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文网
法华经全文网
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主页/ 谈佛说禅悟人生/ 文章正文

佛曾在兖州留下了足迹!

导读:佛曾在兖州留下了足迹!佛陀足迹石,是印有释迦牟尼佛足迹的石头。据说佛陀示寂前到了摩揭陀国一座庙宇旁,对大弟子阿难说: 我就要永远离开你们了,现在要给你们留下个纪念。 于是他站在一块石头上,那石头立...
佛曾在兖州留下了足迹! 佛陀足迹石,是印有释迦牟尼佛足迹的石头。据说佛陀示寂前到了摩揭陀国一座庙宇旁,对大弟子阿难说: 我就要永远离开你们了,现在要给你们留下个纪念。 于是他站在一块石头上,那石头立刻变得像柔软的橡皮泥,印下了他的一双足迹。足迹清晰得连脚掌皮肤的纹理都历历可辨,呈现出网挽、通身、螺王、宝剑、宝花瓶、梵王顶相、千辐轮、双鱼王、月王、卍字等吉祥纹样,叫做 十种瑞相 。佛陀又预言: 将来,这个地方会成为摩揭陀国的都城,伟大的阿育王会使佛教发扬光大起来。 后来,佛陀的预言果然一一实现,阿育王成为孔雀王朝最著名的帝王,他征城略地,统一了印度全境后,便专注于振兴佛教,使佛教得到空前发展。国家富強昌盛,人民幸福和平,他自已也无忧无虑,人们称他为无忧王。

无忧王对印有佛陀足迹的那块石头非常崇拜,视如珍宝,常去瞻仰。他去世以后,继任的国王想把佛陀足迹石移到宫中去,但费尽力气也搬不动这看起来并不大的石头。后来发生了设赏迦王灭佛的事,设尝迦王派人用工具凿掉了石头上的脚印,可是很快那脚印又出现了,反复几次都这样;他又令很多人用车把那石头整个地运到城外一条河里去,而一眨眼间那石头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于是,这神奇的佛足石就成了人人瞻仰的圣物,而且出现了放光、变化等种种让人难以置信的灵异,好多人不远千里地到那里去朝拜。唐代高僧玄奘到西天礼佛取经,也去了那里,并且还带回一件佛陀足迹石的拓片,从此中国就有了佛陀足迹石。

玄奘带回的佛陀足迹图刻石供奉在坊州(今陕西宜君县)的玉华宫。此后逐渐传播到中国各地以及日本、朝鲜。

据史料记载,兗州的佛陀足迹石是明成祖永乐年间刊刻的,安放在兴隆寺里,据说很有灵性,安放之后一直香火不绝。人们面对佛陀足迹石祷告一番,不管是决疑解惑,问婚问嫁,求财求子,甚至求雨驱蝗,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引得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来礼拜瞻仰。

可是,后来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这佛陀足迹石竟迷失不见了。

一个普遍的猜测是,清代末年,经常有南方人到北方盗宝。兴隆塔上的金葫芦,嵫山上的金羊,还有北关城墙上的金鸡,都是被南蛮子盗走或施法破坏的。这种说法是否属实无法证明,反正从那以后,社会越来越动荡,兴隆寺也渐渐倾颓毀坏,偌大寺院只剩下一座残破的古塔。几代人过去,佛陀足迹石和那些灵异的传说就渐渐被人忘记了。

1994年,市政府扩修兴隆塔西的马路。施工中,发现了一件石碑。石碑上刻着两个大脚印,上刻一行大字: 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 。这件碑刻很快被博物馆收藏。

有关人员查阅资料,展开研究,发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佛陀足迹石,可惜已经残缺,碑下端的文字大部分沒有了。经过反复考证,终于复原了残缺的文字,原来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上有关佛足的记载,还有《太平广记》上关于玄奘取经途中授《心经》的记载。

博物馆工作人员照例要记录文物出土的时间和地点。他们忽然发现,那天是农历的四月初八日。天哪!佛陀足迹石是佛祖诞辰那天出土的!

但那时候人们关注的是佛陀足迹石的文物价值,宗教意识非常淡漠,甚至有一种本能的拒斥。所以惊讶之余,并没人当一回事。但是,十四年后的一件事,却更令人目瞪口呆。

这件事就是兴隆塔地宫佛祖舍利的重见天日。其过程大家都知道,没必要再细说。但从那以后,或者说这事成为一个契机,兖州人对佛教的热情空前高涨。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规模宏大的兴隆文化园和大兴隆寺开工兴建,历时数年,现在已经落成开放迎接八方来客。

面对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灵光宝殿,外来游人只会啧啧称奇虔诚顶礼,而兗州的知情人却会不期而然地想起来佛陀足迹石的故事,觉得从佛陀足迹石和地宫舍利的相继出土,到大兴隆寺的重建,这背后似乎有某种神秘力量操纵着事情的发展走向。

所以,当兖州人在春晨秋夕伫立于兴隆塔影里,或者月光下默默仰视那118米高的灵光宝殿顶端的佛陀金身,自然会想起这里发生过的种种事情。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看见了1400多年前隋文帝时法性奉命护送舍利来到这里,当舍利入函时,蓦现一双白鸟,翱翔緩飞,绕塔而转。塔西的柰树叶子,都变成了黄金般颜色 又看到约1300年前的唐代,诗仙李白在这里挥笔濡毫,写下著名的《鲁郡崇明寺陀罗尼经幢颂》;还有1000年前的于阗人法藏,带着他亲往西天取来的圣物世尊顶骨舍利,卓锡于此;执着的小师怀秀和大悲院主讲经僧法语,凭着超乎寻常的虔诚、坚毅、顽强和智慧,建成了安放圣物的地宫和巍峨的兴隆宝塔;还看到金、元、明、清历代僧众和数不清的世俗信众们在这里顶礼膜拜,祝祷祈福,把无限的虔诚和希望奉献给佛陀;当然,也看到了佛陀足迹石的诞生、尘隐和再现

佛法的兴起,其实和人的心灵需要是紧密相连的。人生在世,总不能事事如愿,哪怕再坚强甚至无情的人,他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个敏感柔软的地方,渴望得到呵护和抚慰,渴望在困难时得到帮助,疲惫时得到鼓励,孤独时得到友谊,迷茫时得到指引 佛足残碑下端刻玄奘取经途中那个故事,实在是具有深意的。

那段文字说: 沙门玄奘 往西域取经,行至罽宾国。道险虎豹不可过。奘不知所计,乃锁房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体脓血,床上独坐,莫知来由。奘乃礼拜勤求,僧口授《多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山川平易,虎豹藏形,魔鬼潜迹

《多心经》现统称《心经》,人说此经说尽了《大品般若》六百卷的义理,以其简短易诵,极得人们的喜爱。当然,现代人不会在旅途遇险时聁望神灵出现,他会立刻打电话给救助机构和保险公司。但是这些机构解决不了人的心灵归宿问题。宗教是在烦冗无趣的日常生活中给心灵保留一份信仰和慰藉;是红尘十丈的喧嚣中给自己开辟的一方净土。不是为了逃避,而是净化身心,让自己更有韧性。

所以,我虽然并不是佛教徒,但对那些虔心事佛者总是心存一份敬意;朋友写赠的一幅《心经》,也总是挂在壁上,不单为欣赏书法。

《心经》只有二百多字,背下来很容易。所以《心经》竟成了我闲暇或失眠时常常默诵的内容之一。其实这也得归功于兖州佛陀足迹石,因此石而使我接近了佛教,哪怕所得只是一点儿皮毛。

现在兖州佛陀足迹石还深藏在博物馆文物库房里。不过这不要紧,只要你真的虔心事佛,就会心有灵犀,感受到它的存在和神奇。当你登上兴隆文化园灵光宝殿宽大的平台,面向西南方向,凝心息虑,意守丹田,默默祝祷,你脑子里也许就会浮现出那双布满吉祥图案的佛陀足迹图象,耳边会响起庄严的佛教梵呗和充满磁性的诵经声。这时,你就可以默诵《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于是,你会渐渐进入一种微妙的禅悦境界:澄明清彻,无欲无求,身心舒泰,功德圆满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