱辞亲,背井离乡,你不是打了这个底子吗?打了这个底子不是很好嘛,你这才是学佛的,佛也是割爱辞亲哪,长长短短的他也不管了,背井离乡,离开了自己的本土本乡,想必是有个重大的事情,修行啊,修行是大事!你自己决定一个法门,你们可能都看过《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些菩萨都是久远劫以来,恒河沙劫不改不变,以这一个法门自利利他,我们也学这个,这一个法门,三十年、五十载不改不变,得一个实际,你已经割爱辞亲了,你家里也不会管了,你也管不了了呀,人家也不请你管,那就一定的在佛教之中得一个水落石出,得一个实际,那就不辜负自己的出家志向啊!一定要修行,一天一天地有所进步,不要嘴说说,说说有什么用啊?没有用!最后还是哄住你自己了!

  一个事情弄错了,终身要吃亏。太白顶有个真可老法师,他想着收皈依弟子也有好处啊,佛教度人呀。时代不同了,你得注意,你不注意收个人不合适就危险。真可法师他是唐县南边三十里,有个净业寺,他有两个哥哥也出家了,都是很有文化,收了些皈依弟子。那个时候土改很认真,土改的时候,那个真可老法师收了个皈依弟子家里是地主,土改的时候,河南那个地方挺野蛮,越是苦的地方对于地主越厉害,这个地主跑到那里,真可法师本来也是个好心,就给他弄个和尚衣服穿上,说:你走吧,躲了吧!过了好几年,地方查出来了,你没有做就没事了,你这一做啊,要不叫人知道那不容易。有些人知道了没有事,有些人知道了他会说出来,那就麻烦。村庄那地主多少年都不见了,跑哪儿去了?有人知道,就是净业寺那个老和尚搞的,乡政府马上就去找他,土改的时候你包庇一个地主,那就很有问题了!把那个老和尚逮捕了,劳改队里弄了二十多年,今年什么时间人也不在了。我跟他很熟,那就是在这个时代说话做事.你都得明白呀,不明白吃了亏还不知道。

  寺庙收人是个很大的事情,你收到个不好的人,凑到因缘成熟就麻烦了,那就是全国都知道的云门事件,那是个大事情,云门事件,死了几个和尚,就是为了收个人没弄清.那就解放了,湖南郴州,里面都是山区,那里有个寺庙叫苏仙岭,那里有好些人,我以前在旧社会那个寺庙里边见了不少人,阿弥陀佛在那里显过圣.也是收徒弟引起来云门事变。原来那个地方的保长,他身边有些人,也有武器,后来越弄越紧张,他在苏仙岭站不住脚,穿上和尚衣服了,另外有个师父在云门寺住,他是在苏仙岭出的家,就叫他回云门寺的时候把他带去。云门寺的出家人嘛,带去知客也没有怎么问他.就住下来了·那虚老和尚在那儿嘛,解放了,也不能出去化缘了,地也不能收租了,大家都在那里开荒地,我也在那里,就看到从那边马路上走过来好多部队,离我们开荒地不远,部队分成两支,就把我们这一百多个开荒地的和尚包围了,就喊;你们和尚赶快回去!大家都回到云门寺去,前边有个放生池,山门那里有个场地,叫大家都站到场子里边.部队始终把云门寺围起来,喊虚老和尚也出来,叫老和尚坐到中间照了个相,从那边有个公安人员带了个老和尚,说:你看这一百多人哪个是你徒弟呀?他看了看说:这个是我徒弟。那公安局马上就把那个人抓起来了,那就是苏仙岭地方的保长,把他一抓去呀,那云门寺都出了问题了,跟虚老和尚说:你这一百多和尚都是干啥的!叫老和尚签字,那就出了事。每个人都要登记,老和尚年纪大了,有些事情他还是知道,就跟那个前几年圆寂的满觉首座,他是最相信老和尚,这现在说说没有什么了,满觉首座他出家前在西北胡宗南部队里是个军官,老和尚就跟他说:你可不要说实话呀,这现在登记呢,你要说实话就危险!他要说他在家是个工人,做什么工或者就没事了。老和尚又跟他那个徒弟叫妙云,他是国民党一个当官的,教他:你就说你在家是种地的,你不要说你是大学生,在政府里干过什么事情,可能就过了这个关.他说什么呢?他说:比丘不能打妄语啊!要给人家说实话唉。嗨!这一说实话,在云门寺里边登记,妙云登了记,我看哪,把他登记的上面划一道,记住了。他说他在家是当官的,下一个就是我登记,公安局说:你是哪里人啊?你到这里来干什么的呀?你是河南人你怎么到广东来了?来的原因你讲讲!你为什么来?我说:我以前听说老和尚很有道德,来亲近他的。就把来的原因说了,也没有啥事,说:你家里有多少亩田地?我说:我我家里有几亩早地,也种人家几亩,收成了有饭吃,天干了、淹着了吃饭都成问题。这算是登了记了,没有什么。一登记,把你住在哪个房子也登上记,把你门口弄个号码,大家都登完记,就说什么:你们夜晚房子都不要关门,这大门也不要关,绝对没有土匪来,我们在这儿保护!登了记他有号码,他夜晚查夜,他到你那门口一看号码,到房里问问,是你没有事,要不是的成问题,这越弄越紧张!有一天下殿,我们都在斋堂里面吃饭,我在云门寺当行堂,给大家添饭,我们这几个人,还有同安寺的那个慧参,还有智悟,还有了悟,这些人可能都不在了,都看到窗户外面站着几个当兵的,手提着枪从外头进来,说:不要动了!你们吃饭吧!我们把饭一吃,人家进来了,进来就抓人。那天哪,抓去十个人,逮捕了。 那诸法因缘生啊,要不从那一个人身上引起来,也不会发展这么严重。

  佛教在这个时代存在,虽然是现在这个时代很好,也没有什么事,那你也得注意,要错了还是不行啊。要时时刻刻的说话做事,特别是来人,来这些人要注意,要问明白有没有身份证、戒碟,从哪里来的?到这里来干什么的?我在云居山客堂负责的时候那就是第一条,你把你家里电话号码赶快交出来,马上就跟他家里去电话,这都是公安局的安排。我们现在也不弄这个。现在呀,这个道、那个道很多,尤其是*轮功,他们有些人着急了,他会把和尚衣服穿上,对佛教很不利呀,要注意!要是有几个隐藏在我们里面,政府弄出来了,那就麻烦。你看着现在没有事,说有事就有事了!全靠太家,大家要护持常住,每个人都有责任,不是光这几个执事,常住以无事为兴盛.古代外道隐藏在佛教里面的好多啊,印度那个狮子尊者被皇帝杀了,那就是外道弄的,从古到今,这些外道总想钻佛教的空子,佛教出了事情,每一个人都要吃亏,就跟云门事件一样,那么多的人吃亏呀,有的死了!有的弄残废了!这都是出了事情,你在这个范围你就有责任哪,这叫同业别报,希望常住安稳,不出事情,大家好好修行。

  说是一时一日一月一年,光阴易度,我们用功夫就在这一月一时一日一年之中,道场成就就是成就修行人,这个吃饭、穿衣、住房子,这个别人可以成就,你的功夫,你的见解自己去做。不晓得七月十五到了,七月十五是个期头,期头是有些事情要常住安排,修行人你只照顾你的功夫。我们天天要吃、要用啊,这都要有个规划,有些菩萨师父们,有的人种了好多菜,是不是要过过秤?有的人他自己休息的时候也去种菜给大家吃,跟着市场的价钱,常住给几个钱,因为他辛苦了嘛,以前是这么弄的。到后来,这有些出家人是想几个钱,有些出家人他不想,叫过秤他也不过秤,就拿到大寮里给大家吃了。出家的人要学佛学祖啊,佛菩萨往昔,都是常修供养,要行菩萨道,那就更高尚了。要真正的行菩萨道,满众生愿,那头目脑髓都要舍,何况这几斤菜?一个菩萨要内舍外舍,外舍就是金银财宝这一切,内舍就是制心一处,内舍、外舍、大舍、一切舍,这修行人不能光靠别人给唉,六波罗蜜开端就是舍,你自己种的几颗菜供养大家,这也是舍呀,了生死就是能舍呀!

  我们是学佛的,要制心一处,你用的功夫,要时时刻刻现前,这妄想烦恼,人我是非都要把他舍掉。说是这样说呀,我们的习气毛病以后还是要放下,要时时刻刻的警觉自己,白天夜晚,时时刻刻在那里修行,在那里用功,它妄想烦恼、人我是非它不是少了吗?古代人在山中修行,用功用的落堂,什么是落堂?就是不断了,踏实了,我们现在一会儿有,一会儿又没有,这是间断,说要打成一片,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他就是功夫成片了,我们要学就学这些祖师啊。白天如是,夜晚如是,行住坐卧,二六时中,功夫都要时时刻刻现前,这是道场,道场就是这样,修行就是这么样搞,那就不管他人长长短短的,你只照顾你的功夫。虽然是你做点什么事情,你是身动了,你这心要制之一处,不被身动所约束,长期就是这个样,这不就是一个道人吗?到哪去找修行啊?修行不是找的,就是自己。

  佛教他是有些制度,在家佛教徒也要有制度,没有制度不行,七月十五要讲好多制度,丛林七月十五,正月十五有好些事,这七月十五请的书记、班首,班首就是圣位,书记就是贤,这个道场就是出贤出圣!丛林下请的这个班首、书记是终身制,可是这样,你要是犯了根本大戒,还是要迁单。道场里边要有养老堂,要有如意寮,如意寮是怎么回事?禅堂里边的如意寮,禅堂里边的人或是身体不好、‘在如意寮只能住三天,不能多住,那你要是身体严重就送到这个外寮的如意寮,实在这个病要严重的很哪,他另外还有个房子,要住到那儿,吃水吃饭常住还要派人照顾。丛林制,跟这个社会上都差不多,社会上干部到老了也退休了,庙里边有养老堂,或是一个院,或是几间房子,按常住制度,到七十岁,就送在养老堂,客堂里派一个师父给他们打饭打开水,有这个制度。这人哪,谁还不生点毛病啊?另外的还有些制度,当纲领,当行单,不是说当一辈子,老了也要到养老堂里去。这个班首的寮房,年纪大了,另外有一个房子,常住也要派一个人,那也叫香灯,给他们打饭打开水。我们这些出家人,都是别井离乡啊,在家老了还有子女后代啊,我们出家人孤身一人哪,你住在常住里,我们住在道场里要关心这个道场。大家去出坡,去做事,去种地,去砍柴火,你也要去搞一搞啊,不搞一搞也不好弄。互相之间同参道友别人有了病也得去看一下子,你不看一下,以后你生病了谁看呢?这都是因果。

  有一个出家人,名叫海蓝,他就是性福和尚的徒弟,不管是老年人,是什么人有了病,他不去看,别人死了大家都去念阿弥陀佛他不去,这个我很知道,因为我在客堂多少年了,这些老师父有病,我招呼一下,或是派个人去招呼一下,他要是实在不行了,帮忙念佛,这海蓝他不去。后来他有病了,他要叫客堂喊人招呼他,他洗脸洗衣服都要用开水,你要招呼他呀,那可麻烦,他一天要用水洗这洗那的,总得二十瓶。后来我找了一个人,我说:海蓝有毛病了,你能不能去招呼招呼他?就是给他打个开水。这个人说:我招呼他!我只给他打两瓶开水,他要打十来瓶,叫我跑来跑去的,你跟他说,我一天只给他打两瓶开水,要不行我不招呼,你客堂一定要我招呼我就走!你看这弄的,送往生他不去,别人死了念阿弥陀佛他不去,人家有病他不招呼。我看云居山死那么多师父,就是他死的呀,顶苦了,我还没看过那个样死的,那也不晓得怎么搞的,他人揍没有死,还活着哩,他那身上就烂了,我跟大家说:这人己经不行了,大家帮帮忙,我看他还没有断气,他是那个样的,他是方丈的徒弟嘛,他平常有几个钱,都是买的好衣服啊,两双被窝,都是骆驼绒、丝绵,他这棉袄棉裤有几身,都是丝绵、骆驼绒,都是很考究的衣服,那天也很热,唉!他把这些衣服啊,都穿上,把他这个被窝都铺到底下,上面盖着,这么热他都那个样,我看他那意思啊,这东西都是我的,我要是死了啊,我都要穿走。过了两天,他真是断了气,那个房子里边那个气味呀,我招呼一些师父去安排一下,个把两个人也弄不出来,叫谁去谁不去,后来,我就勉勉强强的我进去了,他那里有个箱子,我把那个箱子拿出来了,还锁的挺紧,弄开了,有几件衣服,有四个海青,都是新的,客堂里收了几个沙弥,刚来出家,没有海青,我说:你们这四个人哪,弄点万金油把鼻子抹抹,弄个卫生口罩。把那个往生龛子抬到他门口,就不好抬了,他那个衣服啊,因为他身上己经烂了,没有断气他就烂了,后来我找了一个剪子,就把他那两床被窝给他拉下来了,弄到外头,赶快搁到佛印桥那个河里边泡泡,后来还是把他那衣服都给他拉下来了,我说:弄一个破被子,你们四个人在四个角兜着.往生龛子已经弄到门口了,我就招呼着弄出来,把往生龛子门开开,这个门朝上,把他一放就可以了。有一个人哪,现在还没死,叫寂祥,他是海灯法师的徒弟,平常那个人还可以,他在外边,他们四个人哪……

  我在云居山那么多年,发生的那么多事情,我真算是相信因果呀!朗耀和尚做方丈,做到最后他给自己修了一座房子,就是斋堂旁边那个勤息楼,房子也做好了,一切都弄好了,就准备第二天住进去,头天晚上他开会回来出车祸摔死了,你看这是不是因果?常住的土地,任何人不能给自己盖房子,搭茅蓬,你犯了就不行!作为一个方丈,丛林不振,教纲不张,现生或遭恶报,临命终时,堕落三途。你不要说我还没事,你有事,你要背这个因果。

  九旬结夏最后一天普茶:大家多坐一会儿,那么今天是七月十五九旬结夏安居,今天又叫佛欢喜日,佛在世啊,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这是九十天,这些诸大弟子,或在山林,或在树下,或在山崖石洞,入定了,这九十天不动,有的断了见思二惑,证了阿罗汉果,有的破无明见法身,证到菩萨,大家都到佛那里,说他们得到的实际,佛啊,很喜欢,这后来人就把这个日子叫佛欢喜日。后来佛教到我们国家来了,七月十五这一天啊,很隆重,得做很大的佛事,我们这儿就简单了,我们这是禅宗道场,不弄这花里花哨的。吃普茶很早了,在唐朝的时候,庙里就吃普茶,那就是赵州禅师,云门胡饼、赵州茶,金牛饭,德山棒,临济喝,这都是禅宗的。临济祖师呀,要有人亲近他求道,他先把你骂一餐!这德山,他得法在龙潭,你要问他佛法呀,他身边搁了一个棒,棒就是棍呀,不管你怎么样,他先把你打一餐!禅宗,不是打就是骂,到现在还是这样说。

  这个七月十五吃普茶,遗留下来很多事情。这赵州禅师,有人到他那里去,那时候没有客堂,一到庙里就见方丈,把背夹子,高跷担子往那里一放,赵州禅师就问:你是新到的还是旧到的?从来没有到这来过,就是新到的,或是来过,就叫旧到的。说:我是旧到的。说:你吃茶去!他就开了悟。说:我是新到的。说:你吃茶去!也开了悟。他那庙里有个当家的,他有点放不下了,他说:和尚慈悲呀,我在你这儿住这么多年,你这里修庙我都操心呀,外面来的人,跟你一讲话,你说吃茶去,他怎么就开了悟?赵州禅师说:监院师,你吃茶去!这监院也开了悟。这古代的人,根机很利,闻到佛法一言半句,当下解脱。你看六祖这几个祖师,好多学者,一问一答就开了悟。你们大家也出家好多年了,这七月十五,九旬结夏,都是在那里用功修行‘,不是这个、那个的、是修行的,不是东弄西弄的呀!他们有些地方,这夜晚,还要作好多的佛事,我们这是禅宗道场,不弄这个,越清净越好.常住也没有什么,吃这个普茶一年十次,吃普茶古代还是有些制度,班首师父跟方丈,他这个普茶他不拿,他不拿是不拿呀,你这库房里还要给他送那多麻烦哪。凡是这个普茶剩下来的,大家带不走的,都归当行堂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当行堂的,帮大家添饭添菜很辛苦.这个普茶留下来都由行堂跟大寮里他们来吃。那一年我在云门寺,老和尚没有讲这么明自,他说说他就回去了,他这个侍者把上面的普茶拿回去了。老和尚说,你这个小家伙不懂规矩,我这个普茶我不拿我是供养行堂的,行堂的给我添饭,你赶快送回去。

  最要紧的事情,这九旬结夏,要有相当的功夫,要了生死啊,为什么今天佛欢喜呢?这些在山林树下修定的弟子,有的断了见、思二惑,证了阿罗汉果,有的破无明,见了法身,这是菩萨,都得到成就,今天佛很欢喜。你看我们弄的这个样,有几个断了见、思二惑?今大要是有些在家居士拿些供养,供养大众师父,那就是有贤圣僧,是这个样。

  我们这些出家人都是离井别乡,社会上最穷的人,就是出家和尚,出家人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这寺庙是国家的。这出家的和尚哪能一天到晚劳动呢?那不能劳动!我们这出家人尽量的减少事务,这世间的这些事尽量减少,这叫无争,做什么呢?他是专门修行的,这个和尚啊,他不怎么接待四而八方来的人,他不怎么管,因为他只顾的修行嘛,他管也管不了,他也不喜欢管.那就是在家佛教徒.尽量的在家修行,居士嘛,居家而修,囚为你到寺庙里面来,你的习惯一切都跟和尚不一样,或是不招待一些也不怎么好,要是招待嘛,他也嫌打闲岔。你们这些居士,尽量的在家里修行,大家没有吃完的,就装一装,弄个小袋子装装,回去再吃。僧值师父在中问说一句:没有吃了的,大众师父把东西带回去!马上就回去了,敲锤引罄站起来,问个讯,都回去吧。

  开示四十四

  可能要坐满能坐四十多个人,现在行,以后要是人多了就在底下坐,禅堂这个位子啊,班首师父要是多了,维摩龛那两边有几个位子,那是班首师父的位置,僧值、知客,东单头是知客坐的,要是在禅堂里有什么事情跟维那能说说.僧值在西单最前面的那个位子,僧值什么时候进来呢?就是打了抽解,大家去小净,维那还在外面.大家都进来了,差不多坐好了,这僧值从外面进来,从东单头慢慢走到西单头的位子,他走这一圈子作什么呢?那就看看,哪些人没有来坐香,是看这个的.这僧值权力很大.早课楞严咒放掌,他中间一问讯,他出来了,到韦驮臀拜三拜.到祖师殿拜了就到伽蓝菩萨拜.伽蓝菩萨拜了就到大寮里看看,一个是礼四圣.一个是看看.走客堂门口前.往里面看看有没有闲人,到大寮里火烛看看。僧值他是从林里防火防盗一个头,他礼四圣.主要是看防火防盗,有些人虽然是客堂里住下来了.究竟怎么样你弄不清啊,走到上客堂门口,往里看看,有没有人不上殿,礼了四圣回头来.楞严咒念到帝衫瑟帝衫,进来,从西单进来到东单,走一个圈子看看,把他的具放到前面第一个位子.放好之后就站到大鱼子跟前,站是这么站的.楞严咒念完了,或是有普佛.要招呼人敲敲犍槌,看看铛子,磬子,小木鱼子,都得有人敲啊.这僧值他是管大殿和斋堂,大家念阿弥陀佛身金色或是念观音菩萨.他就问个讯.从东单转到西单,站到那个班首后背.班首带班绕佛,他在后头看,有人走错了.不应该走那个地方他走那个地方.这僧值都有责任。人多了,还要插班.人走不好了还要喊,或是他隔两个位子不往前走.或是站班站错了。有些地方念《弥陀经》一个站法.念《忏悔文》又是一个站法.要听僧值师他招呼.或是排班,这是念《弥陀经》.跟班就是一个跟一个.准备念《忏悔文》.是这样弄的。现在我们这里也没有弄.没有弄也没有什么.大家还不是念嘛。

  大殿里边,有个告假,还有个销假.还有临时告假、销假,这都是身体不好.有点毛病,你不上殿都要向僧值告假呀,在什么时间去告呢?三阵大木鱼.僧值在功德箱那个拜垫上拜三拜,他从西单要转一个圈子的时候.你在那一边站站着,向他合个掌,也不说话.这僧值也不说话了,就是晓得你这是告病假。告了假还要销假,你身体好了,跟大众一起进大殿,你看到僧值拜三拜要过来了.你就在那个罗汉位子那里站着,向他合个掌,这就是销假。

  斋堂里要按以前的制度.僧值看到你三天没吃饭,才允许请假。这斋堂里、大殿里僧值作主.你要出山门有事.得到客堂告假.为什么有这些制度呢?没这些制度不行,有人随便!你有什么事情不是说一定不叫出去.这是道场嘛.是修行的.你到外头跑什么呢?外头一跑都是生心动念,外面也就是男男女女的,出家是个修行人嘛,你到外面作什么呢?这有饭吃,有房子住,有衣穿不就行了吗?你到外边跟在家人常来常去那是作啥昵?自天是这样,夜晚基本上不能出去,你万一有什么事情,出去也可以,你得有事啊,客堂要说你这是个小事不能出去,你也不要烦恼.他是助你道的嘛,不叫去就不去,或是允许你去了,你回来要到客堂去销假呀,晓得你回来了,你不要怕麻烦哪!这都是为了修行,要帮助修行,才有这此制度,要不然要这些制度干什么,没有这些制度,你到处乱跑,你的功夫用不上!这都是为的修行,不是为了修行,佛菩萨也不能立这些清规戒律,你得知道这个都是好事,这都足你应该遂守的,不足麻烦,就跟经上说,应如是降服其心。你心动了!你心不动,怎么能到外面去呢?你要知道这都是打闲岔的。客堂里、禅堂里,知客师父,维那师父这都是善知识,助你道的,你可不要说管的厉害了,不管不行行。不但我们这些人,就是证了果位的这些菩萨,一时一刻不能离开了佛,离开了佛,弄不好就会堕落。

  说常在从林,遵守从林的制度,为什么遵守这个制度呢?这个制度啊,都是提拔修行人的,你得知道是好事,你得很尊重啊!这是实际。规矩跟戒律差不多,你既然受了这个戒嘛,在思想上你甘愿、应该,你想了生死非守戒不可,不要说哪来这么多事呢?为什么这么多事?你咋这么多妄想、习气毛病昵?这些制度就是要治你!这就是道场里面的责任,没这个责任不行,成就不了修行人。说一个出家人要久住从林.遵守清规戒律,到外面跑跑.你心动了,祖师说:起心动念,即乖法体。你正念已经失了,就是你思想上已经动了。你打了妄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非这个样不行!这就是路头.这就是修行的道路,说是修行人得知道路头,什么是生死?就是你这啰尔吧嗦的,东想想西想想,你这些妄想、执着,这个就是生死!你这个不了啊,你想了生死不行。开始一个初发心,要吃得苦,要耐得烦,要受的委屈,成一个好法器,成一个真修行人,这才行啊,你不是你住在这个丛林干什么呢?就是为了了生脱死我们才住丛林,一定得念念在兹,时间久了,规矩也学会了,功夫用的也很纯熟,这不就是老参师父了吗?什么是老参师父?就是懂得修行、懂得规矩,遵守常住的清规戒律,这就是老参师父。

  从七月十五之后,就是准备打禅七,打禅七要吃饭吃茶,大寮里吃的都要有准备,以后天凉快了,还要准备柴火,准备菜,就是说到街上去买,大部分都打了药水,我们还是自己种些菜,油盐弄好,有吃有住,四缘具足好修行啊!这修行都得有一个外缘帮助,有房子住,有饭吃,这不就是因缘成就嘛!丛林就有这个好处,你一个人住到深山里边,你真有相当的见解,路头清楚可以,你见解不明白,你路头也不知道,你住在深山里面怎么办呢?你出了问题怎么办?

  我以前年青的时候,在那个太白顶,前几个月我还到那儿看了看,那叫刺沟,刺沟上边有一个茬篱园,住了几个出家人,我在那底下听说这几个人路头不明白,他这三四个人说什么呢?说:你是准备怎么走啊?他说:我在水里走!说:你准备怎么走唉?说:我要在火上走!问:老修行,你怎么走?我在刀上走!你看这胡闹不胡闹?后来这几个人都死了,茬篱园那边深山沟里有一个水潭,一两丈深的水,他一个跳到那底下浸死了,象住山都有砍柴刀啊,另一个把他自己砍死了,还有一个弄一堆柴火,他把他自己烧了,这些人哪,都是不明白,那一个他弄一堆柴火点着了跳到里面了,火烧的很厉害,后来他又爬出来,爬出来,己经烧的那个样子了,几天就死了。这没别的,就是路头不清,不明白。要在道场里住,懂得规矩,懂得路头,有参有学,知道修行,不会错路,那就没事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执著心就是不对,一个人他什么也不懂得,你跑到深山里边可怎么办呢?说吃的也没有,什么也没有,你就是胡打妄想。一个出家人要有参有学,要听过经,要懂得教理,还要懂得道场的制度,你不然你自己弄的魔里魔气,就不行啊!要正正白白的,要多看看大乘经,千万可不要看外道典籍呀,这些道门书都不准看。你皈依三宝嘛,你受了三皈就不准了,有些人还看社会上这小说,看它做什么呢?这经书都看不了嘛,初发心,先看看律,不是说嘛,出家人五夏之前专研戒律,五夏之后方可听教参禅,有次序,不要自己弄的长长短短的。

  出尘上士,这飞锡高僧,在我们国家古代最有名的是邓隐峰禅师,他夏天住到五台山,冬天住在南岳下边有个铁佛寺,那就是邓隐峰禅师他开的。邓隐峰禅师他老了,他就问,这死怎么样好些呢?坐脱立亡,司空见惯,他不是,他要头朝下,脚朝上,他死了,他穿那个衣服还不往下落,还顺着他那个身体。禅师一个妹妹,这都是过来的人哪,到那就说:哥哥,你这一生颠颠倒倒,你临死怎么还是这个样子呢?颠倒着死,按说他们这些人哪,都很自由啊,他愿意死就死,他不愿意死,他不死,他怎么样死就怎么样死。我们不用说头朝下、脚朝上死,就是我们睡那里、坐那里死,就还不容易死。古代的这些祖师,他都敢说一个什么时间死,他有这个把握,我们不行,我们都在这儿,我们都在这里空过呀!要死的时候不死不行,那你非死不可呀。

  西湖灵隐寺,这很早了,印度那边也有个宝掌和尚,他是汉朝的人,他看那个灵鹫山上有一节山峰飞走了,他想找,他看往东边飞走了,他说我要找到了,我就在那里开个道场。古代的时候从印度走新疆那边不好走,流沙河,河里没水,风吹沙子跟流水一样,叫流沙河,他就从南印度走海路到广东,到处的寻找啊,找到杭州那边,他一看,原来灵鹫峰飞到这儿了,他就在那里住下来了,这是西湖高僧第一个。他打算在那里活一千岁就死,他在那里又是修庙又是怎么,弄的很有劲,到了一千岁,他忘了死,又过了七十二年,他想起来了,你看他们这些人平常不动心不动念,都在静中啊,念头不动死都不知道,你看佛教这个多深远啊!后来想起来,那得死了。宝掌和尚怎么叫宝掌呢?他这手心能现三千大千世界,他可不是一般的和尚,他身体上的骨头都长在一起,这西湖高僧传,记载这个的是莲池大师,很赞叹宝掌和尚。他为什么那样自由啊?我们也有,就是我们没有好好的修行,我们要是踏踏实实的一天到晚用功,看得破,吃得苦,我们也可以。赶快用功,这个时代有些事比不上古代,古代修行跟现代一样,不是说古代修行快一点,现代慢一点,不是的,快慢在乎个人,不在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是个什么样?什么样都不是,你说这一天一天是个什么样?修行是无形无相的东西,你不要执着那个时代,本来不生灭,要弄个生灭,这样不行。

  禅堂里面一个月,维那师父要讲四回话,讲什么?讲规矩。维那师父只能讲规矩,不能讲修行。班首师父能讲规矩,能讲修行,是这个样。斋堂里面僧值师父一个月讲四回话,初八、十四、二十三、初一,僧值师父在斋堂里讲规矩,讲大殿里不要犯规矩,讲斋堂里面不要犯规矩,出入往返,这一天的规矩。这维那师父讲规矩的时候,班首师父都出去,为什么呢?班首师父,他是法位上的人,在丛林他是善知识,他以佛法教导大家,这纲领执事讲话他不要听,过来的人,是这样。僧值师父在斋堂里面讲规矩,方丈不去过堂,僧值师父讲规矩,彼此之间说的都很客气啊,往中间一站:班首师父慈悲维那师父慈悲,两序上座慈悲!你看这说的多客气呀?自称学人,学人有两句话要说说,这听到不是很好吗?斋堂里僧值讲话不能提名,这个人就是犯了一点规矩也不要提名,只能把这个规矩说一说,说这个规矩是常住制的规矩,不能犯,你要在大众提他的名字,他心里好烦恼。这个人没跟客堂打招呼自己就出去了,在斋堂里也不要提名字,就是说,不能随便出门,进出要告假。禅堂里边维那师父讲规矩,就是某个师父犯了规矩,讲的时候也不要提名字,就把这个事说说,你要不提名字就是给大众讲的,你要一提名字,大家都知道他犯了规矩,这个也看看,那个也看看,弄得他不喜欢。道场里这些制度都是前边善知识他们立的,香板由维那师父管,你走头一个圈子,他在冲盹了,打一下,要走第二个圈子,他还在睡觉,就不打他了,有这么回事。佛祖制的这些规矩都是对我们有好处的,我们出家人不是当参学吗?冬参夏学,冬天要参,夏天要学。以前正规的丛林哪,夏天要讲讲经,请法师讲经,道场嘛,要成就净缘。你在打妄想,烦恼了,肯定没有功夫,要做到真参实学,得会参禅,语默动静、开言吐语都在净缘上面,把功夫用上,以悟为期,把自己的功夫一提,早晚开了悟,了了生死,才算结束!那就是不结束不行!话头不要放松,嘴不乱说一句,心不乱想一下,这不就是修行的菩萨嘛!

  用功还行,要是没有用功不就可惜了吗?东走走,西走走,这里住几天,那里住几天,你没有追一追,你的功夫怎么样啊?你是个出家人哪,你用功没用功唉?这修行人要一时一刻把自已的功夫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古人一用功就是三十年五十载,你在那儿东走走西走走,你用功没用功啊?本来出家是修行的,你有没修行啊?好像就是把和尚衣服穿上了,也方便,哪里也有饭吃,找点衣服穿也容易,这就不好办了,怎么?没踏实。假若功夫要有进步,他不会乱跑了,也不会乱打妄想.因为你只顾用功啊,没有时间跑了。就是说你用了,你用的什么功啊?随口答出来:我念佛!倒好啊,念没念呢?《弥陀经》持执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做到了吗?

  这功夫用不上有原因的,一个腿子疼,再一个功夫太生了,烦恼了,东走西走,跑几个地方啊,更不好办。要跟着古人学,三十年五十载,把自己的功夫弄个水落石出,这古人用功可不是东走西走啊,住一个地方就是三年五载, 十年八年不动。功夫人还没有上正规,到外头是不是当参学呢?你现在到外头你参学谁啊?你参学什么唉?到处都差不多,放又放不下。丢又丢不开,提又提不起来,自己一个不在乎·要按说这里还好一点,其他地方可不好弄了,你对我有意见,我对你有意见,都是意见,他想收拾他,他想收拾他,为什么呢?为名为利,旁的为什么呀?说自己割爱辞亲,自己背井离乡,你到佛教里面为名为利你看多划不来!既然自己把这个和尚衣服穿上了,要作和尚的事唉,,迦叶尊者,七世荣华,乐在山林,抛弃荣华富贵,最初我们出家说看破了,看破红尘,什么是红尘呢?你贪的、爱的、想的、舍不了的,这不就是红尘嘛!红尘把你包围了,你以为你还很快活,你有什么快活?到处都是这个样子,能不能放下来作功夫呢?你选择一个法门,从生至老,一生做去,能不能这个样呢?可不容易放下,或者事很多,究竟你有什么事啊?住房子你不负责,房子弄好了你住,吃饭你也不要负责呀,你听见打叫香,你就吃饭嘛,有人给你添好,你说你还有什么放不下呀?在家居士结缘的都有衣服,不是我刚出家的时候没有衣服穿,好象是你自己要找你自己的麻烦,你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这都是你自己打你自己的闲岔!吃饭你不要操心,房子也不用你盖,那你的困难、你的事情都解决了,你自己要放不下嘛,东奔西跑嘛,你这是怪谁?是是非非的,你看这多苦恼啊,自己可能还不觉苦恼,因为只顾着搞名堂嘛,在那鼓着劲,你那是干什么?没别的,就是没有把修行当认真哪!因为社会上这名利财色很好,没有丢掉,没有踏踏实实认真,不就这吗?

  历代的善知识都在那里说,叫我们放下,诸佛菩萨,语录、经书、论著,都是叫我们守规矩,放下用功,他们说的再多,人再多,一天到晚在那儿听,假若你要放不下呀,菩萨也没有办法,诸佛菩萨叫我们修行,我们要是放不下,不能老老实实的修行,也辜负了佛菩萨的言说。以前印光老法师,他是常惭愧啊:我们惭愧不惭愧呀:这么多的佛菩萨善知识给我们说法,我们还没有用上功,要惭愧!惭愧自己苦恼,赶快发心。你们还年青,老了就不行了,老了提也提不起来了,行也行不起来了,坐也坐不得,吃也吃不得,趁年青赶紧哪,赶紧用功哪!催板。

  开示四十五

  五比丘得了道,就问世尊,我们得了道.要作人间的福田僧,我们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呢?世尊说:穿百衲衣。百就是一块一块的.衲就是用针衲.我们要吃饭哪?说你们要日中一食.我们住在哪里?说树下一宿.这就是人天的榜样,那己经摆脱了这世间上一切名利财色.托钵乞食,日化七家,不管吃饱吃不饱就这七家,可能也吃的饱,这个样子嘛,给后来人打下了安全的方向。你穿的是破衣服,你在树下住,你日化七家,你说社会上这个样子的人.谁来搞你?你不为名也不为利,世尊前面作了榜样,世尊生在树下,修道在树下.转*轮也在树下,涅磐也在树下,树下就表示清净,我们要学佛啊,你猛一卜有点放不下,象古今这些修行人,那都不是一生两生啊,他累生累劫都在那儿栽培,为什么他出世为人跟别个不同呢?

  这也是想起来我呀.我自己,我在家的时候我可不是说想出家成佛,不是的。我是听人家说这个成神仙,成神仙那就是第一条,不能跟女的有来往,来往就成不了了,我在家的时候啊,我十来岁我就眼睛不看女的,怎么呢?我是那样想的,我要看了女的我这个眼睛修不成啊,假若我这个手要是挨了女的,我这个手修不成,这也算是不管是想成佛啊,想成仙啊,他有这个因。我小时候,跟我们那个村庄的人不合拢,我到现在还有这么一个习气,不愿意跟谁在一起,就这孤单一个人,因为他种了这个因了。我们那个村庄里,男的长到十八、二十岁的时候要结婚,我呀,没有去看过,我不去看,我看那作什么?这天气要是热天,我一个人在哪里?或在树下,或在路边,我也不在房里边,这个也属于习气。因为一个村庄的人嘛,娶媳妇,新娘子来了,大家都去看,我不去,我就是这个习气,不愿意去。那是怎么回事?就是思想不愿意去看,或者是我呀,不是那个地方的人,或者是我自己也知道一点,我自己是深山里边的修行人,我哪能长期住在这个地方呢?我过几年我大一点我就要走,我不会在这家里,那看不惯嘛!这想起来嘛,家里这个事,小时候我现在想想,就是往昔劫种了这个因,我一个哥哥,他的老婆来了,老婆来了,我不说话是不说话,我也会看,对不对我还是知道.嫂子一来,我的哥哥呀,对我父母也不好了,我小的时候,有什么事情我哥哥都是很忍让我,对我也不好了,那就是女的没来,对于父母也好,对于兄弟也好,他这老婆一来,他就另外不一样了,变了。这也是他们要推我呀,赶快走!那就是我决不干这个!一个村庄里这些小孩长到十八九岁,都想娶老婆,我说了,我可没这个心,你看我才十来岁,等我大一点能走了我就走!我不在家。那是什么思想呢?怎么那个样子?什么思想我也不知道,我就是那个样。叫我跟村庄的哪个人来往也不来往,谁也不来往。我穿的衣服啊,母亲给我做,别个做我都不穿它,我自己也弄不清这是怎么回事。这七八个村庄都知道,后来我大点了,到十多岁了,我并不知道这去当和尚,不知道,我也没见过和尚,反正我是要到那个深山里边去修行,深山嘛,就是修行的地方,叫我在家我不干!看这个样子这个人哪,村庄人也莫名其妙,这也算是个因哪,你没有这个因他也不会这个样子,这很坚决,我谁也不听,我就是这个样,反正我大一点我就要走,我不会在家,我到深山里边去,我跟村庄人没有来往,于我没有关系,那就是前生种了这个因,一出世为人,就跟别的想法不同.他的想法是他那个样子,种了这个因他就要结这个果。他们说什么,若知前牛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生果,今生作者是.这佛教就是讲的因果,不管你说的怎么实际.就是佛教讲的实在。我们要晓得我们前生干什么的?今生受者是,你的思想作为就是你前生做的事,今生受。将来怎么办呢?今生做者是。这修行没别的,就是因果呀.有世间因果,有出世因果,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就是说的这个因果,因果不昧,三世诸佛成佛都是因果成熟了。

  出世法跟世间法是怎么回事呢?没别的,就是我们所做的社会上这一切,有染有爱,有嗔恨,有贪心,你所作这一切呀,都是世间法。你比方我们这个和尚,持戒坐禅,没有染没有爱,要成就戒定慧三无漏学,受戒要持戒,这就是出世法。这一切的行动,思想上没有染、没有爱,所作皆办,具诸佛法,那为什么我们出家人要离开家呢?因为那是世间法,你不割爱辞亲,你脱不了,他缠住你了,剃发染衣,出家受戒,这就是出世法,可是你要还是有染有爱,你虽然穿上了和尚衣服也不行,怎么?你还有染心爱心,虽然说这一切佛法是出世法,你有染有爱那就不是出世法了,应当知道这个道理,我们的方向、我们的目的,就是不染一尘,不生一念,这就是出世法!

  大家有好多的菩萨在那里看经,这经好多啊,有时间看看也行,三藏十二部所指,就是明心见性,这是我们的目的,不要弄错!那你在这个世间上很难搞啊,不对了就被他们转了,这男男女女的,长长短短的这社会上啰里啰嗦的事把你包围了,要有一个很好的区别对待。反正现在我们也有饭吃,也不求谁,求他干什么?我们时时刻刻,知道我们是个佛教徒,我们是佛的弟子啊!佛生在皇宫他都不染,我们也学嘛,也不染嘛,不就可以了吗?

  古代的时候,划地为牢,这现在你用大铁门你也堵不住,唐朝那时候建的制度,放到今天要加一些,不加一些制不住了。你看那高旻寺的规约他加了好多,金山还少一点,高旻寺那个老和尚人家很有智慧呀,是善知识,高旻寺打禅七,和尚、班首讲开示在里边转,本来是在外边转,他怎么改了呢?因为来果老和尚他有他的考虑,班首师父在外圈子走着讲开示,他这里边有些人靠着这个佛龛子睡觉,来果老和尚他就改了:禅堂里嘛,是时时刻刻用功的,我看到的时候是在里边,究竟现在还是不是,改没改还不知道。

  那就是从林一定得有很好的教规,你光教规还不行,还要有人执行。常住里请出来的纲领班首,这纲领是专门管理教规,没有这几个人很好的管理的话,你光弄那个教规也不行,光靠纲领管理, 也管理不好, 还要班首拥护,班首的护持,班首要肯护纲领,纲领很尊重班首,这班首师父他处处都是护持纲领,从林里最主要的纲领,就是禅堂里维好,大殿里、斋堂里,出入往返是僧值,假若维那、僧值要是执行教规,你这班首你可得拥护他,那千万可不能说我们是子孙法派.那个不好。那你就把你班首的原则,任务,你把它丢了,那就自己要负囚果责任,那就避兔不了这个长长短短的,这个末法的人没有很好的教规管理,不要说了生死,想用点功都不容易,一定得有正确的教规,正确的纲领班首,才能把这个教规弄起来,大众要跟着这个教规来执行,上殿过堂坐香,出入往返,一切时一切处,时间久了,自己的修行,自己对佛教的认识就走上了正规。这一随便,就不行啊,有的事情也要两边说,跟大众也要说,跟纲领也要说,护持常住的一切教规,往前推进,没有这个不行,班首师父定要护持纲领,班首师父他就是跟方丈分座说法,和尚不在,那就是班首师父要负责,因为他是法位上的人哪,一定要精进勇猛的把常住的教规护持好!

  不要从佛前走,佛前走那叫穿堂,那也算犯了规矩。为什么禅堂里有那么多规矩呢?这规矩外表是制身,实际是治心,你心一动啊,就有了一个隔阂。这禅堂里注重的就是起心动念,即乖法体,有心即错,动念即乖,禅堂里就是这个样。那个意思就是你把你的,你自己的观点,你自己的想法,统统不要了,一点也不要留,干干净净的,你所用的那个功存在,要真是得到实际,你用的那个功也就转成般若大智了,你自己的本体自性发明了,看话头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见性,话头看的纯洁了,走路也是话头,吃饭也是话头,行住坐卧二六时中,都有话头在,把这妄想、昏沉、执着转成一个话头。你要念阿弥陀佛,完全是一个阿弥陀佛,你要持咒子,什么妄想也没有了,就是你那一个咒子,这是修道的开端,不这样不行,不然你老是那个昏沉妄想,那都成它了,你的正念就站不住了。那什么是开悟?什么是见性?你功夫要用的单单的的,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你那个妄想烦恼要休息,这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这都靠你这一念不生啊!你功夫不到这个一念不生、一尘不染的话,你这般若智他不会现前,那你只顾打妄想嘛!这也没别的,就是你这个妄想、昏沉太熟了,你这功夫啊,还没用熟,正用功他怎么打起妄想来了?就是没用熟啊,要知道,用功要生处转熟,你看这个话头、念这个佛号太生了,要把他弄熟,因为你这多少年,从父母生下来就会打妄想,弄惯了,你才出家几天呢?妄想昏沉太熟了,要专注一境,这样来做,把这个专注一境的功夫要做的很熟,睡觉它也在,坐香走路它都在,什么昏沉、什么妄想,都甩不掉它。什么是妄想啊?哪有妄想啊?就是你那个弄的太熟了,你把功夫用熟,妄想烦恼昏沉都变成了你这一句正念,自然就不在了,这就是用功。用个三年五载,自己可以得一个实际,那不是说你想怎么就怎么呀,不行,你把你所用那个功夫熟中极熟,你那妄想生中极生,一天两天不打一个妄想,那就对了。

  古人提出来,父母未生以前本来的面目,那就是伪山祖师说香严禅师,香严他聪明啊,他在百丈老人那里他最聪明了,问他一句他能答复十句,问十句,他能答复一百句。后来百丈老人圆寂了,他依靠的人不在了,他就是文化好,也很会说,按这个禅宗来说,会说,文化好还不行。他就到伪山,他有好多文章,伪山当时他们同在百丈,他喊伪山师兄,伪山知道他,就说师弟呀,你在先师那里问一答十,问十答百,你到这儿来了,我不问你多,我只问你一句: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本来的面目?要答复啊,他答复了好多,伪山说,你答复这都不是,都不是我所问的意思,就不承认。他好丢脸,他想着我这好多年学习,这一句都答复不出来,我还学啥呢!把他的文章诗句用火烧了,他那意思呀,从今以后不学佛法了,学了这么多年没用,被师兄一句话问的都作废了。后来就走了,往北方去,经过湖北,到了河南香严寺,那时慧忠国师己经圆寂了.他就在香严寺里种菜,因为他有底子啊,他用过多少年功啊,种了几年菜,挖地.地里有石头、瓦块,它碍事,就丢到外边,有一天哪,他拣了一个瓦片,往外一丢,碰在那个竹子上响了一下,他心里就明白了,他说什么: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忘就是忘我啊,我执法执都没了,见了性了。他一见了性啊,他一切都通达了,那就是伪山再问他什么他都会答复,这一说出了一个人,那了不得啊!后来传传,传到沩山那儿了,沩山下面有个仰山,沩山就说:师弟他己经过来了!仰山有点疑惑,为了弄个明白,不远千里,从湖南走到河南香严寺,古代哪有汽车呀?他还在那儿种菜,一到菜园里,都是熟人嘛,就说,我听先师说你己经过来了,如来禅你是明白,祖师禅你梦还没梦到呢!香严就说:师兄,你听我再说,去年穷,还锥脚之地,今年穷,我连锥脚之地也没了。这仰山就恭喜啊:佛门又出了一个栋梁!承认了,不但是如来禅,祖师禅也彻底了。象六祖说的,祖师禅就是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禅定解脱就是如来禅,那我们懂得了吗?我们现在还不懂,不懂那不能算了。

  我们用功,禅堂里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看念佛是谁,一个是参念佛是谁,这个是云居山大慧宗果禅师提出来的,他就在那里作方丈,他是念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开了悟、见了理,他提出来念佛是谁。虚老和尚多少年都是叫看念佛是谁,看话头也就是观心,观心无念。你观这个念佛是谁,静观来处,不要用劲,那不是用劲的事,你去劳动要用劲,这看话头你不要用尽哪!我们不是气功,越轻越好,越细越好,只要你那个话头使它在,这些修道的方式方法都是摄受初发心的,有些禅宗的善知识,念佛是谁?究竟是谁?到底是谁?拼命的参,用力用劲,这只是刚开始一个初发心,你不这样弄一下的话他这妄想太多了。看话头要细,细中之细最难明,直到寻到无寻处,始知凡心是佛心。这个心要细,只观看妄想的来处,落在何处,你不管妄想再多再大,你追究一下这个妄想的来处,确实你找不到地方啊,这个样子对付刚用功是有好处,你要不用这个,那就只顾打妄想了,你想念阿弥陀佛也不行,用力用劲弄不好他会出毛病,实在来说不要用力用劲,它不是用劲的东西嘛,做事要用力,这个话头你要用力用在哪里去呢?你只要细心的看着它,使它在,开始也叫想,你想着它,如母忆子,就象妈妈丢了小孩子,又象小孩要找妈妈,时时刻刻,忆念不忘,跟念佛一样,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看话头也是忆兹念兹,念念在兹,这个忆就是个疑,只忆不念,就是疑情,只有这个忆的念头在,不要起心动念去想,只照顾这个意思,只照顾这个疑情,总来说不要忘了,走路也不要忘,吃饭也不要忘,做事也不要忘,这时间久了,会有一个水落石出,用就这样用。

  这用功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为什么难?一个是没用熟,功夫太生了,弄不好就到它那边去了,打一阵子妄想还不知道呢,想起来才晓得,开始用功就这个样,把你的功夫想起来,不要忘了,时时刻刻想着它,忘了赶快想起来。世上无难事啊,就是我们这个修行要难哪,有的弄了几年还搞不到一个水落石出,怎么?就是我们妄想太熟了,烦恼太多了,一动就被它转了。古人用功都是三十年五十载,赵州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一天吃一粥一饭还动念头,你看这用功难不难?人家赵州老人是开了悟之后啊,我们这不管他开悟不开悟,生死了不了,你总要踏踏实实的把所用的功夫时时刻刻的弄稳当,外面的音声色相你不要被这个转,你虽然是没有离开这些色相,你不要去染它,出家人最要紧的要去爱,你要有这个爱,这功夫可是不容易用上,爱了嘛,变了,它不是那个东西了。

  我们这个地方还好一点,现在有好多地方你不要说这个了,人家不是弄这个的,你到这里来了嘛,就要发道心,自己过去的长长短短,不管了,不要继续了,要自己决定行门,行住坐卧都把你那个功夫用上,这要很细心,很注意。

  佛教里这一切规矩就在禅堂里边,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在这里,这个禅堂也小,住禅堂的人在外寮睡。按说禅堂大了,维那师父有个寮房,他不在寮房睡觉,他在那个香桌,靠他坐的那个位子,他在那里睡觉,禅堂里四个班首,堂主师父在西单后边那里睡觉,也不回寮房,作什么呢?禅堂里广单有人说话,他要管呀,不能说话,夜晚也要管,夜晚维那师父要查单,以前当值的有手罩,维那师父手提香板,那个手拿着手罩,你鞋子没摆好,他香板一拔,他有帘子,他把那个慢子一拔,看你睡觉有没睡好,睡觉吉祥而卧,这是学佛的,不能趴那儿睡觉,趴那里是畜生,仰着睡是修罗,这一举一动都要上正规,堂堂的比丘,人天的师范,不是个小事啊,不是随随便便的。禅堂里样样都是生的,跑香不会跑,坐香也不会坐,盘腿子不会盘,放腿子不会放,摆鞋子不会摆,你看禅堂里你这一动,都错了。你穿个鞋子,穿个袜子也有规矩,为什么有这么多规矩呢?就是制伏妄想烦恼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都是佛法,你这个烦恼,无明都是违反修行的,应该用这些微细的规矩来治。

  比丘啊,可不是个简单的称呼,这修行人,要久住丛林,亲近有道德的,这里边住的人多,他里边就有修行人,什么是参学啊?看见哪个师父的修行好,就跟这个师父学,这就是参学呀,看那个人一举一动都有规矩就向他学,这就是参学,不是乱的,想怎么就怎么,思想上正规,你的烦恼、习气毛病,归宗一个正念,这样才身心清净,为什么这烦烦恼脑的,东走西走啊?功夫没上正规,烦恼、无名火,看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光看人家不对,自己的贪嗔痴一点也不防御,这当什么参学呀?人家虚老和尚走遍天下,他走了一千多个县,差不多的县他都走过,他说:走遍天下寻知己,未识这个是知音,挑雪填井无休息,龟毛著处兴丛林,耗费施主钱和米,空劳一生遭苦辛。他说的都是比喻,善知识绝没有妄言哪,说的都是实在,踏踏实实,真实不虚.那么后来的人不能忘了善知识教导,一切时、一切处,就是吃顿饭,做点事也要踏踏实实的,就是一个实在,不要弄的虚虚假假,长长短短,说是说非,一出了禅堂门口哇哇讲话,那就没有功夫了,有功夫哪会这样?白天是妄想,夜晚是梦想,这不都成了这些玩意了?确实的功夫没有用,自己要深生惭愧!要认真!催板。

  开示四十六

  都是这个样子过来的,我们要学诸佛菩萨,也从这里走,这是个老路。老路是什么样子呢?也就是从生灭达到不生小灭,这个样子来修行,免得走冤枉路。虽然是我们吃饭穿衣,一举一动,要按说应该知道这是无常,早上吃了饭中午还要吃,不吃行吗?不吃不行。我们要知道,我们吃饭,为的修行,为的不生灭我们才吃饭,我们道场的目的是修道的,修道的目的就是不生不灭。整个社会上所有的行动,乃至国家建设,这都属于生灭,我们在这个幻化世界上达到不生不灭,我们修行的过程还不能违反了生灭,因为你的生活,你的住处,就连我们的信仰,跟这个社会不是分开的,虽然不是分开的,也不能染,这才没有问题。你要是有抵触,一定要分开,分什么呢?因为释迦牟尼佛说的,众生都有佛性嘛,我们跟他们分什么呢?一个有觉悟,一个没有觉悟的问题,这没有什么争,争什么呢?好象是在这个争的时代,有些事情不争还小行,我们争是为了修道来争,不足贪名图利而争,我们在这个幻化的时代,有些事情你要是不争啊,这些事情你也弄不成,你不得不争,那就是人家要摧残我们这个佛教,前面这些善知识,他也不得不争一下,争也就是为了我们佛教能在这个时代存在,旁的有什么呢?我们在这个生灭不停的时代,我们赶快修行,要努力,天气凉快了,要把你所用的那个功夫啊,一时一刻也不要放松,松了你就偏离到那个生灭之中了,你应该知道,我们学的是不生不灭,虽然学的是不生不灭,你搞起来还是生灭,北方看话头,你一会在,一会不在.那不就是生灭吗?念阿弥陀佛·一会念了.一会又没有念,你还是生灭,一提不再提.一枝香 ,一天一时一日一月一年·你所看那个话头在,虽然是你这个身体属于生灭.你用的那个功夫他不属于生灭,这才行,那就是要发真实道心,把这些长长短短的习气去了。要按道场,一进八月,那就是要认真了.到九月,要加香,那就越弄越紧张,到十月要起七,起七就是万缘放下,单单的的要做到克期取证,这才是真正的道场,不是吃喝玩乐的,扯七扯八的.我们要认真,在这一年,在这一个月,要得到实际行动。

  禅宗讲见地.我们有佛性.这是自性法身,不是修来的,有佛性就会成佛,古人说,水清月现.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天上那个月亮照在泉里边,泉中可没有月.月在哪几.月自在青天。这些佛菩萨拿着有形有相的东西,把我们自性的本体表达出来,我们跑香坐香为的这个,我们吃饭穿衣也是为的这个,这一举一动都是为的修行.为的修行才吃饭,这色身他虽然是个幻化,幻化空身即法身,从这幻化之中得到实际,这修行就是这个样,你说修行是个什么样呢?这修行什么样都不是,你要有一个形相就属于生灭,《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哪有什么样子呢?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出世说了种种的办法,都是要让我们见到这个佛性,这个佛法就是怎么样也对,怎么样对是对,你有一个执著心,怎么样也不对,在这一切行动中,没有染,没有执着都对.你不管说什么,你有一个执着心,有一个妄想心,你有一个嗔心,你在那拜佛也不对,念佛也不对,修行人要断尽贪嗔痴,贪嗔痴要不甩掉的话,你修什么也不行。佛说的这一切修道的方式方法,以净心,以净缘成就我们自性,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自己看经拜佛,一定要达到见性,目的要晓得。

  ~ 他在那个铺上睡着,鼻子往外流血,嘴里也流血,老和尚看见我去了,他就摇手啊,说:你赶快走啊,你赶快回禅堂,你要不赶快回禅堂,公安局来了还要打你呀!他这手指着说:我这骨头都断了!你说要不是菩萨,没有相当的护法呀,你有几个也不中!他有愿力呀,不管他有什么业,有什么因,这菩萨他有愿力,或者是这一个阶段没有那一个人也不行。那就是应该放心,佛法是永远存在的,就是怎么样摧残,他是因缘生法,好象是应该存在,这不是说另外靠圣贤,不是,佛教是人民信仰的呀,有人民就有佛教,就是你怎么样摧残,怎么样破坏,人民还是要信仰,这就是佛教存在的第一条,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信仰!

  要按说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在什么环境,在什么时候,就是我们这个身体受刀山剑树之苦,信仰不能放弃,这就是信仰!要知道这是究竟法,信仰是彻底法,是究竟法,就是外边怎么样摧残,我们信仰不能丢了,这叫真信,真心实意的信!若外面有一点境风,就不信了,那不是真信.要真信哪,外面有一点境界,马上就放弃了,我见过不少,解放初期.有一点境风,哎呀,我可不是佛教,放弃了。发菩提心.是真正的信仰,随缘发心,随缘来出家,随缘来不信仰,这现在有啊,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教育,一遇着境风,好多的都不信了,到现在有一点好转又来了,这不管怎样也算信仰,不过不是坚固信仰,坚固信仰,那就是不管什么风起来,信仰不能放弃!就是说我们为了信仰,受什么苦我们也不放弃!要真心实意的信仰,不要弄的虚假,佛教是真实不虚啊,你弄个虚假就不行,你终究站不住脚,我们要一信到底,直至成佛,这才是真正的信仰!

  都是禅宗道场,原来的禅堂现在坐香不坐不知道,以前从高旻寺出来到金山,你从这个禅堂出来到那个禅堂,这禅堂里住的人,十个人就有八个懂得禅堂的制度规矩。杭州那里的西天目他也是坐香,现在没有了。以前天童他也坐长香,解放以后他中断了,因为那些人一住都住几年,他什么也知道了,坐香腿子不疼了,功夫也会用,他就很如法了,你现在他在禅堂没有住几天就不住了,腿子也没有练好,规矩也没学会,功夫不晓得上没上正规。现在啊,确实困难的多了,禅堂里住几年,他没有妄想了,他经过几年的锻炼,妄想也少了,功夫也纯熟了,那才是真正的用功啊,这现在他这个地方去几天,那个地方去几天,他在禅堂一坐,这个腿子疼,算了,他不坐了,再跑到别的地方看看。你就是以前的念佛堂也坐香,因为念佛绕佛,坐下来止静,你还要盘腿子,腿子不疼才能安心念佛啊。这历代的祖师开道场,好象是这个念阿弥陀佛要方便些,百丈禅师建立清规他就提出来了,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外面有佛加被,念佛法门有信愿行就行了,那就是参禅跟他有点不同,怎么不同呢?参禅的人也不靠什么加被,也不靠什么支援,虽然是不靠护持,还是有护持,你坐禅得有龙天拥护你呀,这坐禅是诸佛加被呀,你虽然没有那个要求,这诸佛菩萨怜悯众生,如母忆子。就是你不容易信仰,你那功夫不容易纯熟,跟本来说还没有踏踏实实的来用一个阶段,以前禅堂里打禅七,有的打三个七,打七个七的很少,因为他这一年来,在禅堂里过夏过冬,他功夫锻炼的有了一个踏实,再一打七他很容易得好处。禅堂里按它的正规,从大进堂,是学腿子,学功夫,学禅堂里这一切制度。这现在也很方便,有的不坐香,早晚上个殿就很不错了,现在弄成这个样子!现在新开的宝峰,大部分都是年青人,还算是强强勉勉上个殿,这坐香谁愿意坐?他没坐惯嘛,假若要是经过一个阶段,他得了坐香的好处,你不叫他坐,他夜晚他自己也要坐,你现在安排好叫他坐,他也不想坐,他不会用功,他腿子疼,制度也不熟,要知道他的困难多,道场里要成就初发心,初发心难,那怎么呢?他样样都不熟,最主要的他自己不耐烦,他很不耐烦住到禅堂里边,他不耐烦的原因,是他也不懂得、也不认识这个禅宗,或是出家在乡下小庙,或是出家他师父也不知道,或是他师公几代都不知道,你想你自己都不知道嘛,你徒弟怎么能知道呢?说勉勉强强的住几丛林,现在你走吧,哪里有规矩啊?你就是说这高旻寺,他这以前最讲规矩了.来来往往有人哪,说那里也不怎么了,金山来说,基本上没有了,都变成社会游玩的地方了。

  古代的出家要容易一些,因为他道场里专门成就这个,这现在这个时代跟那时不一样了,这南昌佑民寺那也是禅宗道场啊,马祖建道场就在那里,这些禅宗道场年代多了,人也多了,都变成了市场,来来往往的人也不断,这个时代呀,你就是很发心,很有道心,或者是染缘太重了,净缘太少了,佛教这些道场改变成赶经忏,这就不好弄了,他小是修行了,他为钱,象那南华寺也是禅宗道场啊,现在也不弄了,就是弄一下也是外表,重要的还是想多弄那几个钱。要跟着佛教来说,这个钱多了它打闲岔,钱多了他就要另外弄个什么名堂,为什么现在不好弄呢?就是你这个道场的负责人哪,他不是真心实意的修行,他要多弄些钱,他跟社会上的人再有来往,本来我们出家人割爱辞亲,自己的父母都不来往了嘛.怎么还跟社会上这长长短短的来往啊?你象那个佑民寺、宝峰那差不多的居上都是女的,要按说这个寺庙里边哪能长期住女的昵?那不能啊,不能他现在要住嘛,你看这谁也没有办法,谁也管不了谁,这个时代了,你就是想管,你没那个权力管。现在这些头头都是那个样,那你说象这个样算了!那个不能算,应当发一个很高尚的志向,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不修行,我也要修行!我是出家的嘛,就是这一个道场里边都不修行,我自己也要修行!不管他怎么样说。

  祖师很提侣这个苦行,古人说什么:若参禅,下痛砭,高峰死关闭五载,长庆坐破七蒲团!高峰妙禅师他在西天目倒挂莲花,上边大底下小,他在上边打坐,他不敢睡觉啊,一冲盹掉下来就摔死了,在上边坐的时间长了,他冲盹掉下来了,护法韦驮就用手托住了,他问韦驮:象我这个样精进勇猛用功,天下有儿个呀?韦驮菩萨就说:你不要以为你这了不起,象你这个样的人呀,多如牛毛,你这个骄傲心哪.我不护你法了!这禅师又继续打坐,打坐久了他又从上边掉下来了,韦驮菩萨又把他托住了,他说:你不是不护我法吗?韦驮菩萨就说,你有了惭愧心,我还是要护你。

  佛教历朝历代的这些善知识,都是为法忘躯啊,死了算了。那个东林寺站在山门往南看,有个山峰很高,那上边有一个寺庙,这事好早了,古代住着很多人,人一多呀,没有相当的教规他就乱了。这个方丈很有道心,领导大家持戒修行,有一部分人道心就差一点,也就跟现在差不多,经常有些女居士到他那里去,夜晚住下来不走。这个女居士到庙里面,就是在客堂招呼一下,其他的师父不要去说话,你说什么话呢?这个方丈说他,他不叫说,大家有些不听方丈的,方丈的意思就是说,你不听我的,我跳山崖死了算了。吃了早饭,他准备走了,他那侍者看和尚这个样,就跟着,到了那个山崖,这和尚就从几丈高的山崖跳下去了,跳下去有一个大手把他接住了。后来这些师父晓得和尚跳下去了,就找了条小路,把和尚背回去了,这为什么呢?就因为庙里住的有个女的其他出家人跟女的有来往,他说也不听,那就死了算了。这样一弄啊,这庙里的师父都有惭愧心哪,也不叫女的来了,也不接近了。

  清净道场嘛,出家人割爱辞亲,爱就是妻子儿女,既然都离开了,怎么还在庙里长长短短的?这是不应该。这男女他能染,社会上这生死就是男女,出家人要远离名利财色,这是妨道的。一个出家的比丘,要持戒,要坐禅,因为你没有力量啊,境界现前你不染不行啊。有些人还特别要想染,这好多地方,男男女女的在一起,那就避免不了啊我们一天到晚讲戒律、讲修行还避不了嘛,何况你在一起说长说短的?现在已经弄成这个样子了,还是下苦功,要坐禅,长庆坐破七个蒲团,这就下了苦功啊!他打坐不是一天两天哪,坐破七个蒲团,也不是三年半载。这些人都在苦中修道,高峰死关闭五载,长庆坐破七蒲团,我们不要说坐破七个蒲团,坐一个都没坐,可能也不想坐,你要了生死到哪儿去了啊?人家能坐破七个蒲团,我们坐都不想坐,要不是常住里有这个规矩呀,我看不想坐的人还不少。在以前也有,禅堂里跟维那师父告假,合个掌,这支香想不坐,告个香假,维那师父要是不准哪,他好气,维那准了,他好喜欢。这为什么呢?这就是往昔久远劫以来,在这个出世法上很少栽培,有些师父很好,很喜欢坐,有些师父不行啊,不想坐,你叫他坐呀,他还有意见。佛经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这是提倡,叫我们坐啊,能够在禅堂里打一坐,你就是往禅堂方向走七步,就有很大的功德。修宝塔的功德虽然是大,但他还是属于有形有相,静坐他是无相法,他是出世法,宝塔虽然修的好、修的多,他是有形有相啊,这坐禅是无相法,真正的出世法,须臾之间都得很大的好处,诸佛祖师叫我们诵大乘经,念诸佛菩萨圣号,不想念,为什么不想念呢?就是我,我不想念,禅堂里打坐我也不想坐,他也能说出来个不愿意坐的理由。要实际来说,叫你坐,发的是菩萨心哪,这个怎么也不能拒绝,别人叫你来坐香,叫你上殿,你应该感谢他,这就是现前善知识,得习惯这个事,要称赞别人,学习别人。

  入海算沙.不要说海,就是别人拉一车子沙,这辈子也数不完!自从识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他说了: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恒沙劫。这些禅师都在保证啊,这都是真的,一点也不假啊,你得相信哪!这一天天的凉快了,大家赶快用功,人命无常,要加紧,要把这个生死当成个大事,这在外头出坡做事也得用功啊,处处都好用功,有个什么时间呢?你虽然是没有盘腿子,你在外头做事走路,锄草种菜,担担子,这一切的事务,你的思想都要在功夫上,不是说吗?禅堂里坐香,外寮里香坐,禅堂里打七,外寮里七打,都在功夫上。

  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这不是正法呀?我们要是这样子认识,我们就是正法,那你要是贪嗔痴,做这些违法乱纪的,这不是末法吗?这末法不是这个时代,就是这个人,人要是末法,你不就是末法吗?就像虚老和尚说:你们不穿和尚衣服了,你们要结婚,这不是末法是什么?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修行,这不就是正法了吗?你贪嗔痴,吃喝玩乐这些事情,到外面乱搞,有些地方,他有几个钱,他在街上买栋房子,老婆孩子在那儿住着,夜晚住那儿,白天到庙里弄几个钱,你看这不是末法呀?到哪儿找末法呀?有些地方,老修行一天到晚还是在那里修行,这不是正法吗?正法、末法,像法,不是那个时间,就是个人作的不符合佛的戒律,不持戒,不坐禅,这就是末法了!那一天到晚在那里精进勇猛,在那里修行,这不就是正法吗?你这执着心,不就是末法吗?闻到佛法不退,从生到老,尽来来际,都是修行,这自己的正法不是现前了吗?到哪里去找正法?到哪里去参学啊!你受了三坛大戒,不染世缘,常修梵行,这不就是正法住世了吗?

  这现在这个样子了,你不要管他,你只管修行你的。那就是在这个社会上,混了这么多年,所染所贪,你把这都要放下来、放下来就是修行,不是另外还有个修行,没有贪心,没有染心,没有爱心,这样处处不就是修行嘛,修行是自己,不在他人。你说哪个地方不好修行、哪个时伺不好修行唉?你既然能打妄想就能修行,妄想是从哪里来的?都是自己要打妄想,自己要用功,不是别人给的,不是别人送来的,都是自己的,佛法叫心法。

  现在各地方办学校,古代的善知识,他就是依止一个高僧,研究一下就行了,现在开这么多佛学院,能不能出个把人呢?这不好弄。现在搞什么?都是吃、钱,那个地方吃的好,那个地方钱多,这样怎么行呢?应该知道,这吃的好,这玩的好,这不是修行要是吃的好玩的好是修行,释趣牟尼佛还在雪山修行啊?迦叶尊者七世荣华,乐在山林,这就是榜样啊!这修行人那都在山中,现在时代不同了,山里边的寺庙现在变的跟城里差不多了,云居山比其他地方要好些,那也是原来虚云老和尚打了个底子。这现在社会上的也想住在上面,没别的,就是有钱了,有钱社会就要占了,没有钱谁来啊?他就为了钱嘛,你兜里要是没有钱他来这里作啥昵?我们不管他社会上怎么弄,我们只管弄我们自己的,这个时代也有这个时代的好处,国家制定的有宗教政策,你要用什么功你就用吧,你把你的妄想烦恼去掉嘛,你继续他干什么唉?这习气毛病要好好去了,自己染的自己去掉,要赶L快修行,用什么功都要持戒。《楞严经》上说,任你多智禅定现前,不持戒还是不行。现在这个时侯并不是不懂啊,懂得很多,都没用上。

  现在要按说也算清净,我们这儿不搞其它的,也不传戒,也不做法会,也不攀缘,就是持戒坐禅,也不是没有饭吃,也不是没有衣穿,也不足没有房子住,那就放下来嘛!一心一意用功,常住尽量的少打闲岔,在外面做点事情动动身体也好,现在初发心多呀,一天到晚光坐你也坐不来,做事不要忘了把自己的功夫提起来,搬柴挑水,迎宾待客,这都是用功啊,哪里不好修行呢?把自已的习气毛病辗转的消失,自己的功夫一天到晚在这里搞,忘了赶快提起来,不要叫它丢了,行住坐卧都是修行,那还说什么呢?催板!

  开示四十七

  散香啊,你看维那师父跟当值的,挂二板、散香的不能跟这挂一二板敲在一起,敲在一起不好,禅堂还最忌讳这个,犍槌跟犍槌不能碰,碰了于禅堂不利。禅堂里要弄起来,这些事很多,跑香也要上正规,外正规内正规呀,外面要是很正规,内里边这个话头要现前.不是光跑跑算了.跑香就是为了用功,不管你是用什么功,你跑香那个功夫不要丢了,不要光顾着跑了。这跑香它也算是一枝香啊,这每枝香都是用功的时间,那敲的散香意思是照顾话头。佛教各宗都有一个制度,最好的就是禅堂,我们这里还不算是跑香,还没弄好,不管是多聪明多智慧.你到禅堂里边也不知道。怎么?你没看到过嘛,在家人怎么能看到过呢?他不知道,听也没听过,这禅堂里边怎么有维那呢?还有班首啊?你跑香的时候没跑好,也可以说你里边的话头失去了,你不会跑也打闲岔,那你说这个样子怪谁呀?谁也不怪,没弄过嘛,多少年了也没有弄这个,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个嘛。生在社会上,有的几十岁了,没有见过,怎么会做呢?行就是跑香,坐就是坐香,这些事都要教一教。

  这佛教不知者不说,因为他不知道嘛,那为了想学,那不得不说,得有说得有学,得接受这个.学什么?学规矩,学用功,这都是应该学的。以前有些地方,禅堂里夜晚要吃饭,这些事情可多了,为了夜晚吃饭啊,有好多事情,筷子怎么拿,怎么放碗,怎么拿饭,怎么添,怎么接这个饭,吃完了怎么办,现在我们也不去学这个。夜晚吃东西啊.禅宗开始都不吃,不管什么宗,都不弄。后来弄到清朝雍正年间,夜晚吃点东西,是从天童传出来的,那时候跟现在不同啊,那时候早上吃一点稀饭,中午吃顿干饭,这叫一粥一饭。这现在有了,到处也可以吃馒头,假若这个人要是一顿馒头吃饱,一天也不饿.我们是修行人,有了这个色身,说是有道无道,吃穿重要,没有这个不行。古代与现在是有点不一样,我们用这个功夫,古今是一样。这些制度这些规矩是我们应该遵守的,不是说一定要叫别人说、叫别人管,管这个干啥?出入往返,上殿过堂,象这个样子就可以嘛!你说有个什么管呢?那就是你不要出了这个范围,你出了这个范围,要是不管一下,就是打闲岔。跑香不能乱跑唉,坐香要端端正正的,开始一坐香就把你那

  个功夫提起来,这枝香不叫它断,它要断了,你赶快提起来,开始用功就是这个样,要把他转熟成生,转生成熟,我们打妄想,功夫老打失,这就是功夫太生了,要把他转熟,忘了赶快提起来。古来过来的人,他这话头一提,一星期不断,我们现在做不到、做不到就是太生了。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他这极熟啊!昼夜六时功夫都在,我们这枝香能不能叫它在?可能还不容易,这样来说我们比占人就要差一些,那古人他怎么能多少年都不打失?念阿弥陀佛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不要说是七日了,你能有一个钟头不乱啊,你这个行走坐卧,就不是一般的人了,还用七天啊?你走路吃饭就不是那个样子了,这个功夫上了正规的人,他不容易害病,因为他已经走上正路了,病也少了,妄想也少,这个样的人哪,很好用功,他功夫熟了,他不断了,他信心也坚固了。我们现在一会用一会不用,勉强的用上一下,有的半天、一个钟头还不提起来,这怎么造成这个样了?就是没有信心,这妄想太多了,用功的时间太少,没别的,就是不熟。那自己要认真的把自已所用的功夫用熟,吃饭的时候叫它在,睡觉的时候叫它在,睡觉一睡着不在了,醒了赶快叫它在,长期认真把功夫用「,功夫用上了,那还怕打妄想?还怕烦恼啊?因为他没有这个了,他已经越过这个坎了,他已经有主宰了,就是有病也不怕,没有什么可怕的,他能够自己善调身心,他不胡思乱想了。现在没有用上的赶快用上,用上的更好去用,这全靠自已,别人帮忙也帮不上,因为打妄想是自己打的,并不是别人打的,真实用功个靠自己,这班首师父也不过说说。

  或是家庭,或是社会与自己不怎么合适,引起来出家修行。诸法从缘生,唐朝安禄山造反,李源的父亲守东都,安禄山逼破了洛阳,就把李都督杀了,安禄山的儿子想夺位,把他父亲又杀了,唐朝就借这个机会把他们收拾了,李源信仰佛教,他把住宅、田地改成了寺庙,请圆泽禅师担任住持。这李源居士想朝峨嵋山,邀圆泽禅师一块去,圆泽想走西京到四川,李源不愿意到西京见到熟人,想走武汉水路到四川,圆泽禅师他是过来人,李源他不知道圆泽的想法,到汉口坐船走了几天,水上起了风,就把船靠岸边,村庄这男男女女的就到河边洗东西,圆泽禅师看到一个黑衣服的妇女过来了,他就哭起来了,这李源就问他,圆泽禅师说:我不愿意走这个路啊,我就是怕见这个妇女,这个妇女怀孕三年了,就是等我去投胎,假若不见没有事,这见了不行了,一定要给他当儿子。圆泽禅师就说:再过十二年,到杭州天竺山前边会面,明天我生下来,你要到我家里去看,我要见到你会笑起来,以此为证。圆泽禅师安排完之后就走了。李源也没有心朝山了,就回家了。时间很快,一晃过了十二年,八月十五要在杭州见面,他来到天竺那里,看见一头牛,上面骑了个小孩,笛子吹的哇哇响,这小孩一见李源就说: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行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长存。李源一听,知道这是师父,就上前合掌,小孩就说:李居士,你真守信。一勒牛鼻子上桥头就走了,又说: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游已遍,却回烟掉上瞿塘。就是说骑牛的小孩己经不是江边的那个小孩了,那个小孩已经死了,又在杭州投胎,这个骑牛的小孩走了就要死,又要到瞿塘投胎。

  按他们教下判断,这圆泽禅师证了初果,他能够七返人间,证阿罗汉果,虽然是有大智慧,有大神通,能知道过去未来,可是投生还是免不了。这是谁提出来的呢?这是印光老法师他提出来的,假若有这种功夫,生死虽然是没有实际的把握,他自己也掌握了一部分,净土宗说,这样的人要往生的话,肯定是上品上生,哪还要经过这几生几死呢?禅宗说要是了生死的话,非彻底见性,不见性不行,你功夫好也不中,圆泽禅师这还没有功夫啊,这确实了不起,他能知道死去生来,死去生来要证了四果罗汉就没事了,这个修行啊,差一点都不行。《四十二章经》上说,阿罗汉能旷劫寿命,这修行很难,再难也不能算了,越是艰难越是往前进,或是参禅或是念佛,要努力,要把他当成头等大事,不管什么要紧的事情也没有这个要紧,念念在兹,时时刻刻在这儿用功,生死大事嘛,马马虎虎不行,不管修行什么,都要认真,会说不行。

  也不是打好多七,就是三个七,金山是老打七的地方,现在也不打了。金山打禅七打三个七,禅堂里连维那师父一共住十八个人,三个七打下来,十八个人开悟了十七个半,怎么半个呢?维那事情多,照顾大家,只开了半个悟,那时候金山在江中心,大家说:你要是不开悟,我们把你丢到江里去!他不愿意到江里,这十多个弄住他抬着就要把它丢到江里边,冲到东洋大海喂鱼去,快到水边了,快要丢的时候,他开悟了,那时候道业禅师是宋朝,说:你悟了,你悟了个什么呢?你得说一下。维那师就喊:大和尚,我真悟了,尼姑是女人做的!古人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言语可开,只能说一个尼姑是女人做的,就是这么个意思,成佛离不开识啊,转识成智,你要想吃饱饭你要吃,吃饱了不就没事了吗?说识智何分,那就是识与智你不要分别了,就是这个样,大家不要分别,分别就是识,不分别就是智,你说还有什么说呢?就是现在我们一天到晚吃饭穿衣,上殿坐香,出坡劳动,你不要分别这个,分别就是识啊,识就是生死,不就在这里吗?还在哪里?你说,说什么呢?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你要吃啊,你要用啊,你自己放不下,这些事情都来了,你现在住在丛林下,有吃的,有用的,你不做饭还有饭吃,房子也有住的,衣服也有穿的,冬天有冬天的,夏天有夏天的,你看他还烦恼,还气的要死,长长短短的,这都是没有功夫,这都不是用功的。他真的有功夫,还被这些事物约束啊?就这一部分,他东想西想,不如意的事情烦恼,再不行把两件衣服拿上,我走!你走吧,这么大的地方,你走不了的地方,可能国家对于这个东跑西跑乱跑的和尚有意见,不是查户口嘛,昨天南昌来了几个公安局来做啥呢?大概有些小庙里和尚做的不好,查到这来过没有。这啰尔吧嗦的现前了,你也不知道你是个出家人了,乱弄,这不行啊,自己也吃亏,对于我们佛教也有影响。

  那个李洪志跑外国去了,他现在说什么?说:我们这个道啊,正在受这一点委屈,以后更高更上,总是超过其他的宗教。我们对于他们这样,我们就是不理就算了,这些道门现在依然存在,他总是说他的好,以前他经常到这里来,他还想占这个庙,现在当然是不敢了,不敢我们要注意啊,谨防这些道门,隐藏在我们里边。那从哪里看呢?他不愿意守规矩,他嘴说又是忏悔又是信佛,他是说瞎话的,他想捣蛋,这样不行,不管什么人,一定要遵守清规戒律,戒律是佛制,不遵守不行。

  管他住多少人呢,不听常住的招呼都不行!这客堂里要经常的检查,他嘴说的跟他做的不一样就不行,不管是哪里来的人,都是这个样。清规戒律毫不留情面。嘴说不行,要有实际,说谁还不会说几句?要认真的护持常住,不能歪曲,不能破坏常住的一针一线。

  你在看经之中,打坐之中见了一点道理,那个不行,你还没有实际,出家多少年的老修行,又坐禅又看经,有点把见解不行,一定要弄实际,就跟达摩祖师说的,要行解相应,这才行。你把经书背一点,说长道短的那个不行,你说个一言半句把你打出去!禅宗就是这个样,禅宗是讲实际,那就不是讲瞎话的.不是随随便便的说两句以为了不起,那有什么了不起啊?佛说三藏十二部是叫我们行的,你要不行啊,佛这三藏十二部到你那儿是白说的,你知道一点能怎么样啊?古人不是说嘛,百千万亿讲经法师,赶不上一个坐禅比丘。佛法就是持戒坐禅,你讲那做啥呢?你想怎么样唉?说千万亿能说能讲赶不上一个持戒坐禅的比丘,你看佛法就有这么样的尊重,那不是说了么?佛法要没有人哪,到深山里边,找一个两个持戒坐禅的就弘扬佛法了,不是弄个这名堂那名堂,赶快要持戒坐禅,达到实际,不要弄假的,不要啰尔吧嗦的打闲岔。这就在上殿、过堂、出坡、坐香,看你的样子,你开言吐语,看你的行动,不管哪个人都是这个样,你嘴说的很好,你做的很不好,那不行,要努力持戒坐禅,当一个实际的,真正的出家人,那才行。

  天太热了,这制度要行些方使,禅堂里边有班首、维那师父,以前热天还要教打扇子.轮流打扇子,现在好,有电风扇,天气热,这个人不好过,夏天打扇子好多用法,好多制度,现在也不用这个了,也不说这个了。天要热了,大部分禅堂夏天要分单,分单怎么分呢?以前禅堂里面有广单,这热天哪,大家都不住广单,到外边廊檐底下,这儿也有这的方便,禅堂里是跟着祖师安排,要洗澡,有的人身上有点汁味,自己也不知道,跟别人挨着,令别人生心动念,自己也不好说,就跟维那师父说说,维那师父要调位子,这一定要这样,有空位子,叫他坐远一点。夏天不睡广单了, 可以在外边夜晚睡,夜晚睡呀,制度上还不能睡在一起,在那儿说话。出家人这个性格要孤单一点,孤身要自由些,这夏天来了,思想要活泼一点,不要弄的挺呆板,一定要怎么样,身上出汗,一定要去洗澡,不晓得当家的那个房子有没有搞好?白天去洗洗,晚上放了养息也可以洗,洗澡不要说话,谈什么心呢?只照顾功夫,一切时、一切处都要把你的功夫关照好,不要放逸。出家人上厕所不要说话,都要照顾功夫,都不能随随便便的说长道短,弄的抬杠子,没别的,就是你这个功夫没用,怎么还说话,还吵起来了?一个比丘昼夜六时都要用功啊,饭有人做好,水有人烧好,你饿了有饭吃,你渴了有水喝,你就好好用功啊,你把功夫用好,你不要长长短短的啦,这也不如意,那也不如意,你自己打自己的闲岔,弄不好还打别人的闲岔,这要不得,六和僧嘛,口和无争,你争什么呢?道场是成就人用功的,不是成就人放逸的,不管是你有什么道理,你得遵守清规,你个人的道理观点丢开,要依常住的这一切制度,你长长短短的放不下,你的习气毛病丢不开,丢不开修行什么呢?我们学佛嘛,就学佛那样放得下,家里日子还不好啊?要做皇帝他不作,古代的祖师出家,那就是难舍能舍,难忍能忍,这就是出家,这就是修行,到哪儿找修行?到哪儿找道场?自心是道场,修行在自心。再好的地方,你思想放不下也不行,可是也得有一个清净道场成就,古来的人都住在深山阿兰若,自己成就自己,有这几种成就,道业可成,有一样不成就就不行,不管是常住怎么样成就,怎么样安排,你自己要是不成就你自己啊,常住所有的安排都作废了,没用。常住这一切的安排,吃饭穿衣,住房子,冬天夏天这些制度,都是为了修行,常住是个什么样呢?常住也不是个什么样子,能成就用功,就是常住!不能成就大家用功就不算常住!自己要踏踏实实的成就自己。

  现在人就是不管修什么法,弄多少年也没弄出个名堂,原因我们放不下,那高旻寺法一老和尚,不管天怎么热,他还是穿棉袄,他怎么呢?他观在冰地里,他身上还是冷的很!就是天怎么冷,高旻寺那地方冬天还很冷,夏天很热,那法一首座他夏天穿棉衣服,冬天要在三岔河洗澡,怪冷他也洗澡,还喊热!古代的人为什么容易得到利益?就是他们的事缘很少,事缘就是事务,社会上的事情我们弄的太多了,也就把它放下,就没有事了,说功夫成片,我们现在就是一点事情也放不下,虽然是出家多少年了,还是不行。

  假若你对这个名利财色都放不下,佛说你要常修如死想,我命复当终。假若我要是死了,我还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呢?佛说人命在呼吸间,还贪什么唉?我看你们几个人天天在那里看经,经上说什么呀?经上没有别的啊,就是说我们修行的方式方法呀,就是叫我们放下来修行,佛不是给我们作了榜样吗?皇太子也不干,自己在雪山修行,学就学这个,旁的你学什么?佛是六年苦行,我们也学一点嘛,不是你出家三两天就算了,那不是啊,释迦牟尼佛他不是一次两次,就是光到我们这个婆娑世界成佛就八千回了,这一回呀,我们还算是好的,还看到佛的经,还看到佛的像,佛出世我们没看到,世尊来去八千返就是为了我们,就是为了我们这些苦众生,世尊真算放下了,从皇宫一出来,到雪山就不回去了,雪山很冷,也没有锅灶,就是日食麻麦,我们虽然达不到佛那个样,我们总得学一点吧?总得放下一点吧?现在这好大的福报啊,你看吃的、用的,其实这个样子,与道念不符合,古人日中一食,树下一宿,那时候得道的人很多啊,你看现在这出家人也不少,现在都是做啥的呢?有些地方,夜晚这些年青和尚可以到宾馆去玩,穿上在家的衣服,你看这还算个出家人哪?

  老和尚还没有断气,就说:你们哪,千万可不要把这和尚衣服脱了啊,这和尚衣服是我在北京拼命争来的,那就是这个和尚衣服脱不得啊!要保持这个圆领方袍,就是几千年来历代历朝的人民衣服改变,我们也没改,还是汉服,实际上己经成了和尚的衣服,你说你夜晚你跑到那个宾馆,男男女女你跑到那儿去干什么?要知道那就不是出家人了!这宾馆里那就是男男女女在一起吃喝玩乐嘛,你出家人到那去干啥?

  你有实际吗?梦中还有这些长长短短、男男女女的吗?虽然是除梦中,不要说是犯了四根本大戒,就是你犯了十三僧残,要忏悔的话,得有二十个清净的比丘僧,才能给你忏悔呀,那你要是破了根本大戒,要按律上说,不能忏悔了,要遇到大善知识、诸佛菩萨或者还能忏悔,语录上面有勇舍菩萨,他犯了淫戒,犯了淫戒要按小乘法来说不能忏悔,犯了根本大戒,如人斩头,把头砍了,怎么还能活得?说佛是大悲心,佛就问他:你是有心犯哪还是无心犯哪?你要有心犯,那就实际犯了戒,你要无心犯哪,还不算犯,梦中失精,因为久远劫以来,这些男女的事是生死根本哪。勇舍菩萨犯了根本大戒由文殊菩萨带领见佛才忏悔。你说你现在,你要找文殊这样的菩萨你到哪里找?罪是你自己犯的,说你忏悔了,你是不是真正的忏悔了?忏悔得有个实际呀,《梵网经》上说:有罪当忏悔,忏悔得安乐。你光嘴说忏悔不行啊,你忏悔你得见光见花,种种异相,罪便得灭,你是不是这样忏悔?要不是这样的话,你混到里边还是不行,你忏悔不了还是你自己承担!

  说你是某某的方丈,丛林不治,*轮不转,你现身或遭恶难,临命终时,堕落三途!这韦驮菩萨来处理,方丈和尚你要不治丛林、不治教规,你是个干什么的?那不是方丈和尚一个,下面的班首师父,你要是乱心,不是清净心带领大家修行,你也要堕恶道,这八个纲领,你是不是大公无私来领导大家修习三无漏学?你要不是的,你也要堕落呀!这一切行单上的,大寮里面,斋堂里当行堂的,你添饭添菜你是不是平等心?或是你有没有私心?你要是有私心哪,你也要堕落,你跑不了。你说我是个清众,我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管,你不遵守常住的规矩你也要堕落,堕到哪里呢?堕到三途,这是道场的制度,哪一个也逃不了这个范围,因为你是个凡夫,你要证了果位就没有了,照见五蕴皆空,罪福都不可得了,还有什么规矩唉?你没有证大阿罗汉果不行啊,你还在这个生灭之中,你还在妄想之中,这个不行,一定要把自己的志向,自己出家的目的,要认真,要实际,要当一个实际的踏踏实实的出家人,催板!

  开示四十八

  有些地方不好用功,这是说对于我们初发心,在禅堂里边,止了静,安安生生的坐在那儿,或者这个阶段用功好用一点,要在外边做点事情,用功要差一点,或是到斋堂吃饭,用功也差一点。不但是我们哪,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在吃一粥一饭的时侯还要生心动念,这个吃饭哪,饭菜到嘴里了,饭菜的味道不由得就出现了,你象我们天热到堂里洗澡,心会乱,跟着古人,比丘洗澡还有规矩,到堂里洗澡不要生心动念,功夫要现前,或是作一个不净观,这衣服脱了多难看哪?多不恭敬啊?还在那儿说,还在那儿笑,你们在堂里洗澡,我在楼上就听到你们在堂里说话,声音很大,没有照顾功夫,洗澡的时候这个功夫忘了,还在说话,这就不行。开始用功,身心没有把握,洗澡的时候,劳动的时候被这个转了。吃饭要选择这些味道,尤其是在外边做点事情,这总的来说呀,初发心用功,把不定,没有主宰,处处都要被这些境界所约束,你说修行在什么时候注重呢?就是在这些地方,就在这个行住坐卧,二六时中,吃饭穿衣,迎宾待客 ,搬柴运水,这一切时一切处,要谨慎莫放逸,把自己的功夫不要断,不要被他人的音声色相所约束,用功就这样用,用个三年五载,可能得一个实际,得一个实际也就是在功夫上,在见地上有点把握,有点主宰,有点真实,这么就不辜负出家呀!出家的目的是了生脱死,你出家个三年五载,还俗的不少,就是没有还俗,也没有真实来修行,一点教规都守不住嘛。

  你们在外头东走西走,你看有些地方他都弄啥呢?不要走远了,你就到佑民寺就不行。这僧住城隍佛祖诃呀,先贤都是住岩阿。岩阿就是深山里边,你看我们前边的祖师开道场,都是在山林啊,就是这青原山七祖开道场,唐朝的时候这里村庄百姓都没有,这一两百年前才有村庄,这一千多年了都没有村庄,住在这里还打闲岔,要叫你自己去城市码头用功啊,你更打闲岔。这个道场里面,不管怎么样,天天还有人把饭做好,吃一点。有的说:我到外边去行头陀!你行个试试,你去嘛。有的说:我单独一个人我住在深山里面!你去住嘛。

  那是谁呀?我年青,我们都在广东云门寺,虚老和尚他那是天天劳动.这个法门寺净一师,我们在一起,他跟我说,这里打闲岔,天天劳动,想到终南山去住茅蓬,我说:好嘛,你要走你就去吧。去的时候他舍不了虚老和尚,他哭了一场,又和我说说,到终南山去住茅蓬,大概有个把月,来了信了,他说:我到这终南山住茅蓬啊,真上了当!我要是不到下边去提水我没水吃,我肚子饿了想做一点饭,还没有米,还要去弄水,还要去弄柴火.去的时候准备好了,弄那个纸篾子,弄一块石头,那叫火?嫌子、打火,要打不着,这个饭作不成。他光往好处想:我到那个深山里头我谁也不管,我自己自由自便,我想怎么就怎么,想睡就睡,多快活呀?嗨!他没有晓得这个样子困难。

  有一天波斯匿王请佛应供,阿难尊者他不去,因为阿难给佛当侍者提出三个条件:第一,我没有当侍者以前,世尊在天上人间说的法,如来得给我重说一遍;再一个,我给佛当侍者,不收顾遗,世尊给我东西我不要;再一个,世尊要有皇帝大臣请佛应供,我不去。这三个条件世尊要是同意我就当侍者,他是什么意思呢?他是怕别个说,因为你当侍者,跟着佛要赚便宜。《楞严经》就是从这儿引出来的,世尊到皇宫应供他不去。

  现在这青原山相避免女人也不行,就是客堂里招呼一下,其他的人不要上去说长说短。第一条,不要叫她洗衣服,让女的给你洗衣服,补衣服这都不对,特别跟这个女居士说说话,不能说呀,说了就违犯了常住的清规。道场是成就修行的,不是你自已随随使使的,要听常住的招呼,该做什么要把什么做好,不能提意见,不能挑理由。库房里,客堂里,或者安排你做个什么事情,你没有回答,你就要做,小做不行啊,这又不是很重的事,能做得到,也能做,就是跟着这些听招呼的师父学习,不能任由自己的性子,自己的观点,你的想法要归宗于常住,由常住安排。那你在这儿吃饭,都要别人弄好,你坐那儿啥事都没有,那个不行。你老了,你病了,那个可以,从林也是有教规有制度,人到七十岁了,不去上殿,不去过堂不去劳动,僧值不要去找他。他想去做点事情就去做一点事情,他要是身体不好,不去就不要找他。那你年纪轻轻的,你想弄就弄,不想弄就不弄,那个不行。你得听招呼,人家已经到了七十岁了嘛,还有几天呢?要休息休息嘛。人一老啊,手脚都不利了,干个什么都不是很容易,老年人才不好,你弄那个生菜,他不好吃啊,菜烧烂,青年人也好吃,老年人也好吃.大家都能吃。

  世尊圆寂,把这个佛教的后事咐嘱了国王大臣。你这个佛教在他这个国家存在,你要听从这个国家的安排,唐太宗信佛,他颁发《遗教经》,五品官每人要有一部遗教经,这个官看这个寺庙的僧尼不符合《遗教经》,就先劝,一定遵守,不遵守皇帝叫你离开佛教,不准住庙里面。古代的这些皇帝大部分都是信仰佛教,你这个僧尼,你这个行动不符合《遗教经》,公私劝勉,不遵守就叫你离开佛教。

  国家既然公布宗教信仰,你是不是信?你光想把和尚衣服穿上了,你没有信心,现在就有些和尚,白天在庙里住,夜晚到处乱窜,这个原因在哪里呢?就是这个庙里这个钱太多了,富贵修道难哪!他一有钱他就不想修行了,那就是中央也说了,人们到庙里拜拜佛、烧烧香,这个是应该的。有些地方政府把住山门要钱,这个是不对的。

  我不灭僧僧自灭,他怎么说这个话呢?因为这个雍正啊,他下面就是乾隆,雍正那是开了悟的皇帝,他想逼他儿子得了道,这个佛法就不会灭了,把乾隆逼的没办法,答不出来不行啊,康熙的师父叫嘉林国师,那时他还在,这乾隆逼的没办法,他就问嘉林国师,国师就跟他说了,他这一说给他说破了,雍正再逼他他就答复出来了,雍正没办法了,这才说我不灭僧僧自灭。那他假若把乾隆逼开悟了,他就不会破坏佛教。乾隆很懂得风水,他到各地大寺庙一看,这个风水很强盛,假若这个佛教里面出来的人太多了,怕对他国家有妨碍,其实他弄错了。那个云居山现在的赵州关,那个地方叫夜合山,白天天一亮它开开了,就跟山门一样,夜晚它合起来了,人进不去,乾隆他看这个地脉呀,这个地方要不破坏呀,以后这云居山要出好多高僧,乾隆就在赵州关下边安一个什么东西,那虚老和尚知道,他到云居山的时候,他带着这些出家人就在赵州关那里挖,想把他挖出来,挖的很起劲,很深的沟,也没挖出来,那个夜合山夜晚合不起来了。那个普陀山前寺那里他安了一个御碑,那个御碑就是破坏前寺的风水,他后来不出人了,这很多的,尤其是江南这些大寺庙他都破坏了,佛法在这个社会上存在,一定得国王大臣拥护。

  佛菩萨对于后生安排,都是这一个意思,坚持三学呀!这个样子佛法不得灭呀!自己信教,自己修行,就得到自己的佛法。各宗的祖师都是提倡持戒,现在国家也想整顿,你这不持戒的出家人光穿上和尚衣服在这儿骗人不行,现在可能也不少。

  打站板,维那师父招呼两边坐,打抽解,打到东单你的位子在西单,你就西单去坐,不要从这个佛前边过,佛前过就是穿堂过,犯了堂规,从后面维摩龛子转过去。两边坐,就是打下站板坐一会儿,有些地方要吃茶,我们这里不吃茶,外面有开水,谁吃茶到外边吃一点,这叫二板,二板按说禅堂里还要倒茶,这是半枝香,下半枝香就是吃了茶了,催板再跑,这是下半枝香,跑的差不多时间到了,就打抽解,去小净,不小净的照位子坐,不能乱坐。打站板,打到东边坐东边,打到西边就坐西边、班首师父归位,是这样子。禅堂里这些事得知道,打二板是两边坐,要听招呼。

  世尊现八相成佛是成就我们呀,佛还有个什么八相不八相呢? 因为我们还没成佛,我们的染缘太重,这八相成佛就是要成就我们的净缘。佛在雪山修道苦行六年,佛还要苦行啊?那是成就,我们的染缘太重,这世尊哪,就要成就净缘,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这是成就啊,成就我们啊,我们得知道啊。佛说的这些忏悔,这都是成就。佛出世间,唯以一大事因缘,这是他啊,他成就我们啊!就为了我们染缘太重。为什么现在我们这么苦恼呢?你看我们长的这个苦恼样子,怪谁呢?就是我们的染缘太重了,净缘不能现前,总有染有爱,这诸佛菩萨的般若大智要自己成就啊,要把自己的染缘辗转消失,自己的净缘辗转的现前。再一个道场里上殿坐香这也是成就净缘,前边的祖师立这些制度,为什么立这些制度啊?他也是成就啊,你这些染缘太重,你用什么功都不中,你虽然也在禅堂坐香,也到大殿去上殿,也说修行,也说念佛,也说自己用功,始终来说你的染缘还是现前,你起心动念都是染。没有一切染,没有一切爱,这个就是修行,修行很简单,旁的还修啥呢?我们这个禅宗跟教下不一样,学教是知道的越多越好,名名堂堂的,紧分别这个名相,你自己没有弄的实际嘛,你光分别那个名相,那是妄想啊,你这个话头,佛一号能不能站住啊?行住坐卧在不在?吃饭穿衣在吧?不被外境音声色相所约束,这就是修行。不要分别名名相相的,这长那短的,只要是把你用那个功夫,一时一刻也不要丢了,吃饭穿衣睡觉,你那个功夫都在,这就是成就,成就你出家的目的,出家的目的就是割爱辞亲,背井离乡,往前进就是识心达本,解无为法,这是出家。

  现在佛教里边,这名称都还在,这个事啊,大部分都没有了,这个禅堂名字还存在,这禅堂里一切事情不存在了,虚云老和尚说禅宗扫地了,禅宗里的这些事情啊,其他的宗都治不了,不管你是大台教,五教、净土、唯识法相,禅宗的事情他们不知道.那一年,还在旧社会,天童人多呀,那是个大地方,禅宗的这一切制度啊,就在“七七事变’停止了,就从这儿停止了!高旻寺来果老和尚在高旻寺准备修五大工程,也停止了。来果老和尚他弄的挺大呀,高妥寺三岔河,从常州有道河,背后有道河,交到运河,这叫三岔河。高旻寺紧挨着运河,我们国家的河大部分是东西走向,他那个运河是南北方向。民间流传那些历史都不一定,说隋炀帝,是智者大师的弟子,智者他出家了,他家也是那个地方的,就是河南汝南地区,那里还有个广山,大苏山,普天寺,慧文、慧思都在那边,汝南里边还有个大寺,可能现在不在了,汝南南关有个南海寺,现在在那儿修。汝南有个人,就是现在修南海寺这个老和尚,他跟国民党到了台湾,就拜白圣法师为师,白圣法师他是当时佛教会的会长,南海寺这个和尚他是有些钱,他也是那里人嘛,他要把南海寺修起来,当地政府批准。有个小南海庙也很大,解放后,被占住了。现在国家有规定,这寺庙永远是寺庙,不管是什么人占的,都得归还,什么人批准、什么人占、什么人规定都作废。就给了他二百三十亩地范围,我看那一圈子地方都是汝河,离小南海没好远。因为他有钱嘛,从汝南修一道火车路,通驻马店。他很客气,我从大同坐火车,他们就给他去了电话,这现在这个交通很好,他就在北京火车站,弄了个小车子,在底下等着,他跟我说,也不要到佛教会,也不要到佛学院,在北京找个宾馆住了几天。我到北京这一切都是他安排的,吃早饭弄个小汽车,要到故宫看看,他跟我说什么,赵朴初可能不行了,前几天就不会说话了,不是前几天他已经不在了吗?赵朴初他对于佛教有很大贡献,他很护持,他很有地位,中央很喜欢他,他说话中央也很听,他说的也很正派。赵朴初去世后,佛协会有一个变动,这宗教政策虚老和尚提了几十条,这现在还要依他,依他不过还不能完全依他,依他就不好办了,他说寺庙的财产,山林土地完全要归佛教,你象这青原山九个县要归还,我们怎么能弄得了呢?那八渡是青原山一个大仓库,那要都归还我看还不好搞。

  云居山恢复,政府多少拨了一点款,这青原山,前后几个大殿完全都是中央、省、市三级政府拨款,修好了,归和尚管,土改的时候,划给青原山十二亩地,还给了两头牛,文革又被破坏了,这个和尚死的死,还俗的还俗,这都是历史上的事了。还有一个,现在这个寺庙修好了,地方政府在一个要紧的地方弄一个卡子,他要钱。寺庙原来是人民信的,和尚也是人民,人民要到庙里参观拜佛,他拦住要钱,还不是要的少啊,他要的很多,一个人要几十块啊,象这个工人、农民、学生,这在我们国家来说这些人占大多数,都是这三种的人。这三种的人是最苦的了,他们也想到庙里烧烧香拜拜佛啊,你跟他要几十块,说你没有几十块你不要进去,你看这弄的,尤其是四大名山要的钱最多。那普陀山,五台山把住路口,这都不是中央安排的,有些地方还算好,和尚不要钱,再要就不怎么样了。改变不改变我们也管不了这些事,我们是出家修行的,庙里的这一切都是国家的,就是给了和尚也是国家的,看这个样子啊,我们佛教可能永远存在了,要好好的修行。国家允许你存在呀,你要好好的修行呀,你不要弄的乱七八糟,出了家又还俗,还了俗又出家,这样不行,信仰是信仰你的教理教义呀,信仰你的清规戒律呀,弄的邪邪气气的,这阶段*轮功发生了,他的野心很大,他围困中南海,你看这还得了?他想占领国家政权,他鼓动的人很多,寺庙里面来来往往的人,你客堂要注意呀!要进到这里面一个就好麻烦。这些人,从四面八方来,谁晓得是干啥的?这个外表是佛教徒,他是不是真的呢?中央的意思,你以前练*轮功,你现在不信,那中央还是喜欢,你要继续隐藏起来,有朝一日发现了,他要斩草除根,要不听啊,他就把你弄了!大家好好修行,佛教是永远存在的,寺庙是法律保护的,这还有什么困难的?

  这宗门下他也要安居结夏,安居结夏就是吃饭免衣、上殿不免衣,因为吃饭是热的,一个免衣,一个分单,不在广单上睡觉了,禅堂外头,廊檐底下,到这些地方去睡觉,打四板照常都到禅堂打坐,打四板去到外边洗脸,洗了脸到禅堂里穿袍搭衣坐那里,吃口开水,规定的一个人要吃一片姜,冬吃萝卜夏吃姜,禅堂里达成一致,要行则行,要坐就坐。

  自己要是没有一点功用啊,就是在山里头也是空过,道场里边还有一点规矩,你在山里边,你想叫人家管你也没人管你,管你作什么呢?你修行不修行,谁也不管。道场里不中,道场里边有规矩,上殿有人管,过堂也有人管,管是管,是好事,因为我们这个习气毛病太重了,习气最重的是我执啊,我这我那的,不能听别人说,只能听别人赞叹。我们要知道,烦恼就是生死,修行就是净除烦恼,知识分子修行更难,知识分子的我执特别重,或跟是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这个还不是修行,你要是知而不染,这个是修行。那就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你所知道的,你能够知道的这一切,你不要有染、有嗔、有慢,这个也就是修行啊!你要是一天到晚烦烦恼恼的,眼睛总看别人不对,不对你就染了,对不对总想说别人,有了这个染哪,用什么功也用不上,就是常住的大众师父、班首师父怎么样成就也不行。

  别人看你是个修行人,他才供养你,他千里万里不管多远,他来就是为了成就你修行,要吃饭穿衣,他才来,就是说你住在常住里边,常住建立了这一切修道的次序、方法、规格,你要是能遵守这些规格次序,这些安排,那么你是个修行人,你要是不依这个,随随便便的,你吃这个东西、用这个东西,拿了别个的钱,它这个不空的,信心檀越他要得到好处,你没修行,没有规矩,你要还。古人说:信施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披毛带角还。这是怎么回事呢? 缘起于佛,世尊带着千二百五十比丘在人间托钵游行,印度那边可能比我们这边热一些,路上也有树,佛叫弟子在树底下歇歇凉,打打坐,因为吃饭了嘛,世尊也出了汗,他叫阿难:阿难啊,我这个衣服出了汗,把这个衣服也湿透了,你拿到那个河里边帮我洗一下。这阿难就拿着佛这个僧伽黎衣到河边去洗,他把这个衣搁到上往底下摁,摁不下去,用冉大的劲,它也不到水里去,阿难叫了几个人,就这一件衣服,这几个人也摁不到水里去,佛的弟子目犍连有神通哪,就叫目犍连把这衣服给佛洗一洗,目犍连用了很大力气,这衣也摁不下去,目犍连神通很大,他就把须弥山拿起来压在这个衣服上面,还是压不下去,佛看这件衣服这么不好洗,世尊就把他吃饭的这个钵,里面还有一粒米,叫阿难:你把这一粒米放到衣服上,看看能不能行。阿难把这粒米放到衣上,这个衣沉下去了。这些比丘就问佛:这须弥山压都压不下去,怎么一粒米就压下去了?佛就说:信施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了不了道,披毛带角还。看这个样子很严重,不了道,照这个样子,我们都完了,这个饭还吃不得,吃不得还不行,吃不得肚子饿啊,古人的意思啊,就是赶快修行,不要弄些虚假,遵守戒律,这是警策我们,不要放逸。虽然没有了道,你还继续在那儿修行嘛,可能这要好一些,你道也不了,你也不愿意修行,那这个你自己承当,推,往哪儿推唉?推给谁唉?

  我在云门寺,云门出了事, 虚老和尚他怎么说呀,你们有什么事情,.不好的事,或是背了因果,你们都推到我身上,我代替!你说什么是菩萨?这就是菩萨!也不要说他老人家是什么菩萨再来,他这就是菩萨,那个年代谁能说这个呢?不如意的事情往他身上推,人家包了。我们自己的罪我自己受,我自己的因果我自己承当,那也不能往别人身上推,推到别人身上,他能不能替你受呢?他要是能够受的话,这个地狱就没有了,地藏王菩萨他也承当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说的这个意思啊,就是警惕我们赶快修行,希望大家都成佛了,叫地藏菩萨也成佛,来发这个心,不能说都等着叫地藏菩萨来把我们度成佛,那可不晓得什么时间,你等吧!

  道场里边是成就人用功的,这个禅堂,现在本道场是坐十四枝香,怎么十四枝呢?这跑香,算是一枝香,坐是一枝香,吃了早饭叫早板香,早板香再坐一枝香那叫四枝香,四枝香再坐一枝那叫六枝香,上午要坐六枝香,六枝香就是跑一枝,坐一枝,那叫六枝香。下午午板香之后再坐一枝香叫四枝香,那就是准备上殿了,六枝香加四枝香这就是十枝香,这十枝香跑五次坐五次,夜晚养息香之后,再坐一枝香,这叫四枝香开大静,一共就是十四枝香,这叫坐长香。有的有公事,那可以减少,没有其它事情的人,不能少。这禅堂里面,班首师父、维那师父要负责任,大殿客堂僧值师父负责,要按说这个僧值得住在客堂里面,僧值是副知客,知客是副僧值,班首可以代维那、代知客、代当家,这道场里是这样安排的。当行堂的,上午六枝香可以不坐,你到斋堂里摆摆碗筷,斋堂的地呀,卫生呀搞一下,大寮里边做饭的、做菜的,他要减的多,只能说吃了早饭坐一枝早板香,四枝香、六枝香那就不能坐了。当行堂的,早板香,早四枝香、六枝香,中午或是吃面食、吃馒头,香可以不坐,那是客堂里可以不坐六枝香,他怕有事啊,要按说,客堂里就是上午、下午,早板香、午板香,坐一坐,他下边这几枝香可以不坐,客堂里有事情啊,库房里这个副寺、当家、库头,这些事都是公事,这个客堂里,外面有来挂单的,挂单你也不晓得他什么时间来,客堂里得有人招呼一下,这个僧值也要减少坐香,因为这个上午吃午饭,他这六枝香可能不能坐,要到斋堂里呀,要以前的制度呀,大寮里这个油下锅的时候得叫僧值看到,以前没有这么多油,哪有早起吃馒头的?没有,早起都是吃稀饭,中午吃干饭。古代哪还有夜晚吃这吃那的?那不吃,一粥一饭,这是祖师立的制度,这个要遵守,你是个佛教徒嘛,你要遵守,戒是佛制,清规是祖制,你出了家就是佛祖的弟子,要继续佛乘。这中国的祖师很多呀,也有好多法门,现在最好用功的是禅宗和净土,我们这个汉僧大部分都是用的念佛、参禅,很少有本用密,密有东密、西密,我们国家汉僧是显教,从来跟西藏的喇嘛很少来往,有些地方弄不来,在唐朝时候我们这个就搞不来。

  你要是学过这个香板,你不管到哪个禅堂里,一看他那个香板怎么拿,就晓得他是个作什么的,因为他拿的香板不同嘛,一个人拿的一个样子,两槌催板,“当!当!”大家一起放腿子,行起来!

  大进堂要教教规矩,七月里要教制度教规矩,教禅堂里边这些规矩这些制度,到八月间禅堂里边要讲开示·要动动,就是睡觉得会睡觉,现在还不会睡觉,睡觉这还不会睡呀?你确实不会睡,睡觉的时候这功夫在,有什么事情你这功夫不能打失,事情也作了,功夫也用了·我们学的是出世法,我们人是世间人,世间上的事情你没有染,没有爱,当体即是出世法,我们学的是这个呀!不管你在家里干什么的,来出家就把家里这些长长短短都丢掉,丢掉不是啥都不知道啊,不是,这一切世间法都知道,就是没有染心了,没有染没有爱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出家人啊!你在家的事情丢不开、放不下,你就是侮辱了佛教,你在佛教里面就是侮辱了佛教,佛教是清净无为,被你一弄弄成染污了,嗔心、爱心混入了佛教,这个不行,你就是多少年也不中。不是说嘛,出家离欲寂静,得大禅定,你这个欲还没有离,你得什么禅定?世间的事情还放不下,你们有的在家还有老婆,想不想啊?夜晚睡着了还作不作这个梦啊?出家要清净,要童贞入道啊。

  我以前在云门寺,人家虚老和尚真是放得下呀!他家里也不是穷人,父亲也是个官,他一定要当和尚,家里就给他弄了两个女的,老和尚人家真不爱,没有爱心哪,两个女的夜晚和他住在一起,因为他没有这个心哪,这女的也没有办法,他父亲还经常问:这两天少爷跟你们的关系怎么样啊?那有什么关系?老和尚他没有那个男女的事情嘛,老和尚想着,长远这个样子怎么能行呢?想个办法得走啊。就跟两个女的说:父亲再问你们跟少爷的关系怎么样,你们就说很好,很喜欢,我们白天夜晚都在一起玩。老和尚父亲说:你看!我这当爹的也老了,糊涂了,把媳妇孩子关起来干什么呢?赶快把他们放出来,谁知道把老和尚放出来,就跑到鼓山深山里去了,再也找不到了。后来老和尚的父亲派多少人找也找不到,后来就辞官不作了,没有儿子官也不作了,没有儿子还有什么活头,过了几年就死了。虚老和尚就叫这两个女的在湖南观音庵出家了。我们要学,就学这个,就是你们家里有老婆孩子也不要再挂念了,放下来,把这些事情放下来,学佛,佛就是没有爱了,当一个实际真正的修行人,我们这是禅宗,要把禅宗的事情弄起来。

  我把这个监香香板、巡香香板,怎么样拿法,怎么样打,在这静中,在这动中,外面,这个香板是怎么拿的,我做给你们看一下。

  佛教有的是人,不要说是没有人了,人多得很,前三三、后三三,前面三百三十个,老和尚都规定好了,后面还有三百三呢,《楞严经》上说,释迦牟尼佛有六十二亿恒河沙大菩萨都在这个天上人间弘扬佛法,没有事,你们好好的持戒修行,佛教以后还要大兴,还要出好多人。

  要这个香板干什么,香板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不是个小事,你到我们这儿来,要割爱辞亲,有爱有亲,不要来,你来打闲岔,这个香板是雍正年间有的,雍正他是菩萨,现的是国王身。

  你们坐那儿不要动,我来把香板教一下,行香的香板,我以前在那个从林正规的禅堂,我在那里学过,后来我在天童教规矩,我在高旻寺是教规矩的,现在就这个样了,我说说你们也知道。巡香香板足这样拿的,前面手这个地方和这个嘴足平的,站在那里脚是八字步,前边是八寸,后面是两寸,监香的香板是这样拿的,这叫合掌香板,维那的香板是这样拿的,这叫随手香板,他看见不对了,马上就可以打你,走圈子也是这样拿的,出入往返,到斋堂吃饭也是这样拿的,堂卜的香板这样拿,后堂这么拿,以后要是有机会,你到云居山、高旻寺,人家或是辉欢.计你当后堂,你得会拿弄板.西堂的香板,这样拿,首座和尚的香板是这样拿的,跑香,不管什么人的香板都是这样拿的。

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五

  我在云居山,我看着虚云老和尚啊,好象很容易,这安安静静的就跟睡着了一样就断了气,看着没有一点痛苦,这就是他呀,几十年、百把年的修行,临命终现瑞相。虚云老和尚,人家把他软禁了,他跟那些头头说:我犯什么法?你这样搞啊,我死不闭目!老和尚断了气,两个眼睛是圆的,瞪起来了!这是金刚相;老和尚那个手啊,变成了兜罗绵手,跟佛的手一样,我们这个手只能往里弯才能拿东西,他那手啊,翻过来也能拿东西,就跟棉花一样,那就是说,他不是一般的人,兜罗绵手只有佛有,这是三十二相之一,那两个眼睛是圆,他一生都是闭着眼睛,嘴呀,张的是圆的,因为他说过嘛,他说他死不闭目,这算有主宰呀!后来,大家勉勉强强的给他老人家化身,我也看见了,他除了一点灰,还有几个大腿上的骨头,其他的都是舍利。

  云门事变——虚云老和尚惨遭军警毒打,入定神游兜率天宫内院(摘自《体光老和尚开示录》 )

  云门事变,1951年大陆“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发生震惊世界的云门寺僧受迫害之事件。1951年2月,其时适全国“镇反”运动开始,有湖南某县不良分子某等混入其中,湖南公安局部门追至云门,将其捉拿归案。由是之故,遂引起乳源地方当局对云门寺新老僧众的怀疑,甚至误传云门藏有军械、电台。地方当局乃于夏历二月二十四日派出百余军警,将寺院团团包围。为搜寻军械电台,所有殿堂房舍均经详细搜查,一无所获。此即海内外一时甚传的“辛卯云门事变”的开始。直至夏历五月二十三日,京穗调查组至寺,一场镇反扩大事件始告平息。

  在云门事变中,乳源地方当局派遣地方干部及民兵百余人包围广东曲江云门寺。以该寺隐匿革命分子、窝藏军械及金银为由,拘禁残杀僧人,非法占领寺内,毁坏大殿屋瓦及佛祖金像、法器,并将监院明空及职事僧惟心、悟慧、真空、惟章等二十六名僧人掳去,酷刑逼供,有被打致死与折断手臂者。又囚禁虚云老和尚,并搜去其毕生珍贵著述。当时虚云老和尚年已一百一十二岁,然而仍遭受军警多次毒打,并断绝饮食,全寺僧众百余人集中禁闭于禅堂者十八日,饮食睡眠均在其中,大小便有军警看守,使清净佛地变成了恐怖监狱。直到五月间“云门事变”传到韶州,大鉴寺僧人通知海内外同门,联合营救。后来北京方面电令地方政府严查,云门之围始解。另外佛源,觉民,宽度,法云等为保护虚老及寺僧,毅然燃指供佛发愿,秉受虚老慈命,不惜身命,赴京求助。在爱国将领陈铭枢(虚云老和尚皈依弟子,时任大陆政府中南局副主席)、民革主席李济深(虚云老和尚皈依弟子,时任大陆政府副主席)、周恩来总理、叶剑英元帅(当时主政广东)过问下,厄难最终得解。

  1951年3月的时候,虚云老和尚被单独囚禁在一个房间里,门窗封闭,不给饮食,大小便也不许外出。日夜就只有一盏小灯,很暗,像地狱一样。过了两天,有十几个大汉进来,逼老和尚交出黄金白银及枪械,老和尚说没有,他们就毒打老和尚。先用木棒,后来用铁棍,打得老和尚头上脸上身上都是血,肋骨折断几根,一边打还一边盘问。老和尚入定了,他们打得扑扑响,老和尚闭上眼睛,也不说话。这天连打了四次,他们以为老和尚快死了,便把老和尚摔到地上,然后和看守一起离开了。侍者等到晚上,把老和尚抱到床上。到了初五日,那帮人听说老和尚没死,就又来了,看到老和尚端坐在床上入定,他们更生气了,用大木棍打他,把他拖下地,十几个人用皮鞋踩,老和尚当时五窍流血,倒在血泊之中。他们以为老和尚这回肯定死了,便很得意地走了。到了夜晚,侍者又把老和尚抱到床上,老和尚任然端坐在那里。到了初十的早晨,老和尚慢慢作吉祥卧躺下了,就像佛涅盘那样,过了一天一夜,没有动静,侍者把灯草放在他的鼻孔试试他的呼吸,灯草丝毫不动,以为他老人家圆寂了,只是老和尚还有体温,颜色也很怡然。两位侍者守着,到了十六早晨,老和尚微微呻吟了一下,侍者见师还活着,十分惊喜,立即扶师起坐,并告以入定已八日整。老和尚答道:“我觉才数分钟而已。”令侍者法云“速执笔为我记录,勿轻与人说,启疑谤也”,老和尚缓缓地把神游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说法的事告诉了侍者法云等人:

  “余顷梦至兜率内院,庄严瑰丽,非世间有。见弥勒菩萨,在座上说法,听者至众。其中有十余人,系宿识者。即江西海会寺志善和尚。天台山融镜法师。歧山恒志公。百岁宫宝悟和尚。宝华山圣心和尚。读体律师。金山观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余合掌致敬,彼等指余坐东边头序第三空位。阿难尊者当维那,与余座靠近。听弥勒菩萨讲“唯心识定”。未竟,弥勒指谓余曰:‘你回去。\’余曰:‘弟子业障深重。不愿回去了。\’弥勒曰:‘你业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并示偈曰:

  识智何分 波水一个 莫昧瓶盆 金无厚薄

  性量三三 麻绳蜗角 疑成弓影 病惟去惑

  凡身梦宅 幻无所著 知幻即离 离幻即觉

  大觉圆明 镜鉴森罗 空花凡圣 善恶安乐

  悲愿渡生 梦境斯作 劫业当头 警惕普觉

  苦海慈航 毋生退却 莲开泥水 端坐佛陀

  ‘以下还有多句。记不清了。尚另有开示。今不说。\’(详见虚云老和尚年谱一八一及一八二页)

  几天后,那帮人见老和尚仍然活着,感到很奇怪,心里有些害怕。他们于是商量了一下,有一个领头的人问侍者:“为什么老家伙打不死呢”。侍者回答说:“老和尚为众生受苦,为你们消灾,是打不死的,久后自知。”他们越发感到很害怕,从此不敢再向老和尚下毒手了。后来他们看到这件事搞大了,却一无所获,因为害怕泄漏风声,所以继续围困云门寺,并继续搜查,不准出家人说话,不准外出,吃饭也受到限制和监视。过了一个多月,老和尚受了毒打,伤口发作了,病得越来越厉害,眼不能看,耳不能听。那帮人看老和尚打不死嘛,也就只好作罢走了。

  我看公安局走了,我想看看虚老和尚去,老和尚在那床上睡着了,他一看见我呀,就说:你赶快走吧,公安局要看见会打你呀,你不要在这里。他说到这里,他说:我这骨头都断了!

  我看着老和尚鼻子往外流血,嘴也往外流血,老和尚说:你走吧,还到禅堂里去,假若是公安局一来,看到你在这里,他还要打你啊,你赶快走。

  我一出他那个门口啊,老和尚在外边呢!他在那边招呼工人修房子、开窗户,你说这是怎么回事?那就是他在屋里打的要死,流了多少血,骨头也断了,我一出门口,他又在那招呼工人这房子怎么搞怎么搞,你看!后来我又到他跟前去,老和尚这手一摇一摇,你不要来!这我亲眼在那儿看到的嘛!

  这一点儿都不假呀!我们这个思想不要分析他,你也分析不到,这叫不可思议!要相信这个,这不是假的!你看虚老和尚一天走几百里他不知道,这就是定,他那个定不是一定盘着腿子,眼睛闭上这才能入定,走路他也在定中,话头追的紧,抓住不放,就入他那个定。

  《楞严经》上说:了了见,无所见,能见一切法,能见无所见,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象这种人,他不会错路,住山和闭关的人要懂这个,他闭关不要问人了,路头清爽,住到深山里,碰到境界不会有事,不管在哪里,就是死去生来,此界他方,也没有障碍,他了了分段生死,要活几年就活几年,要不想活,今天死也行。

  云门事件发生的时候,寺中一百多僧人都被关起来了,常住里抓走了三、四十人,他们有的是在旧社会当过兵的,有的家里有几亩地,就划成了地主。在国民党时候当过兵的,把这些人都抓走了,有的后来就没有消息了。他们这个拿着木棒,那个拿着铁棍,一定要把虚云老和尚打死,老和尚他了不起啊,他说:“不管你们怎么打,我不死!” 你们看看,老和尚敢这样说,身上都打伤了,肋骨折断几根,五窍流血,他就是不死,那时他已一百一十多岁高龄!也就是说,他老人家是乘愿再来,是再来的菩萨呀!

  1952年春,在多次邀请下,虚云和尚离开云门寺北上京城。出发前自书一偈: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和尚全集》第八册《传记资料》(上)第164页)

  遗嘱——法赖僧传,僧衣不可改!

  还没有圆寂的时候,他写了一张遗嘱,他死的时候,确确实实一百二十岁,这我知道。死了,就在他那个茅棚很近的地方挖了一个坑,弄些山上的柴火,把他那个龛子放到上面,就把他烧了!烧的时候,那时候正是斗争啊,五九年哪,虚云老和尚也受了摧残,他也是右派。后来老和尚另外又写了一个遗嘱,他说,这个和尚衣服可不要改呀,改了这个衣服,我们僧相没有了,佛教就不存在了,佛教的存在,就靠这个和尚衣服啊,靠这个庙啊!没有这个庙,没有僧人衣服就不行了!虚老和尚圆寂的时候说,以后出家剃头啊,要照他说的四句,跟以前不一样,说:金刀剃除娘生发,脱去尘劳不净身,圆领方袍僧相现,法王座下又添孙。这是虚老和尚说的,后来云居山收徒弟,剃头的时候都要说这个。

  虚云老和尚最后遗言

  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

  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经过的。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

  说毕合掌道珍重。诸人含泪而退。(摘自《虚老和尚开示录》)

  虚云和尚 临终所写的话(历史资料)

  虚云和尚无病无疾,圆寂前当晚,住在自己的茅棚中。至半夜时起床,发现房间内有二僧,为照顾虚老,他们自己偷偷溜到虚老茅棚里。二人皆身体蜷缩睡在,虚老床头和床尾。见虚老醒来,床头僧起身,看着虚老和尚。虚老见此云:“你怎么在这里呀?”床尾僧此时也醒来,站了起来。虚老见此云:“你也在这里?”

  之后,虚老让两人回寮休息。两人离开后,不忍离去与其他赶来的僧人,沙弥等,共有四五人或五六人,围绕在虚老和尚茅棚的窗户上,在缝隙中向里面观看。见虚云老和尚,倒了一杯水喝下,在桌子上写下了几个字,之后卧床而眠。

  次日,虚云和尚圆寂!虚云和尚最后写下的内容大意是:反对我的人,你们不要反对了,我马上就要走了;舍不得我的人,不要舍不得了,我去去就来。

  虚云和尚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中华民族苦难最深重的时期,也是中国佛教最低迷、僧团社会地位最低下的时期。在漫长的行脚参方过程中,虚云和尚对当时僧团中的种种不如法现象,都有真切的了解,对中国佛教衰败的原因和未来走向,也作过深刻的反思。他认为,僧团是佛教的核心。僧团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佛教的前途和命运。在《末法僧徒之衰相》一文中,虚云和尚甚至严厉而痛切地警示天下衲子:俗有言,“秀才是孔子之罪人,和尚是佛之罪人”。初以为言之甚也,今观末法现象,知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佛法者,僧徒也,非异教也。

  虚云和尚在《教习学生规约》中讲:自正眼不明,人心陷溺,有蔽于声色货利者,有惑于异学左道者,有误于旁蹊曲径者。举世茫茫,赖有人焉,弘传正法,使觉树凋而复茂,慧日暗而再明。无如末劫,障深慧浅,德薄垢重,求其识因果、明罪福亦已难矣!况明心见性入圣超凡乎?所以剃染虽多,解悟者鲜,因乏明师启迪;即有教者,不过学音声法事以为应世之具,将我佛度世悲心,翻为粥饭工具,不亦深可慨乎!

  赞虚云和尚偈:

  宣化

  中流砥柱挽狂澜,仆仆风尘救倒悬

  为法忘躯无自己,恒顺众生有人缘

  黑暗明灯光普照,苦海慈航度大千

  云居真如留圣迹,源远泽长法界宽

  至诚顶礼虚云老和尚

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五

  摘自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四十五)

  出世法跟世间法是怎么回事呢?没别的,就是我们所做的社会上这一切,有染有爱,有嗔恨,有贪心,你所作这一切呀,都是世间法。你比方我们这个和尚,持戒坐禅,没有染没有爱,要成就戒定慧三无漏学,受戒要持戒,这就是出世法。这一切的行动,思想上没有染、没有爱,所作皆办,具诸佛法,那为什么我们出家人要离开家呢?因为那是世间法,你不割爱辞亲,你脱不了,他缠住你了,剃发染衣,出家受戒,这就是出世法,可是你要还是有染有爱,你虽然穿上了和尚衣服也不行,怎么?你还有染心爱心,虽然说这一切佛法是出世法,你有染有爱那就不是出世法了,应当知道这个道理,我们的方向、我们的目的,就是不染一尘,不生一念,这就是出世法!

  大概有好多的菩萨在那里看经,这经好多啊,有时间看看也行,三藏十二部所指,就是明心见性。这是我们的目的,不要弄错,那你在这个世间上很难搞啊,不对了就被他们转了,这男男女女的,长长短短的这社会上啰里啰嗦的事把你包围了,要有一个很好的区别对待。反正现在我们也有饭吃,也不求谁,求他干什么?我们时时刻刻,知道我们是个佛教徒,我们是佛的弟子啊!佛生在皇宫他都不染,我们也学嘛,也不染嘛,不就可以了吗?

  。。。。。。。。。。。。。。。

  修道的目的就是不生不灭

  摘自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四十六)

  都是这个样子过来的,我们要学诸佛菩萨,也从这里走,这是个老路。老路是什么样子呢?也就是从生灭达到不生不灭,这个样子来修行,免得走冤枉路。虽然是我们吃饭穿衣,一举一动,要按说应该知道这是无常,早上吃了饭中午还要吃,不吃行吗?不吃不行。我们要知道,我们吃饭,为的修行,为的不生不灭我们才吃饭,我们道场的目的是修道的,修道的目的就是不生不灭。整个社会上所有的行动,乃至国家建设,这都属于生灭,我们在这个幻化世界上达到不生不灭,我们修行的过程还不能违犯了生灭,因为你的生活,你的住处,就连我们的信仰,跟这个社会不是分开的,虽然不是分开的,也不能染,这才没有问题。你要是有抵触,一定要分开,分什么呢?因为释迦牟尼佛说的,众生都有佛性嘛,我们跟他们分什么呢?一个有觉悟,一个没有觉悟的问题,这没有什么争,争什么呢?好象是在这个争的时代,有些事情不争还不行,我们争是为了修道来争,不是贪名图利而争,我们在这个幻化的时代,有些事情你要是不争啊,这些事情你也弄不成,你不得不争,那就是人家要摧残我们这个佛教,前面这些善知识,他也不得不争一下,争也就是为了我们佛教能在这个时代存在,旁的有什么呢?我们在这个生灭不停的时代,我们赶快修行,要努力,天气凉快了,要把你所用的那个功夫啊,一时一刻也不要放松,松了你就偏离到那个生灭之中了,你应该知道,我们学的是不生不灭,虽然学的是不生不灭,你搞起来还是生灭,比方看话头,你一会在,一会不在,那不就是生灭吗?念阿弥陀佛,一会念了,一会又没有念,你还是生灭,一提不再提,一枝香、一天一时一日一月一年,你所看那个话头在,虽然是你这个身体属于生灭,你用的那个功夫他不属于生灭,这才行,那就是要发真实道心,把这些长长短短的习气去了。要按道场,一进八月,那就是要认真了,到九月,要加香,那就越弄越紧张,到十月要起七,起七就是万缘放下,单单的的要做到克期取证,这才是真正的道场,不是吃喝玩乐的,扯七扯八的,我们要认真。在这一年,在这一个月,要得到实际行动。

  禅宗讲见地,我们有佛性,这是自性法身,不是修来的,有佛性就会成佛,古人说,水清月现,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天上那个月亮照在泉里边,泉中可没有月,月在哪儿,月自在青天。这些佛菩萨拿着有形有相的东西,把我们自性的本体表达出来,我们跑香坐香为的这个,我们吃饭穿衣也是为的这个,这一举一动都是为的修行,为的修行才吃饭,这色身他虽然是个幻化,幻化空身即法身,从这幻化之中得到实际,这修行就是这个样,你说修行是个什么样呢?这修行什么样都不是,你要有一个形相就属于生灭,《金刚经》说:应无所往而生其心。哪有什么样子呢?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出世说了种种的办法,都是要让我们见到这个佛性,这个佛法就是怎么样也对,怎么样对是对,你有一个执著心,怎么样也不对,在这一切行动中,没有染,没有执着都对,你不管说什么,你有一个执着心,有一个妄想心,你有一个嗔心,你在那拜佛也不对,念佛也不对,修行人要断尽贪嗔痴,贪嗔痴要不甩掉的话,你修什么也不行,佛说的这一切修道的方式方法,以净心,以净缘成就我们自性,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自己看经拜佛,一定要达到见性,目的要晓得。

  摘自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四十五)

  为什么禅堂里有那么多规矩呢?这规矩外表是制身,实际是治心,你心一动啊,就有了一个隔阂。这禅堂里注重的就是起心动念,即乖法体,有心即错,动念即乖,禅堂里就是这个样,那个意思就是你把你的,你自己的观点,你自己的想法,统统不要了,一点也不要留,干干净净的,你所用的那个功存在,要真是得到实际,你用的那个功也就转成般若大智了,你自己的本体自性发明了,看话头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见性,话头看的纯洁了,走路也是话头,吃饭也是话头,行住坐卧二六时中,都有话头在,把这妄想、昏沉、执着转成一个话头。你要念阿弥陀佛,完全是一个阿弥陀佛,你要持咒子,什么妄想也没有了,就是你那一个咒子,这是修道的开端,不这样不行,不然你老是那个昏沉妄想,那都成它了,你的正念就站不住了。那什么是开悟?什么是见性?你功夫要用的单单的的,狂心顿歇,即菩萨提,你那个妄想烦恼要休息,这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这都靠你这一念不生啊,你功夫不到这个一念不生、一尘不染的话,你这般若智他不会现前,那你只顾打妄想嘛!这也没别的,就是你这个妄想、昏沉太熟了,你这功夫啊,还没用熟,正用功他怎么打起妄想来了?就是没用熟啊,要知道,用功要生处转熟,你看这个话头、念这个佛号太生了,要把他弄熟,因为你这多少年,从父母生下来就会打妄想,弄惯了,你才出家几天呢?妄想昏沉太熟了,要专注一境,这样来做,把这个专注一境的功夫要做的很熟,睡觉它也在,坐香走路它都在,什么昏沉、什么妄想,都甩不掉它。什么是妄想啊?哪有妄想啊?就是你那个弄的太熟了,你把功夫用熟,妄想烦恼昏沉都变成了你这一句正念,自然就不在了,这就是用功。用个三年五载,自己可以得一个实际,那不是说你想怎么就怎么呀,不行,你把你所用那个功夫熟中极熟,你那妄想生中极生,一天两天不打一个妄想,那就对了。

  古人提出来,父母未生以前本来的面目,那就是沩山祖师说香岩禅师,香岩他聪明啊,他在百丈老人那里他最聪明了,问他一句他能答复十句,问十句,他能答复一百句。后来百丈老人圆寂了,他依靠的人不在了,他就是文化好,也很会说,按这个禅宗来说,会说,文化好还不行。他就到沩山,他有好多文章,沩山当时他们同在百丈,他喊沩山师兄,沩山知道他,就说师弟呀,你在先师那里问一答十,问十答百,你到这儿来了,我不问你多,我只问你一句:父母未生之前,如何是本来的面目?要答复啊。他答复了好多,沩山说你答复这都不是,都不是我所问的意思,就不承认。他好丢脸,他想着我这好多年学习,这一句都答复不出来,我还学啥呢!把他的文章诗句用火烧了,他那意思呀,从今以后不学佛法了,学了这么多年没用,被师兄一句话问的,都作废了。后来就走了,往北方去,经过湖北,到了河南香岩寺,那时慧忠国师已经圆寂了,他就在香岩寺里种菜,因为他有底子啊,他用过多少年功啊,种了几年菜,挖地,地里有石头、瓦块它碍事,就丢到外边,有一天哪,他拣了一个瓦片,往外一丢,碰在那个竹子上响了一下,他心里就明白了,他说什么: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忘就是忘我啊,我执法执都没了,见了性了。他一见了性啊,他一切都通达了,那就是沩山再问他什么他都会答复,这一说出了一个人,那了不得啊!后来传传,传到沩山那儿了,沩山下面有个仰山,沩山就说:师弟他已经过来了!仰山有点疑惑,为了弄个明白,不远千里,从湖南走到河南香岩寺,古代哪有汽车呀?他还在那儿种菜,一到菜园里,都是熟人嘛,就说,我听先师说你已经过来了,如来禅你是明白,祖师禅你梦还没梦到呢!香岩就说:师兄,你听我再说,去年穷,还锥脚之地,今年穷,我连锥脚之地也没了。这仰山就恭喜啊:佛门又出了一个栋梁!承认了,不但是如来禅,祖师禅也彻底了。象六祖说的,祖师禅就是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禅定解脱就是如来禅,那我们懂得了吗?我们现在还不懂,不懂那不能算了。

  我们用功,禅堂里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看念佛是谁,一个是参念佛是谁,这个是云居山大慧宗杲禅师提出来的,他就在那儿作方丈,他是念阿弥陀佛开了悟、见了理,他提出来念佛是谁。虚老和尚多少年都是叫看念佛是谁,看话头也就是观心,观心无念。你观这个念佛是谁,静观来处,不要用劲,那不是用劲的事,你去劳动要用劲,这看话头你不要用尽哪,我们不是气功,越轻越好,越细越好,只要你那个话头使它在,这些修道的方式方法都是摄受初发心的,有些禅宗的善知识,念佛是谁?究竟是谁?到底是谁?拼命的参,用力用劲,这只是刚开始一个初发心,你不这样弄一下的话,他这妄想太多了,看话头要细,细中之细最难明,直到寻到无寻处,始知凡心是佛心。这个心要细,只观看妄想的来处,落在何处,你不管妄想再多再大,你追究一下这个妄想的来处,确实你找不到地方啊,这个样子对付刚用功是有好处,你要不用这个,那就只顾打妄想了,你想念阿弥陀佛也不行,用力用劲弄不好他会出毛病,实在来说不要用力用劲,它不是用劲的东西嘛,做事要用力,这个话头你要用力用在哪里去呢?你只要细心的看着它,使它在,开始也叫想,你想着它,如母忆子,就象妈妈丢了小孩子,又象小孩要找妈妈,时时刻刻,忆念不忘,跟念佛一样,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看话头也是忆兹念兹,念念在兹,这个忆就是个疑,只忆不念,就是疑情,只有这个忆的念头在,不要起心动念去想,只照顾这个意思,只照顾这个疑情,总来说不要忘了,走路也不要忘,吃饭也不要忘,做事也不要忘,这时间久了,会有一个水落石出,用就这样用。

  这用功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为什么难?一个是没用熟,功夫太生了,弄不好就到它那边去了,打一阵子妄想还不知道呢,想起来才晓得,开始用功就这个样,把你的功夫想起来,不要忘了,时时刻刻想着它,忘了赶快想起来,世上无难事啊,就是我们这个修行要难哪,有的弄了几年还搞不到一个水落石出,怎么?就是我们妄想太熟了,烦恼太多了,一动就被它转了。古人用功都是三十年五十载,赵州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一天吃一粥一饭还动念头,你看这用功难不难?人家赵州老人是开了悟之后啊,我们这不管他开悟不开悟,生死了不了,你总要踏踏实实的把所用的功夫时时刻刻的弄稳当,外面的音声色相你不要被这个转,你虽然是没有离开这些色相,你不要去染它,出家人最要紧的要去爱,你要有这个爱,这功夫可是不容易用上,爱了嘛,变了,它不是那个东西了。

  我们这个地方还好一点,现在有好多地方你不要说这个了,人家不是弄这个的,你到这里来了嘛,就要发道心,自己过去的长长短短,不管了,不要继续了,要自己决定行门,行住坐卧都把你那个功夫用上,这要很细心,很注意。

  佛教里这一切规矩就在禅堂里边,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在这里,这个禅堂也小,住禅堂的人在外寮睡。按说禅堂大了,维那师父有个寮房,他不在寮房睡觉,他在那个香桌,靠他坐的那个位子,他在那里睡觉,禅堂里四个班首,堂主师父在西单后边那里睡觉,也不回寮房,作什么呢?禅堂里广单有人说话,他要管呀,不能说话,夜晚也要管,夜晚维那师父要查单,以前当值的有手罩,维那师父手提香板,那个手拿着手罩,你鞋子没摆好,他香板一拔,他有帘子,他把那个幔子一拔,看你睡觉有没睡好,睡觉吉祥而卧,这是学佛的,不能趴那儿睡觉,趴那里是畜生,仰着睡是修罗,这一举一动都要上正规,堂堂的比丘,人天的师范,不是个小事啊,不是随随便便的。禅堂里样样都是生的,跑香不会跑,坐香也不会坐,盘腿子不会盘,放腿子不会放,摆鞋子不会摆,你看禅堂里你这一动,都错了。你穿个鞋子,穿个袜子也有规矩,为什么有这么多规矩呢?就是制伏妄想烦恼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都是佛法,你这个烦恼,无明都是违犯修行的,应该用这些微细的规矩来治。

  比丘啊,可不是个简单的称呼,这修行人,要久住丛林,亲近有道德的,这里边住人多,他里边有修行人,什么是参学啊?看见哪个师父的修行好,就跟这个师父学,这就是参学呀,看那个人一举一动都有规矩就向他学,这就是参学,不是乱的,想怎么就怎么,思想上正规,你的烦恼、习气毛病,归宗一个正念,这样才身心清净,为什么这烦烦恼脑的,动走西走啊?功夫没上正规,烦恼、无名火,看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光看人家不对,自己的贪嗔痴一点也不防御,这当什么参学呀?人家虚老和尚走遍天下,他走了一千多个县,差不多的县他都走过,他说:走遍天下寻知己,未识这个是知音,挑雪填井无休息,龟毛着处兴丛林,耗费施主钱和米,空劳一生遭苦辛。他说的都是比喻,善知识绝没有妄言哪,说的都是实在,踏踏实实,真实不虚。那么后来的人不能忘了善知识教导,一切时、一切处,就是吃顿饭,做点事也要踏踏实实的,就是一个实在,不要弄的虚虚假假,长长短短,说是说非,一出了禅堂门口哇哇讲话,那就没有功夫了,有功夫哪会这样?白天是妄想,夜晚是梦想,这不都成了这些玩意了?确实的功夫没有用,自己要深生惭愧!要认真!催板。

  摘自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四十七)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他这极熟啊!昼夜六时功夫都在,我们这一枝香能不能叫它在,可能还不容易,这样来说我们比古人就要差一些,那古人他怎么能多少年都不打失?念阿弥陀佛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不要说是七日了,你能有一个钟头不乱啊,你这个行走坐卧,就不是一般的人了,还用七天啊?你走路吃饭就不是那个样子了,这个功夫上了正规的人,他不容易害病,因为他已经走上正路了,病也少了,妄想也少,这个样的人哪,很好用功啊,他功夫熟了,他不断了,他信心也坚固了,我们现在一会用一会不用,勉强的用上一下,有的半天、一个钟头还不提起来,这怎么造成这个样了?就是没有信心,这妄想太多了,用功的时间太少,没别的,就是不熟。那自己要认真的把自己所弄的功夫用熟,吃饭的时候叫它在,睡觉的时候叫它在,睡觉一睡着不在了,醒了赶快叫它在,长期认真把功夫用上,功夫用上了,那还怕打妄想?还怕烦恼啊?因为他没有这个了,他已经越过这个坎了,他已经有主宰了,就是有病也不怕,没有什么可怕的,他能够自己善调身心,他不胡思乱想了。现在没有用上的赶快用上,用上的更好去用,这全靠自己,别人帮忙也帮不上,因为打妄想是自己打的,并不是别人打的,真实用功全靠自己,这班首师父也不过说说。

  或是家庭,或是社会与自己不怎么合适,引起来出家修行。诸法从缘生,唐朝安禄山造反,李原的父亲守东都,安禄山逼破了洛阳,就把李都督杀了,安禄山的儿子想夺位,把他父亲又杀了,唐朝就借这个机会把他们收拾了,李原信仰佛教,他把住宅、田地改成了寺庙,请元泽禅师担任住持。这李原居士想朝峨嵋山,邀元泽禅师一块去,元泽想走西京到四川,李原不愿意到西京见到熟人,想走武汉水路到四川,元泽禅师他是过来人,李原他不知道元泽的想法,到汉口坐船走了几天,水上起了风,就把船靠岸边,村庄这男男女女的就到河边洗东西,元泽禅师看到一个黑衣服的妇女过来了,他就哭起来了,这李原就问他,元泽禅师说:我不愿意走这个路啊,我就是怕见这个妇女,这个妇女怀孕三年了,就是等我去投胎,假若不见没有事,这见了不行了,一定要给他当儿子。元泽禅师就说:再过十二年,到杭州天竺山前边会面,明天我生下来,你要到我家里去看,我要见到你会笑起来,以此为证。元泽禅师安排完之后就走了,李原也没有心朝山了,就回家了。时间很快,一晃过了十二年,八月十五要在杭州见面,他来到天竺那里,看见一头牛,上面骑了个小孩,笛子吹的哇哇响,这小孩一见李原就说:三生石上有青魂,禅月清风不要论,惭愧行人远相访,此生随宜性长存。这李原一听就上前合掌,小孩就说,李居士,你真守信,一勒牛鼻子上桥头就走了,又说:身前身后事茫茫,如幻因缘空断肠,吴越江山游一遍,烟雨却回上瞿塘。就是说骑牛的小孩已经不是江边的那个小孩了,那个小孩已经死了,又在杭州投胎,这个骑牛的小孩走了就要死,又要到瞿塘投胎。

  按他们教下判断,这元泽禅师证了初果,他能够七返人间,证阿罗汉果,虽然是有大智慧,有大神通,能知道过去未来,可是投生还是免不了。这是谁提出来的呢?这是印光老法师他提出来的,假若有这种功夫,生死虽然是没有实际的把握,他自己也掌握了一部分,净土宗说,这样的人要往生的话,肯定是上品上生,哪还要经过这几生几死呢?禅宗说要是了生死的话,非彻底见性,不见性不行,你功夫好也不中,元泽禅师这还没有功夫啊,这确实了不起,他能知道死去生来,死去生来要证了四果罗汉就没事了,这个修行啊,差一点都不行。《四十二章经》上说,阿罗汉能旷劫寿命,这修行很难,再难也不能算了,越是艰难越是往前进,或是参禅或是念佛,要努力,要把他当成头等大事,不管什么要紧的事情也没有这个要紧,念念在兹,时时刻刻在这儿用功,生死大事嘛,马马虎虎不行,不管修行什么,都要认真,会说不行。

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五

  摘自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四十三)

  我们是学佛的,要制心一处,你用的功夫,要时时刻刻现前,这妄想烦恼,人我是非都要把他舍掉。说是这样说呀,我们的习气毛病以后还是要放下,要时时刻刻的警觉自己,白天夜晚,时时刻刻在那里修行,在那里用功,它妄想烦恼、人我是非它不是少了吗?古代人在山中修行,用功用的落堂,什么是落堂?就是不断了,我们现在一会儿有,一会儿又没有,这是间断,说要打成一片,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他就是功夫成片了,我们要学就学这些祖师啊。白天如是,夜晚如是,行住坐卧,二六时中,功夫都要时时刻刻现前,这是道场,道场就是这样,修行就是这么样搞,那就不管他人长长短短的,你只照顾你的功夫。虽然是你做点什么事情,你是身动了,你这心要制之一处,不被身动所约束,长期就是这个样,这不就是一个道人吗?到哪去找修行啊?修行不是找的,就是自己。

  。。。。。。。。。。。。。。。。。。。。。。

  修行人要一时一刻把自己的功夫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摘自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四十四)

  西湖灵隐寺,这很早了,印度那边也有个宝掌和尚,他是汉朝的人,他看那个灵鹫山上有一节山峰飞走了,他想找,他看往东边飞走了,他说我要找到了,我就在那里开个道场。古代的时候从印度走新疆那边不好走,流沙河,河里没水,风吹沙子跟流水一样,叫流沙河,他就从南印度走海路到广东,到处的寻找啊,找到杭州那边,他一看,原来灵鹫峰飞到这儿了,他就在那住下来了,这是西湖高僧第一个。他打算在那里活一千岁就死,他在那里又是修庙又是怎么,弄的很有劲,到了一千岁,他忘了死,又过了七十二年,他想起来了,你看他们这些人平常不动心不动念,都在静中啊,念头不动死都不知道,你看佛教这个多深远啊!后来想起来,那得死了。宝掌和尚怎么叫宝掌呢?他这手心能现三千大千世界,他可不是一般的和尚,他身体上的骨头都长在一起,这西湖高僧传,记载这个的是莲池大师,很赞叹宝掌和尚。他为什么那样自由啊?我们也有,就是我们没有好好的修行,我们要是踏踏实实的一天到晚用功,看得破,吃得苦,我们也可以。赶快用功,这个时代有些事比不上古代,古代修行跟现代一样,不是说古代修行快一点,现代慢一点,不是的,快慢在乎个人,不在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是个什么样?什么样都不是,你说这一天一天是个什么样?修行是无形无相的东西,你不要执着那个时代,本来不生灭,要弄个生灭,这样不行。

  。。。。。。。。。。。。。。。。。。。。。。。。。

  佛祖制的这些规矩都是对我们有好处的,我们出家人不是当参学吗?冬参夏学,冬天要参,夏天要学。以前正规的丛林哪,夏天要讲讲经,请法师讲经,道场嘛,要成就净缘。你在打妄想,烦恼了,肯定没有功夫,要做到真参实学,得会参禅,语默动静、开言吐语都在净缘上面,把功夫用上,以悟为期,把自己的功夫一提,早晚开了悟,了了生死,结束!那就是不结束不行,话头不要放松,嘴不乱说一句,心不乱想一下,这不就是修行的菩萨嘛!

  用功还行,要是没有用功不就可惜了吗?东走走,西走走,这里住几天,那里住几天,你没有追一追,你的功夫怎么样啊?你是个出家人哪,你用功没用功唉?这修行人要一时一刻把自己的功夫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古人一用功就是三十年五十载,你那东走走西走走,你用功没用功啊?本来出家是修行的,你有没修行啊?好像就是把和尚衣服穿上了,也方便,哪里也有饭吃,找点衣服穿也容易,这就不好办了,怎么?没踏实。假若功夫要有进步,他不会乱跑了,也不会乱打妄想,因为你只顾用功啊,没有时间跑了。就是说你用了,你用的什么功啊?随口答出来:我念佛!倒好啊,念没念呢?《弥陀经》持执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做到了吗?这功夫用不上有原因的,一个腿子疼,再一个功夫太生了,烦恼了,东走西走,跑几个地方啊,更不好办。要跟着古人学,三十年五十载,把自己的功夫弄个水落石出,这古人用功可不是东走西走啊,住一个地方就是三年五载,十年八年不动。功夫还没有上正规,到外头是不是当参学呢?你现在到外头你参学谁啊?你参学什么唉?到处都差不多,放又放不下,丢又丢不开,提又提不起来,自己一个不在乎,要按说这里还好一点,其他地方可不好弄了,你对我有意见,我对你有意见,都是意见,他想收拾他,他想收拾他,为什么呢?为名为利,旁的为什么呀?说自己割爱辞亲,自己背井离乡,你到佛教里面为名为利你看多划不来!既然自己把这个和尚衣服穿上了,要作和尚的事唉,迦叶尊者,弃舍荣华,乐在山林,抛弃荣华富贵,最初我们出家说看破了,看破红尘,什么是红尘呢?你贪的、爱的、想的、舍不了的,这不就是红尘嘛!红尘把你包围了,你以为你还很快活,你有什么快活?到处都是这个样子,能不能放下来作功夫呢?你选择一个法门,从生至老,一生做去,能不能这个样呢?可不容易放下,或者事很多,究竟你有什么事啊?住房子你不负责,房子弄好了你住,吃饭你也不要负责呀,你听见打叫香,你就吃饭嘛,有人给你添好,你说你还有什么放不下呀?在家居士结缘的都有衣服,不是我刚出家的时候没有衣服穿,好象是你自己要找你自己的麻烦,你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这都是你自己打你自己的闲岔!吃饭你不要操心,房子也不用你盖,那你的困难、你的事情都解决了,你自己要放不下嘛,东奔西跑嘛,你这是怪谁?是是非非的,你看这多苦恼啊,自己可能还不觉苦恼,因为只顾着搞名堂里嘛,在那鼓着劲,你那是干什么?没别的,就是没有把修行当认真哪!因为社会上这名利财色很好,没有丢掉,没有踏踏实实认真,不就这吗?历代的善知识都在那里说,叫我们放下,诸佛菩萨,语录、经书、论著,都是叫我们守规矩,放下用功,他们说的再多,人再多,一天到晚在那儿听,假若你要放不下呀,菩萨也没有办法,诸佛菩萨叫我们修行,我们要是放不下,不能老老实实的修行,也辜负了佛菩萨的言说。以前印光老法师,他是常惭愧啊!我们惭愧不惭愧呀?这么多的佛菩萨善知识给我们说法,我们还没有用上功,要惭愧!惭愧自己苦恼,赶快发心。你们还年青,老了就不行了,老了提也提不起来了,行也行不起来了,坐也坐不得,吃也吃不得,趁年青赶紧哪,赶紧用功哪!催板。

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五

  摘自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四十二)

  看起来啊,我四月份在外头转了一圈子,到处看了看,到五台山寺庙里面看看,或者是我在这寺庙里面混了几十年,有些出家人知道我,对我倒很客气,不管是大庙小庙,这清规戒律都差一些,尤其是那些学黄教的,他们仍然还是吃荤,那就违背了佛教,《梵网经》不是规定吗?一切出家人不得食众生肉,食肉者,你没有慈悲心啊!非沙门,非释种子,你看这多要紧啊!你要是吃了荤,破了戒,你也不算个出家人了,也不算佛门弟子了。既然好心来出家,要安下心来,要持戒修行,你戒律守不好,成佛到什么时间呢?那就说不定了,戒、定、慧三无漏学,这是出家的根本哪,光嘴说不行,古人说:一生不退,定入圣位!那你得不退,你退了就不行,一生不退啊,你要得到实际的好处,你今日三明日四,还是不行,怎么?没认真哪!信心不足,对于修行还没有踏实,嘴巴长长短短的不行,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弄个踏踏实实。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参加这个劳动,这叫普请,挂了牌,中午有人设斋供养,你不要走唉,供养你,结你缘嘛,或是有钱,有吃的,你不能走啊,你走了你就没有结这个善缘了。有些师父不愿意劳动,你不劳动你就没有这个因了。宋朝云居山有个公案,有一个师父,他在瑶田那边准备上山,这师父夜晚住在了瑶田,没有上去,云居山的伽蓝菩萨给他托个梦:你呀,你要是上山去呀,你只有半碗锅巴稀饭吃。后来他还是上去了,经过了一个英雄岭,一个好汉坡,打虎岗,这三个路都很陡,不好上。到了客堂,客堂说:大众都吃了饭了,看看大寮里还有些吃的吧?饭头说:还有一点锅巴稀饭,总共打了半碗。古代夜晚吃饭都很严格呀,夜晚不能吃,哪里都能是这个样。住下来了,自己想着,明天早起吃稀饭,我要吃它两碗三碗。打四板,上客堂里有师父犯了规矩,僧值通知迁普单,凡是上客堂的人统统下山,不准住,不管什么人,你们在一起搞的,统统迁单,这叫迁普单,就是禅堂的人犯了规矩,也要迁普单,都要走。古代严格呀,云居山,现在的海会塔,到云居山住,开始不能住到大庙里边,要在那里先学半个月规矩,现在垦殖厂卖票的那个地方以前有个亭子叫换衣亭,上山的时候,大家背着背夹子,有的担着高跷担子,在那里要休息休息,进去挂单都要穿长衣服,换换衣服,要个样子。吃半碗饭这个师父叫赤脚禅师,是四川那边的,后来云居山没有方丈了,南昌府台是四川人,就请他到云居山担任方丈,从瑶田那边弄了个轿子,准备把他抬到山上去,他在云居山下边一个寺庙住下了,他想,我明天到云居山担任方丈,我还没有饭吃啊?他夜晚住在山底下,当晚就圆寂在那儿了,死了。云居山伽蓝菩萨就跟府台大人说了:这个赤脚禅师,根据他的道德,做方丈是行,但是他没有饭吃,这怎么?云居山以前高高洼洼都是地,住一千多人,这些个师父天天在外劳动,高处铲,底处平,把那个地平好一点,好种东西呀,不像现在拖拉机,以前都是锄头挖地,打板出坡了,道膺祖师都出坡去劳动了,这个师父他也去了,大家都是担土填地,大概是给他装了一担,他不想担那么多,他给弄下来一半,就担了这半担土到那边窝窝那里他就走了,这师父啊,也很好的修行,他就是不愿意做事,这个赤脚禅师就是他,你担了半担土你只有半碗稀饭吃,你想吃饱办不到!这就是因果啊,因果不昧,它是实际啊!我们不知道啊,这前生的事情怎么能知道呢?就是吃这一点东西,别人对你好与不好,也就是你在这个道场里没有栽培,就是饭做好了,你也不能吃,怎么?你没这个因啊,这是因果。

  在道场里住要培福,这个福是自己的,谁也拿不走,来生要享受啊,因为你生死不了,你还要吃饭穿衣,对待人要客气一点,来生他见了你他也喜欢。你看有些人从来不认识,一见面他对他很客气,这就是因哪。就是日本人打中国,我们对于日本那些人也不认识,他来到我们国家就打死好多人,这是怎么?这就是冤缘,冤冤相报当然是了。我们这些人,哪能知道这些事呢?我们信佛的人就相信这个。你没有那个栽培呀,你叫别个喜欢也不中,对于人弄的太厉害了,他来生对你也不好,这就是因果。说这一件衣服、这一碗饭我送给你吃,这个修行你送他不行呀,全靠自己修行,福也是自己求啊,慧也是自己修的,你想赚一点,你赚不到啊,一定要觉悟,生死是自己的,别人插不上手,不象他人给你担担担子,帮忙做点事情,这个修行他帮不上,你自己不修,靠他帮忙不中,就跟一碗饭一样,你吃你饱,他吃他饱,你说我不喜欢吃,你不吃不饱!这历代的祖师叫我们修行,我们应当修行啊,不是说我躲起来不弄,不弄不行。要信因果,佛说的就是世间的因果,出世间的因果,这个一点都不错,要错了,怎么能流传这么几千年呢?社会上历朝历代的他也没有许久嘛,佛教三千多年了,他就是实际!我们实际来出家,出家要实际啊,不要弄那个虚虚假假的,虚虚假假的你也碍不住别人,你在这个寺庙你也不能怎么样,还是你自己吃亏。

  杨岐盏灯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

  摘自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三十八)

  我们对于社会上这一切境风,音声色相,男女饮食,你没有染,没有爱,没有嗔,这就是出世法,话头看的纯熟,外边的音声不动心不动念,内不起贪嗔痴,这就是一个大修行人,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你不要着急,你不贪不染,这就是出世法,不是到哪儿找一个出世法,世间这些贪嗔痴,这些染,这些爱,这些甩不掉丢不开,这就是世间法。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这不是说的很明白吗?你就这个样就行了,虽然是祖师很容易说出来,心平,我们心平不平呀?我们平不了,那就不能把功夫甩掉啊,前边的祖师说这一句两句的,我们能够用上就行了。染缘易就,道业难成,我们从父母生下来很自然就染上了,不要费力,我们用功,总是落不住,一会儿就不晓得到哪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太熟了,妄想习气,染缘太熟,这个念佛、看话头太生了,旁的没什么,自己要放下来,把这个生的转熟,熟的转生,妄想烦恼把它转生,一个钟头,两个钟头,一天、半天,不染一尘,不生一念,那就是功夫熟了,你不提它也现前,你睡着了它还在,这就要很努力,很认真,一定要把他当成个大事,生死大事啊!什么也没有这个要紧,什么也没有这个主重,这个样子道业可成,不这样用功,另外有什么办法呢?什么办法都没有,只有自己努力,要实实在在,把功夫用熟,自然得一个很好的水落石出,那就是今生不辜负出家了。

  佛教提出来四根本戒,要是犯了四根本戒,出家在家都是违法的,别人的东西,一针一线都不要招,就是父母的东西也不能招,拿了也算是犯盗,拿了东西别人不知道,这伽蓝菩萨总知道吧?不管是大东西小东西都不要拿,你自己的东西不喜欢别人拿,别人的东西我们也不要去拿,我们是出家人,出家人要持戒修行,说瞎话,不实在呀!修行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修行人更不能说瞎话,不能欺骗别人,不能损坏常住的一草一木。那要考究起因果来呀,这一点也不能犯,你说那一点小事马马虎虎犯了就算了,那马虎不了啊!古代过年过节,庙里都散些点心、吃的给大家分分,有一个师父离家很近,散点东西,他没有舍得吃,过年初二,想拿到家里看看父母,说这个因果微细呀,他把常住的纸拿了一张包点心,这人也很好的修行,后来他圆寂了,据他的修行要生西方极乐世界,伽蓝菩萨拦住了,说:你修行很好,生极乐世界是可以的,大众发一点东西,你拿去给你父母吃,这是应该的,这完全可以,你不该把常住的纸拿一张,那要算算帐,你还了再生西方。

  那一年,我在云居山,方丈是性福和尚,他跟山底下的老百姓玩的很好,老百姓到山上去吃点饭,弄点毛竹,有一个人他在那吃了顿饭,拿了个毛竹,准备拿到家里用用,看天还早,就睡一觉再回去,一觉睡着了,伽蓝菩萨跟他说了:今天在这吃顿饭,拿庙里一根竹子,我给你记上帐了,以后要还哪!伽蓝菩萨不是一个,很多的。性福和尚不是死了吗?要跟着他那个作为呀,多少年做的事情,那要下地狱的,虽然是方丈也不行,他死了,说你现在不要下地狱,这里有点债你还没还,你把常住的东西送给山下的老百姓,你送了多少年了嘛,你早晚把这些东西讨回来,再说下地狱。就这样啊,他经常到山下去讨东西,那记的清的很,我在客堂里,山下有的老百姓来说,性福和尚到山下讨债,他们来送债,有的送几斤米,有的送几斤油,你看这因果多认真哪!你把常住的东西送给人家,伽蓝菩萨给你记上帐了,你送你还啊,你不还叫谁还哪?常住的一针一线,一草一木,你不能作人情,作人情不行啊!不管你是什么执事,你不能随随便便的把常住的东西送人,你自己也不能乱用,你不能说我是个什么执事,我用用,你不能用!比如大众分的东西,你有一份,大家还没分呢,你另外搞,这有因果呀,这弄不得。

  古代的执事他都很认真,洞山,方丈和尚受了凉,感冒了,他那个侍者想到库房里拿块生姜,给方丈和尚发发汗,库头说:拿钱来,常住的东西我不能随便给你。方丈赶快拿几个钱去买,古代的这些纲领执事都是讲因果,后来方丈老了,就向大家提出来库房里那个卖生姜的作方丈。杨岐禅师他是库房里管帐的,他有两个灯,以前煤油也没有,他喜欢念《法华经》,他自己弄了一个灯,他夜晚记帐的时候用常住的灯,看经的时候用他自己的灯,他那个灯放到常住的灯上边,他为什么这么放呢?以前点灯用灯芯子,点长了会往下滴一滴油,他那个灯要是滴油会滴到常住的灯里,他不背因果,要是把常住的灯放在他的灯上边,时间久了,常住的油就会滴到他的灯里边,后人纪念他,库房里有付对子:杨岐盏灯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这就是两个看库房的。

  凡是经自己手,所做所办的,这都有因果,要是浪费了常住的柴米油盐,这都有因果,那样说不是出家出不成了吗?这样子紧张!要按说还就是这样,这就是出家,这就是真实出家,就要警策一下,不然你弄了你就堕落了,你修行修不成了,要这样认真,不背因果,不犯戒律,那你要是这样的话,戒一点也不能犯,那我出家出不成啊,确确实实是一点也不能犯,犯了你就承当因果责任哪!你天大本事也不中!古代有很多公案,有个老修行,他看《法华经》,他喜欢吃茶,他泡那个茶底总是留一点,不吃,倒掉,本来他修行很好,就是喜欢倒这个茶,就说水不能乱用啊!按佛教制,比丘一天连吃带用,只有七斤半水,你多用了你就要负责,他连倒带浪费,阴曹地府给他攒了一大缸水,他生西方的时候被拦住了,说:这都是你浪费的水,你喝完了再生西方!那么大一缸水,他怎么能喝的了呢?他坐那里大哭啊,地狱里来了一个鬼王,他说:师父,您老人家在这儿哭啥呢?这个鬼王他是老师父生前喂的一只猫,猫要吃老鼠,杀生害命呀,怎么办呢?他把猫脖子上拴个铃铛,猫一动,老鼠就躲了,经常的,这个猫卧到老和尚身边,念《法华经》它听了一点,因为这个善根,猫死了就成了鬼王,他要报老和尚的恩哪,他喊一声,手下的小鬼都来了,都争着喝水,这水都是老和尚念《法华经》用过的水,这些小鬼一喝,都超生了。

  功夫达到不惑,就不被这些尘缘所约束了

  摘自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二十六)

  禅堂里钟板犍槌,监值,散香,跑香,坐香,为什么有这些事呢?那就是禅堂里是用功的,这都是提拔,都是警策,没有这些警策,功夫打失了提不起来,要有个信心把这些规矩弄熟。到禅堂来主要是看话头,宗门下用功,起心动念,即乖法体,极难看哪!其实,你要看上也不难,更省劲,看话头要专注一境,古人叫观心,话头没有看惯,没有熟,它会打失,打失很快再提起来,只有一念不生的话头在,其它的空有都不可得,虽在空中不住空,虽在有中不住有,这就叫功夫。有些不知道,我们不是气功啊,不要用劲,不要用气,不要使劲执著,会上火!你念阿弥陀佛,只有阿弥陀佛在,不要有其它的妄想执著,其它的一切长长短短都要放下来,你所知道的,你所丢不开的,这一切都要丢开,其实要按说呀,你这一切都丢开了,那就是用功,不是说离开这一切另外有个功夫用,不是,妄想执著妨碍了看话头,你把这一切放下来,话头自然现前,要这样看,这样看就是个用功人,不这样看就不是的,又是胡思乱想,又是睡觉,一定要把自己的一切放下!

  经常的来人,来人作什么呢?也不过是有人想出家,有人想在庙里住个时间,有的可能还是临时的,不管怎么样,你在这个祖师道场,道场是修道的,你哪怕住一天呢,你也要遵守道场里这一切行动,道场里一切行动干什么?成就人修道,成就人了生死,那么要知道什么是生死,了什么?按实际说,出家的目的就是了生死,我们是不是知道出家的目的,这个你得弄清啊!什么是生死你不知道,怎么了法你不知道,那你是来作什么的!要知道,修行人吃饭是为了了生死才吃饭,劳动是为了了生死要吃饭哪,才劳动,是不是知道吃饭?那个饭是什么味道,你要知道了,你还是生死。禅堂里说:吃饭不知饭味,吃茶不知茶味。那干什么呢?虽然是在那吃饭、吃茶,他没有这个心了,茶虽然吃了,他思想并不在这个吃饭、吃茶上,这是他用功,话头已经上了正轨,不被吃饭穿衣这些事所约束了,这一切现前,不动心不动念,已经走上出世法了。

  什么是生死?贪名图利是生死,好吃懒做是生死,人我是非放不下是生死,你吃饭都不知饭味了嘛,你就没有这些事了,就跟虚老和尚说:你的功夫啊,已经落堂了!就是功夫纯熟了,外界的一切音声色相,你没有这个执著心了,虽然是生死没了,还没见性,按他们说,这个功夫已经达到不惑,这个功夫很有力气,这些私心杂念起不来了,你就不被这些尘缘所约束了,功夫用到这个样子,才能说见性,才能说了生死。你现在长长短短的,人我是非,贪名图利,你还在生死之中,那能行啊?一定要跟着祖师、善知识他们修道的路程!

  说一个故事你们听,我听虚老和尚他自己讲,他在安徽黄山,他想到南京毗卢寺挂单去,吃了早饭起单走,背起他那一点烂东西,一个蒲团,一个方便铲,就走了,自己感觉天不早了,睁开眼往前面看看,到南京城门那儿了,不管他,又往前走,走走一看,到毗卢寺山门口了,吃了早饭起单走,到这儿太阳快落了,这是一天呀!这中午吃饭没吃饭不知道,从黄山到南京过了几道河,究竟过没过,他也不知道,你说没有过河吧?他已经到南京了,你说没有走吧?他鞋子也走烂了,鞋子也走掉了,究竟鞋子掉哪儿了?也不知道,还赤着脚,脚磨破了,他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达到行不知行,虽然在行啊,不知道!就象虚老和尚用功用到这个样子,还没有见性,后来因缘成就,在高旻寺开了悟!

  你要想了生死,要想见性啊,就要这样用功,就是这样子用功,还不一定是见了性,何况还在外头舂舂闲壳子,还想吃点这吃点那,还想说是说非,这哪一年了生死啊?这个样子不但是没有了生死,还造了生死,你就违背了这个道场,道场是成就你了生死的,你在这个道场里边不修道,反而造了生死,这就叫可怜众生,这就叫业障!你既然到了这个修道的道场来了,你要放下你的,一心一意来修行,不管你是看经也行,念佛也好,持咒、参禅、念观音菩萨都行,你得用啊,你说长说短的干什么?那你吃这个饭你就白吃了!你放下嘛,你有什么放不下,你回去把你的事情办了嘛,再说嘛,你在这里你功夫也没用,事情也没办,你这不是空过吗?你不是违背了道场吗?说出家要真实出家,不是来看看,算了,要直来直去,不要弄的啰哩叭嗦的打闲岔,那修行人你能打了闲岔呀?这就是自己耽误自己,自己打自己的闲岔!

  。。。。。。。。。。。。。。。。。。。。。。。。。

  修行第一条,你把你的思想,你的内思想外思想,这形形色色你得放下来,你光说用功用功,这些事情没有放下来,你功夫还是用不上,把不符合看话头的,对于话头有妨碍的,妨碍修行的这些事统统内放下,外放下,一切放下,功夫自然现前,为什么功夫用不上?就是没放下嘛!放下了这工夫不用而用,就跟念佛一样,不念而念,念而不念,把妄想心,烦恼心,转变成一个正念,把这千思想、万思想辗转丢开,只有这一正念现前,这不就放下来了嘛,催板吧!

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五

  摘自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二十四)

  《大报恩经》上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宝,要满众生愿。我们这个宝是如意宝,我们能得到这个宝啊,一切就现成了!这个宝也不从外来,这叫心宝,古人说,“千生寻水月,此是枉用功”。佛法叫心法,不从外得,现在佛教里边,这些人知识很广,都在这儿研究佛法,是真的?是假的?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在这里研究,这个研究是妄想心,分别心。一千多年前,永嘉大师他提出来,“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我们现在只是往外看,我们现在分别的,用的,相信的,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三藏十二部,要知道我们自己也有三藏十二部啊,不单是自性有三藏十二部,我们自性还是个佛,他不是早早提出来了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又说,“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我们要相信这个呀,这历代的祖师,千经万论,讲的都是这个!

  你说用社会上的知识文化来研究,来分别,来执著,这个名称都叫入海算沙。我们这个样子来用心,就是入海算沙呀!你假若是到海边看看那个沙子,那你一辈子也算不出来。佛在世有一个修行人,他在树下数那个叶子,数了二十年还没数清楚,后来来了一位比丘,他说我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树叶,结果一点不差。这个数叶子的就是弥勒菩萨,一看就晓得多少,这是文殊菩萨,这是大智慧!

  我们现在一天到晚看经,一天到晚学,究竟怎么样呢?还是弄不清!我们这个佛教不管怎么说,还是叫我们明心见性,千佛万佛出世,他是一个方向,这分别是妄想,妄想就是生死啊,古人请善知识开示几句,善知识说,我没有什么说,幻人说法幻人听,总来两个是无情,说者无说为君说,听者无听一任听。这就是不属于断常二见,社会上来说,这个断、常二见就是唯心、唯物,印度那边都是因为这两种执见产生了九十六种外道,我们佛教他不住于断常两边,历代祖师虽然借用断常说法,但是他已经没有了这个断常二见的执著心,他不住于断常二见,我们要知道这个就是佛法,不要东寻西摸的,当下自性就是个佛,不从外得,学要学这个,用要用这个,明白就在这明白,了生死就在这了生死,你到哪儿找啊?这新的一年,坐这第一枝香,那就要把自己本来的面目,从今天开始,这一年要弄一个水落石出,要得一个实际,不要东找西找,找到什么时间呢?回光返照,自性就是个佛,不要疑惑呀!

  马祖人家问他什么是佛法,他说“即心即佛”,这就是真正的佛法,不是弄一大片,不是一天到晚用脑筋,平常说东说西,说事说理,说长说短,这临命终的时候,八苦现前,要没有一个实际就不好办哪!不要光在这个名相上,在分别上,长长短短、是是非非的,不要弄这个,弄这个就耽误了你自己啊!跟那走路一样,大路旁边长长短短、啰哩叭嗦的很多,不要管他,你只管走你的路。这现在佛教里边是非很多,那就是他的不对是他自己的不对,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各修各的,袖子放宽,各自努力,新的一年,要放下来好好用功!

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五

  摘自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22)

  古来的人,修道的人多,得道的人也多,这现在出家的人很多,真正的修行人没得古人多,其实古今有什么分别呢?没什么分别,就是个人的认识、见解、作法不及古人,既然我们不及古人,就得不到古人确实的受益,原因就在这儿。个人没有很好的正因,正确的因才能得到正确的果位,经上说了很多比喻,狐狸精跟着狮子王,百千万劫,狮子王还是狮子王,狐狸精还是狐狸精,那是怎么呢?就是个人的因种的不正,这个因要是不正确,就是有再高尚再正确的佛法也入不进!

  现在信佛的人也不少,知识比古代也要广一些,那为什么得不到古人实际的受用呢?就是思想太多了,事缘太重了,也没别的,就是这些放不下!放不下什么?就在这名利财色之中放不下,社会上这形形色色丢不开。为什么我们出家人要割爱辞亲,背井离乡哪?最亲的父母,最爱的妻子,假若是一个人能把这些丢开,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呢?最亲最爱都放得下,在佛教里边有一点小事情还放不下呀?

  有一部分人,看过几部经,看过几部语录,语录上所说的道理是语录上的人所得的实际,他才说这一篇大道理,我们就是看看怎么能行呢?你要没有达到实际,你就光看看那还是不行啊!佛教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实际,不是说的,是行的,你踏踏实实的去行、去做,就会得到实际的好处,你光嘴说说,笔写写,那个还是不行,一定要达到实际!佛教没有什么,只一个实际的去做,只一个踏踏实实的采取一个法门,三十年五十载不变心,肯定的会得一个实际,会得一个踏实。我们用功人,只怕自己有疑惑心,这个法门那个法门,这里摸索摸索,那里摸索摸索,摸索了几十年,老了,再弄什么弄不成了,人到这个六七十岁,精神也不足了,就是用什么功也不比青年的时候容易得好处。我们出家人哪,就在这三年五载之中,踏踏实实用功,得一点受益,到老了,因为他有实际、有受益,他不要用功了,他就是保守这一个正念,二六时中使它在,就是这个样。

  道场里嘛,我既然是站在你们前面,也没有别的,就是比你们出家早,比你们吃饭吃的多,其他的没有,说起来几十年了,其实没有什么,希望你们出家,在这个三年五载之内,要有一个实际,踏踏实实的得到一个真实的受益,那么也不辜负我们出家,也不辜负我们住道场当参学,也就不辜负我们割爱辞亲,背井离乡,背井离乡为的何事啊?也就是我们要得到佛法的实际受益,催板!

  摘自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十八)

  要是光到禅堂里用一下功,其它是时间不用,这个功夫还是不行。因为你在一切时间打妄想,就要在一切时间用功,要不是一切时间来用功啊,那就光是打妄想了!在这烦恼之中,眼睛所看到的这一切,有一个贪心,有一个染心,有一个爱心,或是欢喜心,有这一念,功夫就没有了!很细致。用功要在平常,平常一切时中一定得有功用,因为我们一切时间打妄想,不要贪,不要爱,贪爱这是修行很大的一个障碍,要自动的把他去掉,习气毛病去一分,功夫就得一分好处。要在信心之中作功夫,没有信心哪,做什么也不行,信能成就一切!

  到禅堂里只能是来用功的,行香的时候功夫在,坐下来功夫也要在,功夫不在,那你做什么去了?打妄想!这不知不觉就打妄想了,功夫就丢了,这就是心粗,要细心的来做功夫,你这个心不细呀,功夫不得现前。止了静,不是什么事情都放下来了吗?白天所有长长短短的不要继续,时时刻刻使这功夫在,你管他妄想怎么翻天覆地呢?你不管!你只管这个功夫在,你不要管他用上用不上,打妄想不打妄想,都不管!只管有这个功夫,这个样子嘛,还算一个用功人!

  想得一个见地,想得一个功夫,这都不是想出来的,想也是一个妄想,你想得一个什么这都是妄想,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功夫用好,这就是得好处、得利益的根源!把自己的所爱,所贪,这一切叫它不在了,只有功夫在,什么是功夫呢?这些贪爱不在了,就是功夫!不是另外还有一个功夫。

  在禅堂里边不管用什么功,都不要用劲,不要鼓着劲硬叫他在,细心的、轻轻的只要有这个意思在就行了。用功要知道粗细深浅,从粗到细,从浅到深,全靠自己做,你就是有人帮忙说也不行,做功夫的事全靠个人,要放得下,放下什么呢?就是日常之中你所想的,你所爱的,你所忘不了的,那个东西要放下!你要不放下的话,你依旧还是在那烦恼之中过日子。

  用功第一条,不能管他人的长长短短,通身放下,时时刻刻照顾自己的功夫,说这个功夫难用,实在也难,你有一丝一毫的放不下,这功夫不得现前!有人用功上火,头疼胸闷,那就是没有善调身心,意念太重了,你不要用劲,不要竖着腰杆子紧往上提,也不要往那儿一趴,头一勾,准备睡觉了。用功开始要端身正坐,很细致的照顾这个功夫在,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看话头也是这样,要时时刻刻忆念不忘,你会念佛,也会看话头,你会看话头,也会念佛,不是两个用法,都是一样的。

  这修行人哪,要有一番苦心,今生不成,来生也要继续!虚云老和尚见过十几个前生做和尚的,虚云和尚在云南之前,曾国藩做过云南王,曾国藩信佛,在云南拜了个师父,这师父天天看华严经,功夫用的很好,外号草鞋老公,他不穿其它鞋子,就穿草鞋。说这个皈依弟子对师父恭敬的太很了也不好,你收这么多的皈依弟子,你要没有得到佛法的实际呀,你避免不了被他转,弄不好会给他当儿子,就这么狠!以前他们说,宁吃千家饭,不受一家供。这个草鞋老师公,他跟曾国藩有缘,他早晚到衙门里,谁也不管,他看他徒弟嘛。那天大家都看见了,他到曾国藩夫人房里,夫人马上就生了个小孩,生下来很聪明,后来书读的也很好,这时候,虚云老和尚就在鸡足山了。

  曾国藩他跟虚云老和尚是亲戚,也弄不清曾国藩的母亲是老和尚的姑姑,还是老和尚的母亲是曾国藩的姑姑,反正他们是亲戚,跟老和尚经常来往。老和尚知道草鞋老师公给他当儿子。你说这个人就是功夫好,生死没了还是不行!有功夫只能说有点福报,生死没了,还是要贪染社会上这些五欲。曾国藩他这个儿子贪心好大,十多岁就找了几个女的,虚老和尚是个好意,到他家里找他找了五六次,他不见。就是今生修持好,来生有福报,有福报是有福报啊,福报会造业!

  老和尚说云南督军唐继尧,他前生也是个和尚,他自己也知道他前生是个和尚,他不是护老和尚的法吗?老和尚劝他,唐居士,你还是出家吧!他说,我过几年再出家,这些事还没办了。你要等到事情办了啊,那事情就办不了啦,结果他还是没出家。你没有一定的受益,你就是知道你前生是个和尚也不行。

  我们出家学佛要学古人不执着,不要分长分短,你是这样,他是那样,弄得不安生,一定要学古人,不住相,不执着,修行就这样修。

  喜雨寺养猪放生场里的圣僧

  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十六)

  这古来有很多人哪,看着好像他这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是弘扬佛法了。太白顶西边有一个虎山,那是白马寺德老和尚出家的地方,清朝咸丰年,到那庙里去了一个人,问:你是哪里人哪?说:我不知道。你看这个人,他哪里人都不知道,问:你家里姓什么?也不知道,说你有多大岁数?也不知道,问什么也不知道!

  不要看这样的人哪,他很会修行,这样的人在庙里住,他不吃冤枉,不管你叫不叫他做事,他还是在那儿弄。他每天起来的早,他一吃完早饭,拿扫帚把庙里各个地方,佛前殿堂打扫的干干净净,到山上去背柴火,天不亮就去,太阳落回来,也不会修行,也不会坐禅,也不会念经,就是吃饭,做事,旁的都不知道,这种人哪,他最好修行!没有谁打他闲岔,怎么?你问他什么也不知道嘛,哪里人也不知道,姓什么也不知道,多大岁数也不知道,你家里还有没有父母啊?也不知道,你看这个人,要按说就是个傻子!你说你有没有父母还不知道啊?不知道。

  那高山顶上下面有很大一块地,那里修了一个庙,叫朝阳寺,现在可能还在,后来他在那里住了好多年,那太白顶山前山后好多庙,大家都知道了。别人上殿,他也去听一听,他不会念,他在那儿听,十小咒里面有个不是有个“嘛喝奈”吗?他听见,他记住了,念观音菩萨也不会念,念阿弥陀佛也不会念,他就记住那个“嘛喝奈”。说是念了多少年,突然间这个人不见了,就不知是死哪儿了?也不知是走了!

  后来来来往往的,这太白顶好多出家人,说他在哪儿啊?在北京喜雨寺,他到喜雨寺,也没到客堂里,喜雨寺也不知道他去了,喜雨寺有几百头放生的大猪,庙里派几个人给猪烧菜,烧苞米糁子,烧糠,弄几口大锅给这几百头猪吃,他穿着破衣服,就跟那个猪弄在一起了。猪食倒到槽子里边,他也跟着吃一点,猪睡觉了,他钻到几个大猪空子里面,也不要被子,还暖和,就这样混了好多年。常住嘛,也不知道有这个人,反正他也不吃常住饭,就是猪吃食的时候,他跟着吃一点,穿的衣服很破很破,也不洗。

  这不管是谁,造了罪就要堕落,后来咸丰皇帝的母亲死了,给儿子托梦,说我为了生你,血气冲了天地,要堕落。咸丰皇帝就请宫里一百个喇嘛和尚,一百个道士天天念经,因为这些和尚吃荤哪,念了好多天,太后又托梦说,这一两百人,天天吃酒吃肉,不但是不能超生我,又替我造了好多罪!说那怎么办呢?太后就说,喜雨寺那个养猪的放生场,那里有圣僧,有得道的和尚,请他给我念经,一定会超生!

  皇帝就派钦差大臣到喜雨寺养猪场找圣僧,知客师父不知道啊,不知道也去看一看,一看这个人哪,跟猪一块睡,一身破衣服,也不像个出家人。钦差一看,旁的没别的人哪,钦差大人想,可能就是他!那知客就骂他,你赶快站起来!钦差大人来了!他也不站起来,这钦差在那儿给他磕头,他才站起来,这知客师父就骂他,钦差大人还拜你,你是个干什么地!钦差不准骂,说这是圣僧,知客不相信。

  不管是真的假的,得把他请到皇宫去啊,请到皇宫,说今天有圣僧超度太后,夜晚放焰口,就叫养猪场这个人坐到正台上,这和尚道士在两边坐着,他啥也不会嘛,人家在那儿放焰口,他坐在台上在那儿睡觉了,睡的呼呼响,其他的和尚说,哎呀,这才倒架子哩,上去一拉把他拉起来了。这太后又给儿子托梦,说是圣僧去救我,我拉着圣僧的衣服就要出来了,他被后面的人一拉,我又出不来了,你们看看嘛喝奈耶这个和尚,他那衣服上拉的都是手印子,是血的,她在血湖地狱!后来知道了,那就明天晚上再放!不管他怎么睡都不要动他,后来焰口快放完了,他坐起来,和尚拿着那个馒头,切的一块一块的,说是大师啊,你也施施食嘛,他拿着馒头就往下丢,说什么呀:老僧活了八十多,从没干过这个活,大的孤魂生净土,小的孤魂吃馒头。当下这上千上万的饿鬼超生了!

  这算是圣人哪,就问他出家在什么地方?弄不清,说我出家的地方在河南跟湖北交界,叫虎山。皇帝礼拜他做国师,送的紫金钵,送的銮驾,我出家的时候,那个紫金钵还在,单副銮驾,后来解放可能也不在了。你说他一点也不聪明,他这也能弘扬佛法呀!他拜成国师了,送的锡杖,还送的千佛衣,送的紫金钵,送的銮驾,銮驾摆到庙里,什么官都得礼拜,圣旨嘛!

  要真是安心修行,也不在乎你聪明不聪明,你懂得不懂得,这傻不叽的还是可以!我以前哪,跟度轮法师在一起住过,就是美国那个宣化,他也是傻不叽的,上殿不会站,念经不会念,绕佛不会绕,你说你跟着前头这个人走就是了,你不要再另外走,那看着多别扭啊,他不会拐弯,你看他一个人那么大的个子,站班不是一个跟一个嘛,他不知道,他站班都不知道。我跟云居山那几个人说,你看这个人傻不叽哩,站也不会站,就是这个样子。后来他跟他们说,日本鬼子投降,我在我家里吃了八路军的亏,我赶快往南方跑。他云门寺住了没好久,他跑哪儿去了?他跑香港去了,香港那边几个美国人,说这个和尚可能还有修行啊,就拜他做师父了。后来这不是八路军从北方打过来了嘛,八路军一过长江,他就跟那几个人到美国去了,美国人很尊重他,说这是了不起的人!

  古今哪,佛教里有些人,你看着不怎么样,他什么也不知道啊,他得了一定的好处。宣化禅师他在美国,也算是佛教创始人,了不起呀!这个各国大使馆的人都去万佛成拜他,这一下他弄开了,美国总统,尼克松,里根都相信他。你说这个修行究竟是个什么样呢?你什么也不知道,你知道念佛就行了!这修行人,没有什么,你只要放下来,不管有智慧没智慧,都会成功啊!

  宣化禅师他讲了好多经,我看了一下,他讲的还挺好,我们在南华寺、云门寺的时候他可不会讲,那时候什么也不知道。这佛教里面弘扬佛法呀,像这个样还有一部分,那不是光他一个,那好多呀!佛说一切众生有佛性,能够见了性的人,这三藏十二部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啦!

  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十二

  古代的佛教徒,现代的佛教徒,古代的佛教徒他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现在的佛教徒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得受益是实际的,现在是在语言上、分别上,也可以说是世智辩聪,八难之一!

  禅宗提倡明心见性,宋朝之后提倡看话头,这是大慧宗杲禅师提出来的,宗杲禅师他也不看话头,他是念观音菩萨见性的,那个大本子功课上,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那一个观音文,以前有些丛林绕佛皈依,念这个观音文。在六祖那个时候,他没有这个,六祖是最上乘,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不看话头,也不弄这弄那,啥也不弄。就跟印宗法师问六祖:你在黄梅得法,黄梅有何指示?六祖说:没有指示呀,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六祖弘扬的就是这个最上乘!到后来学佛的人只管外聪明,看外表也象个出家人,也能说一说,也能知道一些事情,可是得不到实际的受益。

  到现在更是日落西方啊!社会上这些聪明人来出家,他出家不但是没有放下,另外还是学习社会上的。这禅堂里多少年了,提倡看话头,看话头不晓得什么是话头,那么聪明嘛!看了那么多的经,学了一肚皮佛法,这看话头不会看。

  前天上海尼众佛学院的法师,她那教理通达的很,读书读了很多,她不原意教下那个修观,她想看话头,不晓得话头怎么看,什么才叫话头?还要加上疑情,这什么才是疑情啊?问其他的法师,他们也不懂,不晓得什么人跟她说,你到青原山去吧!青原山我怎么能懂得这个呢?现在你们这些菩萨,来问我参禅看话头,这个话头我也不懂,不懂是不懂啊,以前的时候在禅堂里住了几天,在这脑子里边染了一点,染这一点也没有什么受用,既然要问嘛,知道的就要说一下。

  话头就是你还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妄想,这个就是话头,禅门下提出来以无念为宗,有心即错,动念即乖,你不要别的再找个话头,没有,话头是你自己的话头,并不是在其它地方找一个话头来你看,你只要不生心动念,当下就是话头,还用找啊?这个疑呀,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看样子,这个疑情很要紧,要想明心见性,一定得有疑。有些人还不知道这个疑,其实看话头就是个疑啊!并不是话头跟疑情是两个,比如念佛是谁?不明白,这就是个疑。这个疑可不是胡思乱想、分析猜测、疑神疑鬼的疑,不是在猜谜语,也不是要找一个谁出来,这都属于妄想分别,都不是疑情,疑情不属于猜测,不属于分别,就是因为不明白,心中生起疑念,一疑疑住,再不要想了,保持这个疑情不散,看话头也就是看住这个疑情不失,疑情当前,万念不生,照顾好疑情,不昏沉,不散乱,历历明明,如流水一般,不使间断,昼夜六时,只是一个疑情当头。

  我这么一说,她才知道看话头,她现在江西抚州金山佛学院,给我来过几封信,以后还想到这儿来打禅七。现在你们参禅,是不是认识这个,能不能接受这个,最主要你是不是真真实实来相信这个法?凡是准备用哪一个法,你要认识这个法,要相信这个法,根本这个法还没有相信,哪能得利益呀?就跟那走路一样,路还没有走你就想到家,那可不行。

  话头就是无生一念,看话头,东西要放下,放下什么?你所放不下的事情都要放下,你所看不上的话头你要看上,初步看话头就要使这个话头在,这是第一步,只有一个话头在,其它的都不在了,象念阿弥陀佛,其它的妄想杂念不在了,只有阿弥陀佛在,念佛时间久了,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动静一如,这就进步了。话头也是这样看的,这个话头熟了,你不看它也在,看它也在,吃饭它也在,不吃饭它也在,在禅堂里跑香在,坐香在,去睡觉还在,睡着了还在,一切都在,吃饭也不知道什么饭味了,只有这个话头在,你这个功夫算是熟了!熟能生巧,纯熟久了,没有其它的心,没有其它的念,这个疑情(话头)就要发慧,就要见性。

  虚云和尚他从黄山吃了早饭走,黄山到南京几百里地,他过了几道河,不知道,这中午吃饭不吃饭,都不知道了,他就是一心哪,有人说他是神通,那不是啊,那就是他的功夫纯熟了,他的定现前了,并不是其它的。这个定还不算理上的定,只是事定,悟还是悟不了,时间久了,见了性,断见思二惑,证了果位,这才是理上的定,是这个次序。

  现在我们怎么办呢?我们都没有做到啊,吃饭不知饭味做到了吗?你这个吃的那个吃的,还在这里分别,分别是识,不分别才是智,话头看得纯熟了,吃饭不知饭味了,这就是智慧,你这个味道那个味道这就是识,识就是分别,分别就是生死,你投胎的时候也是这个,你要是不分别,就投不了胎。这些菩萨、祖师、证了果位的圣人,发心来这个世界上度人,所谓般若智以现前,菩提心而不退,他完全是一个定力,他一举一动就是智慧,我们是不是学这个呢?我看还没学,都往这习气毛病上做去了,你这个要是放不下,你念佛、参禅修什么都不行,因为你不是在这上面走嘛,你依旧还是在那烦恼无明上边搞,根本与看话头一点关系也没有,你今天看看这个书,明天看看那个书,纯洁的话头你不去看,你说你想得好处啊,你那是妄想,你怎么能得到呢?得不到。

  把思想、行动这一切放下来,念念在这个话头上,乃至行住坐卧都在话头上,象这个样不管是彻底不彻底,有没有见地,你总算个用功人哪,你还在上边用,虽说没有见性,没有得大解脱大自在,跟那走路一样,你还在走啊,你既然还在上面走,总有一天会得一个实际。要知道,会念佛的人就会参禅,会参禅的人也会念佛,二八平等,都是一万里,你想少走一步也不行,就是这个样,催板!

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五

  文/智行法师

  1.菩萨威德

  这个地方是有些神奇。因一古桐树内生长着一株柏树,顾名思意,古来一直唤做桐柏山。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的山还真不算高,水也不算深,菩萨罗汉倒是应跻得不少。远且不提,就说现在吧。

  时下禅门尊宿体光老菩萨谁人不晓哪个不知?

  文革时期,华夏大地,妖风肆虐,男女老少一时着魔,修罗横行天下,光明被遮掩,真理被埋藏。体老的一领衲衣就是中华大地上唯一能看得见的圣教旗帜,唯一发光的佛种星火。他老人家是在空前绝后的法难期间,唯一未脫下僧装的和尚。当时政府人员看他穿着僧衣进出,心里很不是滋味。老菩萨说自己一生就这一件衣服,别人做的不合适。人家扭不过,只好派老和尚去太白顶茨沟山神庙看瓜田。他在那里一住就是十五年,十五年里发生了许多传奇却是真实的故事。

  我在这里讲几个简单的事跻,也是演诚法师亲口讲给我和慧觉以及雪善法师听的。他曾在体老座下亲聆圆音,又几次在听开示时听到体老亲自讲述。

  2.比人还听话的老虎

  在山里住过的大德们几乎许多都有与狮虎亲切相处的经历。莲池大师就以老虎为座骥,在老虎脖子上挂一个篮子,悠哉悠哉地进出山林呢。现在福建承天寺的广钦菩萨众所周知,他去山里住山迷了路,就索性找个山洞在山里闭关不出来了。那天他找到一个山洞,刚坐下不一会儿功夫,一只老虎就把尾巴伸进洞来搅来搅去。老和尚不惶不忙地对它说:“你是畜牲,我是修行人,外面不好修,你把洞让给我修行,我成道度你。”老虎听了老和尚慈悲的法音,温顺得像只猫一样,乖乖地走出了洞口。老和尚又为它做了皈依。它每天爬在洞口像牧人驯养的狗那样忠实地为老和尚护法,而且和猿猴们一起找来野果供养老和尚。老和尚数年来就是吃它们供养的野果子在深山里修成道的。话说回来,体老菩萨只身住在深山里自然而然就与老虎有了法缘。当然这一定也是老虎多刼善根熟透,幸遇菩萨而得度。

  一天下午,好清的山风,阳光里树叶像弹跳的音符飒飒地响,树上奔来蹿去的松鼠和鸟儿们捉着迷藏,清溪潺缓流淌,蜂蝶们在花瓣上不停地舞着,唱着……。茅蓬旁的青石上老和尚在禅定。突然,林子里哗啦啦一阵乱响,一只老虎追着两头野猪蹿出森林直奔茅蓬而来。老和尚巍然不动。野猪一头扎进茅蓬躲了起来,老虎站在老和尚面前疑惑地看着他慢慢睁开眼睛。

  “你们都在一个山里住,何必要吃它呢!” 老和尚既和蔼又厚重地说了一句。

  老虎立刻像做错了事的孩子,耷拉着脑袋,很是难为情地迈着猫步离开了。两头野猪也怯怯地跑出来,谢过老和尚,钻进林深处去了。

  老和尚微闭两眼,入了禅定。

  3.比人还好度的老虎

  这是一个阳光很温和的正午。老和尚刚用过斋,经行一时后,便在石头上扔个蒲团,就打起坐来了,谁知这一坐就是半晌功夫。此时天已近黑,清明的岚雾渐渐吞没了飘散于山谷的霞辉,远去的鸟儿已经归林,天已近黑。远远地山上三头牛像陡壁滑落的巨石,箭一样冲向山下,等它们靠近时才明白,原来是一只猛虎追逐两头野牛。

  “南无观世音菩萨!”老和尚发出慈悲详和的法音,如重锤叩于洪钟,山壑空谷间震荡传递着回声。

  猛虎立即被惊醒,在不远处站住,喘着粗气,久久地望着老和尚。大概在忏悔吧!它想了想,回头踱着方步入林去了。

  4.龙天护佑

  老和尚多年来就吃一瓶子菜油,可这瓶子油是吃不尽的,边吃边满。这和道宣祖师在终南山修行时天人送供是一回事。老和尚经常告诫弟子说:修行人你别怕没饭吃,只要好好修行,天人会送的。

  那时候公社派他去看瓜地,他只在瓜蓬门口念观音菩萨。

  有天晚上来了十几个小子偷瓜,可是他们都齐刷刷站在那里不会动了。天亮时又一起像松了绑一样,跑回生产队给大伙一讲,没人信。当晚又来一帮人试试,这一试,全站在地边上充了一宿的雕塑像。也是冻了一整夜才在天亮时自然松绑一样。大家才忍不住,去问老和尚用的啥法。老和尚只说不知道,他只是念他的观音菩萨,谁帮的忙,自己也不知道。大概只有天知道吧!

  5.菩萨示梦解灾厄

  一天晚上,全乡的人同时做了一个同样的梦。观音菩萨告诉大家敢紧去找看瓜的老和尚,有一些发了恶心的天神七日內要将乡里老幼妇孺,飞禽走兽,虫豸蚁蝼尽皆灭杀。说文革时期神像被毁,乡里一座神庙遭刼时,一部分神灵回归天界,一部分未归。现在回复后,归回的又归来了,然而他们竟起了争执干戈。天雷击打了一批。所以他们就起了嗔恨心,发恶誓要灭尽此地一切生灵。为免生灵涂碳,唯有体老菩萨有缘化解。

  全乡已经停产几天了,政府也觉事有蹊跷,因何大家同时梦见同样的事情,怎么办?在碍情面,不求老和尚,恐怕会追悔莫及。最终决定请老和尚力挽刼运。

  近万人来到老和尚舍前祈请,只听和尚娓娓一语,顿觉详光照身,心空似漠海凉风吹来。

  “大家回去吧,没事的,没事的。”老菩萨这样说。

  “万一……。”大伙心有余悸,疑贰未消。

  “没事的,没事的,有事找我,我保证没事。”老和尚又安慰道。

  人潮才如釋负重,四下散去。

  七日后,果然云散天晴,风和日丽。

  政府和乡民们齐来道谢。

  老和尚现在还住世,永修县贤达人杰,贩夫走卒,都可作证,不信你去问一遭。

    体光法师,俗姓袁,河南项城人,一九二四年四月出生;十六岁在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云台寺海山法师座下披剃出家;十九岁在湖北武汉宝通寺传宗律师座下受具足戒;先後遍历河南洛阳白马寺、苏州灵岩山寺、扬州高 寺、宁波天童寺、广东云门寺等大丛林参学,曾亲近过虚云老和尚、圆瑛法师、来果禅师等近代高僧,常住云居山真如寺三十馀年;一九九○年起,应江西吉安信众邀请,住持青元寺净居禅寺,直至圆寂。

  体光法师一生坚持以戒为师,农禅并重,终年一领破衲衣,过午不食;体老禅堂规矩娴熟,多年用功於禅修,颇有心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後,住持青原山净居寺,亲率大众,身体力行,质朴地继承了中国佛教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使行思祖庭名重禅林,四方衲子闻风而归。体老座下英才济济,蒙其剃度者,出家众有妙安、妙心等百馀名,曾亲近得开示者数以千计,摄受皈依弟子不可计数,晚年主持修复资国寺。

  体光法师生前曾任江西省佛教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第三届理事会咨议委员会副主任、吉安市青原山净居禅寺、吉安县资果寺方丈,浙江天童寺、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庐山东林寺首座等职。

  体光法师於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下午四点三十八分在江西省南昌市圆寂,享年八十一岁,戒腊六十二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